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阳

作品数:239 被引量:731H指数:1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64篇专利
  • 18篇学位论文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理学
  • 16篇机械工程
  • 10篇电子电信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1篇航天
  • 27篇航天器
  • 26篇仿真
  • 19篇机器人
  • 17篇卫星
  • 14篇天线
  • 14篇机械臂
  • 13篇齿轮
  • 12篇动力学
  • 12篇星载
  • 11篇星载天线
  • 11篇月壤
  • 10篇动力学特性
  • 9篇动力学仿真
  • 9篇空间机器人
  • 9篇飞秒
  • 9篇捕获
  • 8篇动力学模型
  • 8篇激光
  • 7篇喷管

机构

  • 23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空间技术...
  • 7篇北京空间飞行...
  • 6篇哈尔滨工程大...
  • 5篇北京宇航系统...
  • 4篇北京控制工程...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卫星制造...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宇航系统...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239篇赵阳
  • 64篇魏承
  • 52篇田浩
  • 27篇黄意新
  • 18篇游斌弟
  • 17篇刘天喜
  • 16篇马文来
  • 15篇王萍萍
  • 15篇潘冬
  • 13篇赵志刚
  • 12篇白争锋
  • 10篇王有懿
  • 10篇杨宇
  • 9篇曹喜滨
  • 8篇张慧博
  • 8篇夏元钦
  • 7篇马超
  • 6篇张盛
  • 6篇刘斌
  • 6篇秦一凡

传媒

  • 18篇宇航学报
  • 17篇振动与冲击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机械工程学报
  • 8篇航空学报
  • 8篇系统仿真学报
  • 5篇上海航天
  • 5篇中国空间科学...
  • 4篇力学学报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航天器环境工...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航天器工程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工程力学
  • 2篇测试技术学报
  • 2篇导弹与航天运...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7篇2023
  • 18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15篇2018
  • 14篇2017
  • 15篇2016
  • 14篇2015
  • 17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大型末端执行器捕获动力学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绳索式末端执行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化方法,采用六维弹簧柔性连接方式建立了绳索动力学模型,并引入绳索与目标间的非线性接触碰撞力和摩擦力模型,获得末端执行器捕获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末端捕获冲击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所建模型可充分考虑绳索的空间运动状态以及捕获过程中绳索与目标间的接触碰撞过程,基于此模型可预示并预防捕获过程中瞬时的较大冲击。对于机构设计和控制器调试具有一定意义,并可作为物理试验的有效补充,解决我国未来空间大型目标捕获任务地面试验验证困难的问题。
潘冬魏承田浩张越赵阳
关键词:捕获钢丝绳
航天器反作用轮扰动精细模型被引量:7
2006年
为预测扰动对航天器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和隔离系统,提出了基于反作用轮扰动实验模型的扰动精细模型,克服了解析建模高次谐波不准的缺点,精确地反映了反作用轮的扰动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得到适用于仿真的系统方程.
孙杰赵阳王本利
关键词:反作用轮解析模型虚功原理
层合壳反射面星载天线大范围指向行为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柔性反射面几何非线性和耦合效应对大范围运动星载天线的精确动力学行为,以多层层合间结构特性的反射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三节点壳单元结构对反射面变形位移进行精确描述,并考虑天线大范围运动和反射面厚度方向变形、横向、侧向弯曲变形以及扭转变形的耦合作用,利用Lagrange方法推导大范围运动星载天线的精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所建立模型包含层合间的结构特性与非线性耦合项。针对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分别对星载天线系统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模型过早忽略几何非线性和耦合变形作用,随着转动角速度增大,动力学特性将产生差异,而非线性模型适合于大范围柔性反射面天线指向过程,可精确地预测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结论对星载天线指向精度的分析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工程实际意义。
游斌弟张广玉赵阳陈军杨斌久
关键词:星载天线层合结构壳单元动力学特性
一种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生物显微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一种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生物显微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本发明涉及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生物显微成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成本昂贵、成像速度无法满足需求。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飞秒激光器失锁...
夏元钦秦一凡杨兆辉李茜张盛刘斌赵阳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GEO卫星在轨捕获机构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在轨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缺乏专用捕获接口的问题,提出一种GEO卫星远地点发动机喷管捕获机构。该机构主要包括三爪式喷管捕获机构、伞状导向缓冲机构及喷管支撑与分离机构。介绍了喷管包络捕获原理,通过对喷管包络捕获过程中运动学关系及碰撞检测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喷管无碰撞包络的捕获条件,并提出了减速捕获策略。引入赫兹模型建立了捕获机构接触碰撞动力学模型,采用ADAM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两星接近速度及捕获爪驱动速度满足捕获条件的情况下捕获机构能可靠地捕获目标星喷管,采用减速捕获策略可使捕获时碰撞力峰值减小50%以上。
黄意新赵阳郭剑田浩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轨服务
低密实度基础月壤的钻进压力建模及试验验证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钻采过程中月壤颗粒的运动规律提出了一种钻具与月壤相互作用区域的等效方法,并由此从宏观角度建立了一种新型月壤钻进压力解析模型。通过70%密实度基础月壤地面钻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低密实度月壤钻进压力的预测能力,得到了相关修正系数与钻进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模型的可扩展性。该建模方法为复杂工况下钻具-土体相互作用建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为月球及其他地外天体土壤钻采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周峻刘天喜梁磊赵阳穆京京
航天器薄壳柔性附件展开耦合行为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大范围运动柔性附件几何非线性和耦合效应与中心刚体的精确动力学行为,以薄壳结构柔性附件为研究对象,引入非线性应变和位移关系,利用虚功原理推导了做大范围运动带柔性附件航天机构的完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所构建的模型包含了非线性几何变形及附加非线性项。针对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相应开展了大范围运动航天机构刚柔耦合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大,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动力学特性产生根本差异,指出线性模型忽略了非线性耦合项的不足,而非线性模型可精确地预测大范围运动带柔性附件航天机构动力学行为。结论对航天机构定向和跟踪操作的动力学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工程实际意义。
游斌弟温建民张广玉赵阳
关键词:航天机构薄壳结构动力学
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引领了各行各业的升级转型,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作为行动最快的产业之一,深刻认识到新科技时代其面临的崭新发展机遇,并且必须制定科学完备的发展战略进行传统制造模式的变革和升级。...
赵阳
关键词:电子制造服务SWOT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一种月壤性能综合试验台及试验方法,它涉及月壤性能综合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模拟月壤试验的每一项土工试验都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并分布在不同的场所,存在一旦试验用月壤发生移动,难以保持原有状态,进而造成试验失准,且回转钻进...
刘天喜黄意新王萍萍赵阳
文献传递
视觉物质点跟踪方法在柔索模型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空间柔性绳索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柔性绳索具有结构大、刚度低、大变形的特t点,在做大范围运动时位移、转动与弹性变形相互耦合,增大了其动力学建模的难度。为验证柔性绳索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采用非接触式的视觉测量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利用背景建模、差分、平滑与二值化一系列图像预处理方法提取绳索目标区域,并基于距离变换的多尺度连通骨架算法计算出绳索中心线,通过求解相机外参数矩阵计算出绳索中心线的平面位置。由于柔索自身灰度均匀,图像特征不明显,无法对绳索上特定位置进行跟踪,现有方法都在测量对象上粘贴或喷涂特征点,对于质量轻、弯曲刚度小的柔索,这种方法会影响柔索自身的动力学特性,因此提出一种适应绳索弯曲及纵向弹性形变的物质点跟踪算法,能够不借助外加特征的情况下,对绳索上任意给定物质点进行跟踪计算。以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建立的柔索动力学模型为例验证其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绳索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相比于其他测量方法,物质点跟踪算法能够降低柔索测量过程中的外干扰因素,为动力学模型验证提供准确的实验参考结果。
鄂薇魏承谭春林张大伟赵阳
关键词:动力学建模视觉测量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