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晓玲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小板
  • 6篇细胞
  • 5篇基因
  • 5篇骨髓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疗效
  • 4篇急性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增多
  • 3篇血小板增多症
  • 3篇血液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血小板...
  • 3篇增多症
  • 3篇突变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弥漫
  • 3篇抗体

机构

  • 2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谢晓玲
  • 10篇秦晓铧
  • 10篇陈立
  • 9篇陈国枢
  • 7篇黎国伟
  • 6篇廖彩翔
  • 2篇许先吟
  • 2篇洪雅萍
  • 1篇吴红梅
  • 1篇胡俊
  • 1篇廖鹏军
  • 1篇曹海燕
  • 1篇王东宁
  • 1篇祝爱珍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8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AK2-V617F突变等因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JAK2-V617F突变等因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患者血栓形成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P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等位基因特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JAK2-V617F点突变情况,将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作为阳性组(19例),JAK2-V617F突变阴性患者作为阴性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骨髓红系百分比、骨髓粒系百分比、粒红比、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并对两组患者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微血管障碍、血栓发生差异。结果阳性组患者骨髓红系百分比、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阴性组,粒红比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微血管障碍、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易形成血栓,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治疗。
廖彩翔谢晓玲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血栓栓塞
Hyper-CV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3例死亡。33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6例感染,22例黏膜炎,21例肝功能损害,8例心脏毒性,患者造血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访36个月,30例死亡,20例于CR状态下维持生存,5例复发患者正予治疗。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可行,但对患者骨髓抑制较为明显,需加强支持治疗。
秦晓铧陈立陈国枢谢晓玲黎国伟许先吟
关键词:HYPER-CVADALL疗效
血小板相关抗体、巨核细胞数量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的不同,探讨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32例ITP患者及48例非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正常者35例,增多者78例,77例ITP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58例。结论由于血小板抗体生成使ITP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中是必要的检查,血小板抗体与巨核细胞数量相关。
陈立秦晓铧谢晓玲陈国枢
关键词:血小板相关抗体巨核细胞数量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0例AL患者中, 27例确诊合并念珠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6.0%,均处于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持续缺乏状态。27例患者确诊后均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 13例死亡, 14例治愈。随访3~25个月, 14例存活患者中11例如期进行后续化疗,无复发,无慢性播散病例。结论念珠菌性败血症是AL化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三唑类药物治疗念珠菌性败血症效果较好,念珠菌性败血症不影响AL的后续治疗。
陈国枢陈立曹海燕秦晓铧谢晓玲洪雅萍廖彩翔胡俊黎国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学疗法
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08年2月1482例重度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创伤后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并对所筛选病例的不同创伤类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总结。结果1482例患者中继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15例(1.01%),其中,重型颅脑损伤4例(4/15,26.67%);多发长骨、骨盘骨折6例(6/15,40.00%);重度胸外伤2例(2/15,13.33%);重度腹部闭合伤2例(2/15,13.33%);大面积烧伤1例(1/15,6.67%)。1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中,死亡6例(6/15,40.00%),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发骨折3例,大面积烧伤1例;病程起始合并重度低血容量患者11例,脂肪栓塞2例,特发起病2例。结论重型创伤患者易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多发长骨、骨盘骨折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为高,具有高病死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足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尽早开展替代治疗,是救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合理策略。
谢晓玲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学重度创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皮下注射,3 000 U/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基本缓解5例,稳定5例,总有效率为65.0%(13/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0.0%(8/20),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利于刺激骨髓红系造血,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能够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谢晓玲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Ph阴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钙网质蛋白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Ph阴性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患者钙网质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97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分析不同类型MPNs,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预后(Cox回归模型)。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JAK2突变的发生率最高,为64.95%(63/97),其次为CALR突变19.59%(19/97)和三阴性10.31%(10/97),MPL突变的发生率最少为5.15%(5/97)。ET和PMF患者CALR突变发生率分别为28.57%(10/35)与28.13%(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6,P〉0.05);PV患者未检出CALR基因突变。与JAK2突变患者相比,存在CALR突变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较低(P〈0.05),存在CALR突变的ET患者血小板水平较低(P〈0.017),而存在CALR突变的PMF患者血小板水平较高(P〈0.017)。JAK2突变患者和CALR突变患者的疾病进展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30/63)和31.58%(6/19)(χ^2=1.525,P〉0.05),CALR突变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显著低于JAK2突变患者(HR=0.46,95%CI 0.26~0.98,P〈0.05)。结论不同基因突变的MPNs患者临床特点间存在差异;CALR突变的MPNs患者的预后好于JAK2突变。
谢晓玲廖彩翔黎国伟陈立祝爱珍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基因突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与疗效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巨核细胞数量与激素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观察120例ITP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激素的疗效。结果 ITP患者中巨核细胞数量不少或增多者占大多数,巨核细胞少者激素治疗效果较差(总有效率20.0%),巨核细胞明显增多者效果最好(总有效率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获得性自身免疫使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及血小板被直接破坏导致ITP的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部分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巨核细胞生成障碍,考虑运用血小板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1等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长的药物。
陈立秦晓铧谢晓玲陈国枢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
替加环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
2019年
目的:观察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联合使用替加环素进行抗菌治疗的临床数据,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5.6%。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中位替加环素治疗时间为7(4~19)d。共培养出细菌53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41株(87.8%),革兰阳性(G+)菌12株(1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症时间、替加环素治疗天数与疗效具有相关性。45例患者中,共16例(35.6%)患者出现较轻微的不良反应,其中恶心9例(20.0%)、呕吐5例(11.1%)、转氨酶升高4例(8.9%)、腹泻3例(6.7%)。结论:替加环素为基础的的抗感染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陈国枢陈立秦晓铧谢晓玲洪雅萍廖彩翔黎国伟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替加环素粒细胞缺乏症发热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血液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研究组的细菌有效清除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研究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痰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确切,可以提高细菌有效清除率,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谢晓玲
关键词: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液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