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旭东
-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血管性事件的预测效能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血管性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亚组(颈动脉内径狭窄率≤50%,n=46)、中度亚组(颈动脉内径狭窄率为51%~70%,n=76)和重度亚组(颈动脉内径狭窄率为71%~99%,n=43);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CI值)检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血管性事件的关系。绘制ROC曲线以评估TEG参数对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事件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结果观察组R值、K值短于对照组,α角、MA值、CI值大于对照组(P<0.05)。中度亚组、重度亚组R值、K值短于轻度亚组,α角、MA值、CI值大于轻度亚组(P<0.05);重度亚组R值、K值短于中度亚组,α角、MA值、CI值大于中度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R值、K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_(s)值分别为-0.264、-0.251,P值分别为0.016、0.018),α角、MA值、CI值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232、0.245、0.198,P值分别为0.026、0.024、<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值、K值是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值联合K值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事件的AUC为0.912,大于R值(AUC=0.681)、K值(AUC=0.642)单独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事件的AUC(Z值分别为2.912、3.324,P值均<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R值联合K值预测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事件的效能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臧立会任爱兵贾沛哲戴芳王英解旭东
-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弹力图颈动脉狭窄程度
- 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肌电图的感觉分离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肌电图存在感觉分离现象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0例均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SCV)、F波检测。检测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以及双侧尺神经、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针极肌电图检测单侧外展拇短肌、肱二头肌、胫前肌和股四头肌。结果 20例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肌电图检查出现:双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19例双侧或单侧或单条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减低,1例双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未引出明显反应。结论在临床表现典型的吉兰-巴雷患者肌电图出现了这种感觉分离现象更支持诊断。神经电生理的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宋聪敏王英解旭东齐良爽王立娜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1年
- 解旭东汪明慧冀风云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发病率
- 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纤维蛋白原 (Fb G)动态变化及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发病 2 4小时内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 1d及 3d,7d,14d,2 1d外周血 Fb G动态观察 ,比较 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与无脑血管痉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Fb G动态变化。结果 :无脑血管痉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 7d Fb G明显升高 (P<0 .0 0 1) ,14d恢复正常 (P>0 .0 5 ) ,2 1d时低于正常 (P<0 .0 0 1) ;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发病后 3d,7d,14d Fb G均明显升高 (P<0 .0 0 1) ,2 1d时恢复正常 (P>0 .0 5 ) ,且发病后3d,7d,14d,2 1d Fb G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患者 (P<0 .0 1)。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Fb G一过性升高 ,并发脑血管痉挛者更明显 ,动态观察 Fb G变化可预测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 解旭东冀风云汪明慧王婷刘建辉王健候忠赤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纤维蛋白原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脑炎院内感染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 5 3 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未合并感染的 5 19例患者中 2 82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A组 ) ;2 3 7例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组 )。A组院内感染率 11 3 %明显低于B组 18 9%的院内感染率 (P <0 0 5 )。A组中发生院内感染者抗生素使用时间 ( 14 1± 8 3天 )明显长于无感染者 ( 10 4± 5 6天 ) (P <0 0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霉菌感染率 (P >0 0 5 )。结论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减少院内感染有一定作用。抗生素使用应早期、短程 ,限于重症患者。
- 解旭东冀风云王婷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病毒性脑炎抗生素
- 尼莫地平辅助卡马西平治疗癫痫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尼莫地平辅助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92例癫痫病人,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29± s 7) a, 18~57 a,在卡马西平治疗至少3mo后,随机分为2组添加尼莫地平治疗。大剂量组(46例)口服尼莫地平 60 mg, q 6 h;小剂量组(46例)口服尼莫地平 20 mg, q 8 h,共 3 mo。结果:大剂量组每人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 17 ± 7)次;治疗后(8±6)次, P< 0. 01],总有效率46%。小剂量组每人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18±8)次;治疗后(6±6)次,P<0.01],总有效率17%。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1)。结论:尼莫地平辅助治疗癫痫有效,口服 60 mg, q 6 h疗效较好。
- 解旭东冀风云王婷
- 关键词:尼莫地平卡马西平癫痫药物疗法联合用药
- 拜糖苹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轻度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拜糖苹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轻度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 15 2例患者随机分入拜糖苹组 ,14 6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 ,采用溶栓、活血化淤、脱水、营养神经、降纤、抗凝等方法综合治疗脑梗死 ,疗程 2周。拜糖苹组予拜糖苹 ,2 5mg~ 5 0mg,餐时口服或鼻饲 ,3次 日。对照组不予拜糖苹外 ,其余治疗同拜糖苹组。 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餐后血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无差异 (P >0 0 5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亦有显著差别 (P <0 0 1)。拜糖苹组治疗总有效率 86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 7% (P <0 0 5 )。 结论 轻度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口服拜糖苹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生活质量 。
- 解旭东
- 关键词:拜糖苹高血糖预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 白细胞、血小板动态变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 发病24h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56.1±12.8岁。根据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分为两组:脑血管痉挛组74例,无脑血管痉挛组36例。Hunt-Hess临床分级:脑血管痉挛组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5例;无脑血管痉挛组Ⅰ级9例,Ⅱ级24例,Ⅲ级3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发病后ld及3d、7d、14d晨肘静脉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动态观察比较。结果 脑血管痉挛组患者发病后3d、7d、14d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患者(P<0.01),两组发病后24h、3d、7d、14d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动态变化可作为预测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指征之一。
- 解旭东冀风云汪明慧王婷刘建辉王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周血白细胞脑血管痉挛
- 凯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 )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共 61例 ,分为凯时组与对照组。凯时组予凯时 10 μg ,入壶 ,1次 /日 ;尼莫地平 60mg口服 ,1次 / 4小时 ,绝对卧床、止血、镇静、止痛、脱水 ,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不予凯时 ,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疗程 4周。对照组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另予凯时 10 μg ,入壶 ,1次 /日。结果 :凯时组患者无脑血管痉挛发生 ,对照组出现 4例脑血管痉挛 (P <0 0 5 )。出现脑血管痉挛的 4例患者加用凯时后均治愈。结论
- 解旭东冀风云王婷刘建辉王健姚斌
- 关键词:前列地尔蛛网膜下腔出血凯时注射液脑血管痉挛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靶向制剂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共 98例 ,分为前列地尔组 5 2例 ,年龄6 4a±s 9a(45~ 70a) ,对照组 4 6例 ,年龄 6 5a±11a(49~ 72a)。前列地尔组予前列地尔 10 μg +氯化钠注射液 10mL ,iv ,qd ,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三七总皂苷 0 .6 g ,iv ,gtt ,qd ,另予常规治疗 (甘露醇、吡拉西坦、胞磷胆碱、三磷腺苷、辅酶A、尼莫地平等 ) ,疗程 2wk。对照组不予前列地尔外 ,其余治疗同前列地尔组 ,治疗 2wk。结果 :前列地尔组总有效率 94 % ,对照组 89% (P <0 .0 5 )。前列地尔组与对照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均P<0 .0 1)。结论
- 解旭东冀风云王婷刘建辉王健姚斌
- 关键词:前列地尔脂质体微球体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