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邦

作品数:44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直肠
  • 8篇肿瘤
  • 8篇结肠
  • 8篇结直肠
  • 6篇手术
  • 5篇直肠癌
  • 5篇疗效
  • 5篇便秘
  • 5篇肠癌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4篇细胞
  • 4篇慢传输型
  • 4篇结肠慢传输
  • 4篇结肠慢传输型
  • 4篇结直肠癌
  • 4篇肛门
  • 4篇肛瘘
  • 3篇诊疗

机构

  • 4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胡邦
  • 40篇任东林
  • 22篇彭慧
  • 18篇谢尚奎
  • 17篇苏丹
  • 14篇鲜振宇
  • 12篇张迪
  • 10篇万星阳
  • 10篇林宏城
  • 8篇张恒
  • 6篇王晓学
  • 3篇李丽
  • 3篇林晓松
  • 3篇黄丹丹
  • 2篇周茜
  • 1篇王俊
  • 1篇王馨华
  • 1篇沈浔
  • 1篇张相安
  • 1篇汪建平

传媒

  • 16篇结直肠肛门外...
  • 6篇第十六届中国...
  • 5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扶阳泄浊化瘀法中药方剂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遗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及精神因素等[1,2],其中免疫因素在UC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群具有负性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且对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主要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抑制效应性T细胞,从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和稳定。
彭慧郑伟琴古冬青万星阳胡邦林宏城苏丹王晓学谢尚奎石显方任东林
关键词:结肠炎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
骶尾部藏毛窦Bascom臀沟抬高术要点解析被引量:5
2022年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沟处的后天性、感染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病率为26/10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1]。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症状是病变部位皮肤持续有分泌物、流脓或/和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感染症状的骶尾部藏毛窦需手术治疗,手术策略的核心在于消除窦道、一期缝合创面并促进创面愈合,也可开放创面、二期愈合。目前对于骶尾部藏毛窦的治疗尚无“金标准”术式,选择开放或闭合手术尚存在争议[2]。
鲜振宇邹齐胡邦蔡克宇张恒苏丹彭慧任东林
关键词:一期缝合骶尾部藏毛窦二期愈合感染性疾病
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43例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骶前发育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探讨经骶尾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于2007年8月至2016年8月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的43例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男性4例,女性39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在最终确诊前有16例患者曾被误诊。手术治疗均采用经骶尾入路,手术时间为(125±43)min,术中出血量为(157±56)ml,术中32例患者切除尾骨,4例患者切除部分骶骨及尾骨。术后伤口感染2例(4.6%)。术后病理结果:尾肠囊肿15例,表皮样囊肿9例,畸胎瘤14例,皮样囊肿4例,恶性畸胎癌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5(6~74)月,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2.3%。结论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症状不典型,初诊时易被误诊,经骶尾入路手术可以治疗大多数骶前发育性囊肿,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明显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
张迪苏丹胡邦彭慧任东林
关键词:误诊
幼年性息肉病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儿,男,11岁,因反复便血伴肛门肿物脱出3个月余于2010年10月10日入院。患儿自述数年前曾解出肉样球状物,近3个月出现便血,为鲜红色血便,每次量数十毫升,伴排便时肛门多个绿豆大小肿物脱出。曾在当地医院以重度贫血行对症支持治疗后转我院继续治疗。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及2位姐姐体健,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症状。
胡邦谢尚奎彭慧任东林
关键词:幼年性息肉病对症支持治疗反复便血患儿肿物
结直肠癌中CD8^(+)T细胞浸润特征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CD8^(+)T细胞作为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穿孔素等方式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其浸润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既往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肿瘤中心和浸润边缘的分布,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9—2012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癌病理数据库中的221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2)有完整随访信息。排除标准:(1)多原发癌;(2)合并炎性肠病、林奇综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3)无石蜡切片;(4)术前接受过放疗或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计数患者石蜡切片中肿瘤中心及浸润边缘的CD8^(+)T细胞。同时选取22例新鲜冰冻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检测CD8B基因相对表达量,并与CD8^(+)T细胞计数进行相关分析。通过最小P值法选取肿瘤中心和浸润边缘CD8^(+)T细胞计数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CD8^(+)T细胞浸润和低CD8^(+)T细胞浸润两组,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校正CD8^(+)T细胞浸润的预后意义。结果全组患者中男性118例,女性103例。在221例患者的切片中,肿瘤浸润边缘比肿瘤中心有更多的CD8^(+)T细胞浸润[M(范围):37(0~141)个/视野比14(0~106)个/视野,Z=-11.985,P<0.001],两者呈正相关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P<0.001)。肿瘤中心CD8^(+)T细胞计数与CD8B基因相对表达呈正相关趋势(r=0.524,P=0.012)。肿瘤中心和浸润边缘CD8^(+)T细胞数量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个/视野和24.8个/视野。术后中位随访83(1~117)个月,无论是肿瘤中心还是浸润边缘,高CD8^(+)T细胞浸润组患者的总体生存均优于低CD8^(+)T细胞浸润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84.1个月比73.5个月,P<0.001;84.2个月比75.9个月,P=0.002)。Cox回归分析证实,肿瘤中心高CD8^(
邹齐胡邦禹汇川任东林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四种术式治疗51例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四种术式(开放性切除术、Limberg皮瓣技术、Karydakis皮瓣技术及BascomⅡ臀沟抬高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51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性切除术组(n=33)、Limberg皮瓣技术组(n=5)、Karydakis皮瓣技术组(n=5)及BascomⅡ臀沟抬高术组(n=8)。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开放性切除术组有2例患者未愈,其余患者均治愈。四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0(22.5,67.5)min、(68.6±25.9)min、(85.4±42.6)min、(81.0±21.8)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6,11)d、(11.0±2.6)d、14.0(13.5,16.0)d、12.0(11.0,25.8)d,创面/切口愈合所需时间分别为76.0(65.5,92.5)d、14(12,14)d,(13.8±1.1)d、12.0(11.3,29.8)d,术后瘢痕长度分别为6(5,7)cm、(14.2±1.3)cm、5.0(4.5,12.0)cm、(6.9±1.5)cm。开放性切除术组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是反复肉芽组织增生、创面渗血;BascomⅡ臀沟抬高术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为切口液化。术后18个月,开放性切除术组有9例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有1例复发;Limberg皮瓣技术组有3例患者失访,Karydakis皮瓣技术组有1例患者失访,BascomⅡ臀沟抬高术组有2例患者失访,完成随访的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开放性切除术、Limberg皮瓣技术、Karydakis皮瓣技术及BascomⅡ臀沟抬高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各有优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较低。
张浩胡邦张双喜张相安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临床疗效
无辅助切口腹腔镜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两种改良Parks术吻合方法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超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术中,结肠肛管吻合多数采用手工缝合Parks术式及其改良术式的传统方式,手术操作较繁琐,术后患者存在吻合口瘘及肛门狭窄发生率高等并发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2011年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切除超低位直肠癌同时,应用吻合器行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对吻合效果进行观察,并与手工改良Parks吻合术式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鲜振宇任东林谢尚奎胡邦林宏城苏丹
关键词:改良PARKS术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切除辅助切口结肠肛管吻合术低位直肠癌切除
对结直肠外科技术一些新概念的理解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简述了当前结直肠外科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比如微创外科、不输血技术、无接触肿瘤外科理念、胃肠吻合新技术。同时.介绍我们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实践的无出血技术和闭合式切除技术。这些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结直肠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任东林胡邦
关键词:结直肠外科
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联合全直肠保留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STC全保留组手术患者行全结肠切除,保留全部直肠,回肠直肠吻合,观察术后3、6、24个月临床效果及排便功能变化,同期18例STC残留组患者行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手术患者作对比。结果术后便秘无效、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腹痛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24个月患者每天大便次数、Wexner失禁评分残留组高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残留组低于全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结肠切除治疗联合保留全直肠治疗STC安全、有效,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小于经典全结肠切除术式。
谢尚奎任东林鲜振宇彭慧胡邦林宏城苏丹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切除术大便失禁
巨大异位胰腺导致回肠套叠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32岁,因上腹隐痛,排黑便2 d,于2012年7月3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隐痛不适,排黑色大便2次,量约200 g,不伴恶心、呕吐,不伴肩背及会阴部放射痛,不伴腰部束带感,不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体格检查: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80 mmHg.
张迪胡邦杨祖立任东林
关键词:异位胰腺上腹隐痛上腹部疼痛体格检查放射痛会阴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