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平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海域
  • 3篇形态学
  • 2篇鱼类
  • 2篇西南部
  • 2篇南沙群岛
  • 2篇分类阶元
  • 2篇包涵
  • 1篇地理群体
  • 1篇多样性
  • 1篇形态学比较
  • 1篇许氏平鲉
  • 1篇鱼类分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远洋
  • 1篇中国远洋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集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9篇王燕平
  • 5篇林龙山
  • 4篇高天翔
  • 4篇李渊
  • 4篇张静
  • 2篇钟指挥
  • 2篇宋普庆
  • 2篇宋娜
  • 2篇张然
  • 1篇徐胜勇
  • 1篇窦硕增
  • 1篇余兴光
  • 1篇晏磊
  • 1篇邱卫华
  • 1篇刘勤
  • 1篇张鹏
  • 1篇潘晓哲
  • 1篇李军
  • 1篇余丽萍
  • 1篇李励年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参与北极渔业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北极边缘海域拥有世界上重要的渔场。越来越多的研究与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部分鱼类的活动范围逐渐向高纬度地区偏移,北极圈附近海域因此出现了新的渔场。本文综述了环北极地区的渔业概况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渔业和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展望开发利用北极边缘海渔业资源的前景,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环北极渔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相关的研究方向以及对环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开展的国际合作,认为中国企业参与环北极渔业对于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王燕平李励年林龙山余兴光陆亚男刘勤余丽萍邱卫华
关键词:渔业资源可行性
北部湾口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3
2016年
根据2012-2013年在北部湾口海域秋、春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并分别计算该海域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及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26目100科195属301种,其中以鲈形目鱼类占据绝对优势,两个季节同时被捕获鱼类75种.秋季优势种类数明显低于春季,且均以中小型鱼类为主,种类更替现象明显.TINCLi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5、7.50、11.58)、(1.95、3.01)和(1.54),在种级水平上,该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较低,分布相对集中,亲缘关系较近.北部湾口海域的△^+和∧^+值分别为46.34和47.82,相比较于黄渤海、东海和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其△^+值最接近于北部湾,表明二者间鱼类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但在大尺度范围内,该海域△^+值并未表现出明显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李渊王燕平张静李军李军晏磊张鹏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鱼类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小鳞蛇鲻群体遗传学研究
小鳞蛇鲻(Saurida microlep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沿海海域,为近海底层暖温性鱼类。小鳞蛇鲻与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为蛇鲻属鱼类中的姊妹种,因其形态特...
王燕平宋娜高天翔
关键词:线粒体控制区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被引量:18
2012年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其鱼类物种组成,计算了该海域的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以及各物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并对东山湾海域物种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东山湾共记录鱼类114种,分属15目57科87属,以鲈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中,其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0、5.40、7.60)、(1.42、2.00)和(1.41),均低于东海陆架区、大亚湾、东沙群岛,说明东山湾海域的鱼类多样性比其余海域高,种类组成较为分散。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65.8和129.5,其中△+均高于其余3个海域,说明东山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其余3个海域要远,而且分布不均匀。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IRI>1 000标准定义优势种时,秋季的优势种有3种,冬季只有1种,春季有2种,夏季最多有4种,说明不同季节的优势鱼种存在较大变化,主要鱼种季节更替明显。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分析了东山湾及其周边海域的鱼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为东山湾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林龙山王燕平李渊张静高天翔
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4
2016年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相对重要性指数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两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504种,隶属于2纲31目129科294属;其中北部湾口海域出现鱼类301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出现鱼类357种。优势种数量较少,多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且季节间变化较大。春季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出现的大量鱼类为补充群体,而许多种类在秋季有向较深海区移动的趋势;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主要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显示,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要低于春季,而且两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都偏离平衡状态,主要是由鱼类的洄游和不同适温性鱼类的迁入迁出造成的。综合来看,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北部湾口海域,在努力控制资源可捕量范围的同时,可合理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
李渊张静张然张然宋普庆钟指挥王燕平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
棘头梅童鱼5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学初步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运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10年-2013年采自丹东、长江口、宁德、福州和厦门附近海域的5个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群体共177个个体的16个量度特征和12个分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判别分析的综合判别率为89.8%,其中福州群体判别率最高(97.0%),宁德群体判别率最低(79.3%)。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子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福州群体与其他4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刘晓慧宋娜刘鸿雁李祺竑陈壮雨殷丽娜王燕平高天翔
关键词:棘头梅童鱼
长蛇鲻群体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a)隶属于辐鳍鱼纲(Act inopterygii)、仙女鱼目(Au lopiformes)、狗母鱼科(Synodontidae)、蛇鲻属(Saurida),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
王燕平
关键词:形态学系统发育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和北部湾口海域底层游泳动物多样性被引量:11
2016年
根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两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这两个区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计算渔获种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南海调查海域春秋两个航次的渔获物中,共鉴定出游泳动物663种,隶属于4纲36目171科374属;其中鱼类为504种,占所有渔获种类的76.0%。优势种种数较少,且季节变化较大。春季游泳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这主要是由于春季出现大量补充群体,并且有许多种类在秋季向较深海区移动所造成的。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北部湾口海域,这可能是由于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受水温和洋流的影响较大所造成的。目前,南海北部渔业资源处于过度捕捞状态,资源结构呈现小型化和低值化。对南北海域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资源相对较好。应合理开发利用该海域渔业资源,同时加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李渊张静张然张然宋普庆钟指挥王燕平林龙山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许氏平鲉群体耳石形态学比较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9个耳石形状指标:圆度、形态因子、环率、矩形趋近率、椭圆率、半径比、Feret比、幅形比、面密度对中国近海8个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群体共228尾个体的耳石形态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并与傅里叶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丹东群体和日照群体的9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荣成群体和胶南、青岛、乳山3个群体分别存在9个指标的显著差异,胶南群体和乳山群体存在9个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解释了约72%的形态差异;9个指标在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64.9%。傅里叶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判别正确率为43.8%,较第一种方法降低21.1%,9个主成分指标解释了89.2%的形态差异。多元统计分析及傅里叶分析结果均表明中国近海许氏平鲉群体之间形态差异不显著。
徐胜勇张辉潘晓哲王燕平徐思嘉黄子敏高天翔
关键词:许氏平鲉耳石傅里叶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