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然

作品数:25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鱼类
  • 10篇海域
  • 8篇群落
  • 7篇物种
  • 6篇群落结构
  • 5篇渔业
  • 5篇物种多样性
  • 5篇西南部
  • 5篇南沙群岛
  • 4篇多样性
  • 4篇渔业资源
  • 4篇台湾海峡
  • 4篇区系
  • 3篇鱼类区系
  • 3篇鱼类群落
  • 3篇鱼类组成
  • 3篇类群
  • 3篇海洋生物
  • 3篇海洋生物学
  • 3篇白令海

机构

  • 25篇国家海洋局第...
  • 10篇集美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5篇张然
  • 24篇林龙山
  • 21篇李渊
  • 18篇宋普庆
  • 10篇张静
  • 9篇钟指挥
  • 8篇陈永俊
  • 4篇张立
  • 4篇王良明
  • 2篇王燕平
  • 2篇高天翔
  • 2篇张俊
  • 2篇姚壮
  • 1篇刘敏
  • 1篇窦硕增
  • 1篇晏磊
  • 1篇邱卫华
  • 1篇孙典荣
  • 1篇张鹏
  • 1篇陈坚

传媒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应用海洋学学...
  • 2篇2015年福...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令海鱼类分类多样性及鱼类区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根据FishBase、Global Species等数据库中的鱼类物种资料,结合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的鱼类调查数据,运用分类多样性方法分析了白令海鱼类的分类多样性水平及其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数据库记录白令海鱼类359种,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捕获鱼类31种;白令海与阿拉斯加湾鱼类相似性系数最高;白令海鱼类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别为目级阶元(2.90、8.86、16.48)、科级阶元(3.05、5.67)、属级阶元(1.80),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62.7,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185.0;白令海鱼类组成可以分为3个区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白令海海域的冷水团北移和海水表面温度上升,部分鱼类持续性北移可能是白令海的鱼类物种组成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
张然林龙山林龙山李渊宋普庆陈永俊
关键词:白令海鱼类组成鱼类区系
2008年夏季东山湾游泳动物种类的组成和多样性被引量:16
2013年
根据2008年夏季对东山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东山湾游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夏季游泳动物调查渔获物种类共80种,以鱼类为主(54种),其余依次为蟹类(10种)、虾类(8种)、头足类(6种)和其他类(2种);渔获物优势种(IRI>100)为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iunolen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us)等15种;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密度为363.05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密度为16 605 ind./km2,低于同季节东海大陆架和南海北部大陆架浅海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也低于兴化湾等湾口类型海域的资源密度水平;渔获物种类和现存资源较历史数据有衰减的趋势;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08,表明该水域仅受到轻度污染,仍适合渔业资源生物的生长和繁育,但需要加强管理和养护.
张静陈永俊张然宋普庆林龙山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群落结构多样性
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被引量:4
2018年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哈氏原鲨(Proseyllium habereri)和阴影绒毛鲨为优势种。鲨鱼的尾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N)范围为1~27 ind·h^(-1),重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W)范围为0.19~5.85 kg·h^(-1),在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为鲨鱼主要分布。本文调查分析结果可为掌握南海鲨鱼的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现状以及估算鲨鱼资源量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制定鲨鱼养护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张然林龙山李渊宋普庆陈永俊张静
关键词:鲨鱼
福建近海游泳动物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
林龙山苏永全戴天元刘敏李渊王军宋普庆沈长春王德祥张然
福建近海生物资源丰富,是许多游泳动物产卵、索饵和洄游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近年来捕捞过度、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水平降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遇到严峻挑战。为...
关键词: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渔业资源调查
台湾海峡斑鰶群体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片段,对采自于台湾海峡的4个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4个斑鰶群体均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度和低的核苷酸多样度;邻接关系树结构简单,且单倍型网络图呈星形结构,二者均未检测到与地理群体相对应的谱系结构;AMOVA和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的计算结果显示斑鰶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微弱,无显著群体遗传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均暗示斑鰶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大约在5.29×104a前,属于更新世晚期.斑鰶幼体较长的浮游期和洋流的输送作用可能是造成该海域群体间具有较高遗传同质性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示该海域的斑鰶可作为同一种质资源和保护单元进行评估、管理.
李渊张丽艳王良明张立张然林龙山高天翔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台湾海峡
秋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的一次灯光罩网探捕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文章根据2012年9月~10月灯光罩网探捕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秋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罩网的渔场分布和主要渔获组成。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和鲣(Katsuwonus pelamis)是优势种渔获,鲔(Euthynnus affinis)、扁舵鲣(Auxis thazard)和圆舵鲣(A.rochei)是重要种渔获,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和长体圆鲹(D.macrosoma)等是常见种渔获。鸢乌贼、金枪鱼类和圆鲹属是居前3位的渔获类群,分别占总渔获量的48.35%、48.33%和0.98%,其中小型金枪鱼类占比47.77%;渔获率区域差异明显,西中沙海域411.47 kg·h-1,南沙海域25.66 kg·h-1,中心渔场位于12°30'N^15°30'N、110°30'E^115°00'E海域。结果表明,秋季依然是南海外海深水区灯光罩网主要的作业渔汛期,除了鸢乌贼和大型金枪鱼类以外,还需要加强外海小型金枪鱼类和圆鲹属鱼类的调查研究。
张鹏张俊李渊张然林龙山晏磊邱永松孙典荣陈森
关键词:渔场分布渔获组成秋季
福建省沿海鱚属(Sillago)鱼类新纪录种--中国鱚(Sillago sinica Gao and Xue,2011)被引量:7
2014年
本研究报道了在福建省晋江和厦门近海采集到的新记录种——中国鱚,将其分布区向南延伸至福建省沿海,并对采集到的中国鱚进行形态特征的重新描述,及扩增其DNA条形码.中国鱚的主要鉴别特征为:第一背鳍鳍膜具不规则的、呈弥散状的黑色斑点,由前往后逐渐稀疏;第二背鳍沿鳍条具3~4行规则的黑色斑点;侧线上鳞数为6~7;脊椎骨数为37~39.结合Gen Bank中鱚属鱼类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采集到的中国鱚与中国鱚模式种聚类到一起,并与其余种类明显分开,在遗传距离和氨基酸水平上与其他种类产生了明显地分化,进一步证明了DNA条形码能高效快速的鉴别鱚属鱼类.本研究为鱚属鱼类分类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发现中国鱚主要分布在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河口区,南至韩国光阳沿海,北至中国福建省沿海,数量较少并不能形成渔汛.
李渊张丽艳宋普庆钟指挥张然高天翔林龙山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鱚属新记录种
福建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稳定性
利用2012-2013年三都澳渔业资源的定置张网调查资料,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及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特征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调查中共出现游泳动物195种,隶属...
宋普庆林龙山李渊钟指挥张然
关键词:渔业资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稳定性分析
文献传递
格陵兰渔业及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格陵兰是全球第一大岛,由于地处北极圈附近,岛上气候异常寒冷。格陵兰岛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相对温和,附近海域中生活着大量海洋生物。格陵兰岛上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西南部地区,渔业是格陵兰最重要的产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中鱼类活动的范围向高纬度地区偏移,格陵兰渔业也因此受到影响。格陵兰自治政府希望通过与国外合作开发海洋渔业新品种。
张然林龙山邱卫华李励年
关键词:格陵兰渔业资源
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南沙群岛是南海中最靠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岛;南沙群岛海区南起3°57′N,北至11°55′N,西起103°30′E,东至117°50′E,由众多礁、滩、岛屿等组成,为典型的热带海域。为进一步研究该海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共开展了春秋2个航次的调查;根据该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共获得鱼类357种,隶属于27目108科219属,其中暖水性鱼类327种,暖温性鱼类30种。优势种鱼类(IRI>500)有菲律宾尖牙鲈(Synagrops philippinensis)、土佐副眶棘鲈(Parascolopsis tosensis)、锯棘尖牙鲈(Synagrops serratospinosus)等5种,多为中小型鱼类,且季节间变化较大。分析多样性指数显示,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较大(3.05~4.20),两季间变化最为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春秋两季间变动范围较小(2.31~2.69);Pielou均匀度指数(J’)季节间基本保持一致(0.69~0.70);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显示,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要低于春季,而且两个季节的鱼类群落结构都偏离平衡状态;同时分析数量生物量曲线显示,春秋两季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之上,表明群落主要以生长较快,个体较小的r选择物种为主,群落受到的干扰程度较高,稳定性较差。鱼类的洄游、不同适温性鱼类的迁入迁出以及繁殖群体的补充、个体生长、捕捞等都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因素。
王良明李渊张静宋普庆宋普庆张然张立姚壮
关键词:鱼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