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异氟醚
  • 3篇麻醉
  • 2篇新生大鼠
  • 2篇异氟醚麻醉
  • 2篇齿状回
  • 1篇凋亡
  • 1篇动力学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新生大鼠海马
  • 1篇新生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氧合酶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抑制剂
  • 1篇右旋
  • 1篇原位
  • 1篇原位回肠新膀...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9篇王志
  • 6篇彭书崚
  • 4篇王寿平
  • 3篇陈英圳
  • 2篇叶西就
  • 1篇杨勇志
  • 1篇彭俊
  • 1篇刘婷
  • 1篇孙润陆
  • 1篇张雯君
  • 1篇曹林
  • 1篇何明亮
  • 1篇车月娟
  • 1篇卢桠楠
  • 1篇周毛
  • 1篇洪玉
  • 1篇许冬妮
  • 1篇谷贝贝
  • 1篇李礼
  • 1篇曾剑锋

传媒

  • 5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术中恶性高热一例救治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恶性高热的诊断,治疗。方法查阅文献,结合病例,报道恶性高热的处理,预后。结果患儿抢救成功,并且完成手术。结论早发现,早处理,科室合作可以提高恶性高热抢救成功率。
曾剑锋李礼王志
关键词:恶性高热抢救
多模式镇痛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患者60例,根据前后顺序分为2组(n=30),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的镇痛方案具体为:(1)帕瑞昔布钠的静脉使用;(2)腹横肌平面阻滞;(3)无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镇痛泵。对照组只使用传统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M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发生率、追加止痛药及追加止呕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减轻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刘嘉羿洪玉王志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根治性膀胱切除
异氟醚对新生鼠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发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新生鼠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发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日龄(P7)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I组,n=8)和对照组(C组,n=7)。I组吸入1.5%异氟醚维持4 h,C组只吸入室内空气4 h。两组P7大鼠分别在麻醉暴露前及结束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100 mg/kg)以标记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子细胞,然后在暴露结束后1 w,利用BrdU和DCX(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或GFAP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观察两组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迁移、分化及存活的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组P7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两组齿状回新生细胞迁移至颗粒细胞层或门区的比例,以及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氟醚能够减少新生鼠齿状回新生颗粒细胞的早期存活,但并不影响神经前体细胞的早期迁移及分化。
陈英圳王寿平王志彭书崚
关键词:细胞发育新生鼠异氟醚动力学齿状回颗粒细胞SD大鼠
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BDNF和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7d的sD大鼠48只,体重12~17g,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24):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麻醉组(I组)。I组吸入2.5%异氟醚3min,然后吸入1.5%异氟醚4h;C组吸入空气4h。麻醉结束即刻每组取4只大鼠,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糖浓度。分别于麻醉结束即刻和麻醉结束后6、24和48h(T1-4)时各处死大鼠5只,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钾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体2(KCC2)、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体1(NKCCl)、BDNF和p-ERK的表达,计算NKCCl/KCC2比值。结果麻醉结束即刻两组大鼠均未发生酸碱失衡、低氧和低血糖等。与C组比较,I组rrl和Td时海马KCC2表达下调,NKCCl/KCC2比值升高,T1和T2时海马BDNF和p-ERK的表达下调(P〈0.05),各时点海马NKCC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异氟醚麻醉通过下调BDNF和p-ERK的表达,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发育延迟。
刘婷王寿平王志陈英圳彭书崚
关键词:异氟醚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海马
环氧合酶抑制剂对保乳根治术患者瑞芬太尼输注引起痛觉超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1抑制剂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能否防治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引起的痛觉超敏。【方法】选择年龄在30~65岁之间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处理的不同随机分为完全空白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组(R组),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瑞芬太尼组(PR组),COX-1抑制剂酮咯酸+瑞芬太尼组(KR组),每组各16例。C组患者手术全程输注等容量外观的生理盐水;R组患者在瑞芬太尼开始泵注前15min静脉注射同等容量和外观的生理盐水;PR组患者在瑞芬太尼开始泵注前15min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KR组患者在瑞芬太尼开始泵注前15min静脉注射30mg酮咯酸。观察指标包括拔管后5min(VASl)、15min(VAS2)、30min(VAS3)、60min(VAS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拔管后追加补偿镇痛的剂量和次数。【结果】①R组VASl评分显著高于PR组、KR组和C组(P值分别为P〈0.001,P=0.035,P=0.020);R组VAS2评分显著高于PR组和KR组(P值分别为P=0.001,P=0.024)。各组间VAS3和VAS4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②PR组在VASl评分时点需要追加补偿镇痛的人次少于R组和KR组(P值分别为P=0.001,P=0.023),在VAS2评分时点需要追加补偿镇痛的人次少于R组(P=0.007);在VAS3和VAS4评分时点需要追加补偿镇痛的人次各组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单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能够引起痛觉超敏。②帕瑞昔布及酮咯酸预处理可减少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引起的痛觉超敏。③帕瑞昔布组术后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酮咯酸组和瑞芬太尼组,提示COX-2抑制剂降低痛觉超敏的作用可能比COX-1的抑制剂更强。
许冬妮卢桠楠王志彭书崚
关键词:痛觉超敏瑞芬太尼帕瑞昔布酮咯酸
胰岛素对MK801诱导神经元样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0年
NMDA受体在介导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可引起神经元损伤[1].因此,NMDA受体拮抗剂,如MK801、苯环已哌啶、苯环利定、氯胺酮和乙醇等,常用于神经保护和抗惊厥.但亦有研究表明,NMDA受体拮抗剂也同样可导致神经元凋亡.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胰岛素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神经元凋亡。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胰岛素对MK801诱导神经元样嗜铬细胞瘤(PCI2)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减轻NMDA受体拮抗剂引起神经元损伤的研究提供参考。
张雯君车月娟王寿平王志彭书崚
关键词:MK801瘤细胞凋亡神经元样胰岛素NMDA受体拮抗剂
不同的氧气流量对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氧气流量对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进行气道表面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n=25),所有患者都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 m L的方法进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但A、B、C三组患者所用的氧气流量分别为3 L/min、6 L/min、9 L/min,雾化吸入结束后使用纤支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评估记录插管条件和导管耐受性;记录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时间;记录不良心血管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和C组比较,B组的插管条件、导管耐受性更好,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更高,插管时间更短(Ρ<0.05);A、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清醒气管插管过程中定量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进行气道粘膜表面麻醉时,氧气流量为6 L/min的效果更好。
苏相飞王志叶西就
关键词:利多卡因雾化吸入
右旋美托咪定抑制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与脑电分段频谱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患者脑电分段频谱的分析,研究术中短时间内输注右旋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抑制作用的电生理因素,并确认拔出气管导管前的脑电变化能否预测术后躁动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期间择期LC的全麻患者60例。采用两种分类方法进行数据统计:(1)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空白组,C组),每组各30例。D组于常规剂量静吸复合麻醉药物诱导插管后的10 min内给予0.5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稀释液;C组则相应给与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液。收集患者从麻醉前清醒状态到清醒拔管后30 min内经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器记录的脑电图数据(包括术前清醒时刻Base的脑电图和停止吸入麻药并wash out时刻T0的脑电图),记录拔管后即时(T1),拔管后10 min时(T2),拔管后20 min时(T3),拔管后30 min时(T4)的苏醒期RASS镇静评分以及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数据,比较D组与C组的苏醒期RASS镇静评分差异、脑电分段频谱差异。(2)根据苏醒期RASS镇静评分将所有患者重新分组为镇静组(AC组,T1、T2、T3、T4时刻的RASS评分均≤-1)和躁动组(EA组,T1、T2、T3、T4时刻至少有一个RASS评分≥1),通过比较AC组与EA组患者对应的T0时刻的脑电分段频谱,探讨拔管前脑电改变对术后躁动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 (1)D组与C组在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 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方面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D组与C组苏醒期RASS镇静评分的比较,T1时刻,D组发生躁动(RASS评分≥1)的概率小于C组发生躁动(RASS评分≥1)的概率(P=0.022);T3时刻,D组发生躁动的概率小于C组发生躁动的概率(P=0.026);T2时刻,T4时刻D组与C组发生躁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中苏醒期躁动(RASS评分≥1)绝大部分发生在T1时刻(66.7%),少部分发生在T2时刻
张博弘彭书崚叶西就王志曹林杨涛彭俊杨勇志周毛何明亮谷贝贝孙润陆蓝球生
关键词:术后躁动NARCOTREND脑电功率
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麻醉对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只,7d龄,雌雄不拘,体重16~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5):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组(I组)。Ⅰ组先吸入2.5%异氟醚3min行麻醉诱导,然后吸入1.5%异氟醚4h,C组只吸入空气。分别于给药前及停止给药后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100mg/kg,以标记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及其子细胞,第2次给予BrdU后24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BrdU和神经源性分化蛋白(NeuroD)(神经母细胞和未成熟神经元标志物)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测定BrdU+和NeuroD+表达情况,以BrdU+细胞计数反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以NeuroD+细胞计数与BrdU+细胞计数的比值(NeuroD+/BrdU+)反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Ⅰ组齿状回BrdU+细胞计数减少,而齿状回NeuroD+/BrdU+升高(P〈0.05或0.01)。结论异氟醚麻醉可抑制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向神经元分化。
陈英圳王寿平王志彭书崚
关键词:异氟醚齿状回干细胞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