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琴
- 作品数:20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疗效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且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深部射频热疗治疗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提升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霍浩然王东琴郭书华柴金华王军武星闫志庆
- 关键词:热灌注射频热疗
- 微创手术对T4a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观察微创手术对T4a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淋巴结转移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T4a期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和微创组。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淋巴结转移率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t=8.201、6.945、10.890,P<0.001),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t=8.861,P<0.001),两组清除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P=0.484);两组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小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对T4a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秦瑞峰张佳霍浩然王东琴袁增江
- 关键词:微创手术胃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术后生存率
- MDT联合延续性护理在胰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在胰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MDT及延续性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8年8月间我院普外科曾接收的胰腺癌患者7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所有患者,对照组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
- 王东琴
-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 文献传递
- 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之间接收的60例胃癌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在围手术期对胃癌患者进行前后四天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每天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次数为一次,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结果发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术后的得分为74.7±6.1分,术前的得分为70.1±9.0分,前后的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3.3%,满意度水平也比较高.结论: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手段,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改善,该护理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 王东琴
-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护理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胰腺癌治疗的影响
- 2011年
-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已升至第6位,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由于胰腺癌手术创伤大,涉及组织器官较多,围手术期比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心理、生理都大受打击,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对8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 王东琴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胰腺癌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创伤组织器官
- 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及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索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及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1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恒温热灌注化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免疫疗法。对比和分析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为(8.01±1.02)μg/L、(30.23±5.01)U/mL,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6.01)μg/L、(86.43±7.0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含量分别为(69.38±2.98)%、(32.64±5.09)%、1.72±0.42、(18.58±3.01)%,显著高于对照组[(56.40±3.10)%、(24.42±3.87)%、1.09±0.51、(11.05±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4±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化疗及免疫疗法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事件,但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期为78.43%,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期为7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根治�
- 王东琴霍浩然张欣韩新峰房娉平
- 关键词:生物免疫疗法消化道肿瘤安全性生活质量
- 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总结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命体征、各器官功能检验资料、药疗效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针对主要治疗与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治疗和精密护理相结合措施。结果:8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成功80例,2例合并多种病死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达97.6%。结论:在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下,予以提高疑难病治疗率。
- 王东琴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 中晚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之间接收的10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方法,对照组的...
- 王东琴
-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护理
- 文献传递
- 胃癌组织Rap1GAP、HHLA2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Rap1 GTP酶激活蛋白(Rap1GAP)、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97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法检测Rap1GAP、HHLA2 mRNA表达。比较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Rap1GAP、HHLA2 mRNA表达差异,分析二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Rap1GAP、HHLA2 mRNA表达的中位数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Rap1GAP、HHLA2 mRNA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比较不同Rap1GAP、HHLA2 mRNA表达者5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Rap1GAP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HLA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Rap1GAP、HHLA2A 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Rap1GAP mRNA低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Rap1GAP mRNA高表达者,HHLA2 mRNA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低于HHLA2 mRNA低表达者(P均<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有淋巴结转移、Rap1GAP mRNA低表达、HHLA2 mRNA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Rap1GAP低表达、HHLA2高表达,二者异常表达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Rap1GAP、HHLA2有可能成为胃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王东琴张欣霍浩然秦瑞峰袁增江
-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后检测血清CA19-9、CA72-4、CEA、PG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9年
- 探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清CA19-9、CA72-4、CEA、PGⅠ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8例归为患病组;另择同一期间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体检结果为健康的志愿者68例归为健康组。采集健康组体检日晨起空腹静脉血5.0 mL;患病组分别于腹腔镜手术前1天及术后第3、7、10天晨起空腹静脉血5.0 mL。比较两组血清指标CA19-9、CA72-4、CEA、PGⅠ,并应用ROC曲线分析患病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单项指标检测反映手术病灶清除效果的效能。患病组术前1天和术后第3、7天CA19-9、CA72-4、CEA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PG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患病组术后第10天4项指标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病组术后单项指标检测:CA19-9灵敏度为54.6%,特异性为70.1%;CA72-4灵敏度为72.9%,特异性为64.3%;CEA灵敏度为52.7%,特异性为65.5%;PGⅠ灵敏度为31.3%,特异性为46.7%;而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2.3%,特异性为84.9%,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ROC曲线分析,4项联合指标检验效能显著优于单项指标。对胃癌患者术后CA19-9、CA72-4、CEA、PGⅠ进行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手术对病灶的清除效果,对患者预后有较大预测价值。
- 秦瑞峰张佳霍浩然王东琴袁增江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