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 作品数:54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通脉降脂胶囊治疗脂肪肝198例被引量:26
- 1996年
- 从1993年~1994年10月采用通脉降脂胶囊(自制)治疗脂肪肝198例并与服用复方胆碱、维生素C组10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观察298例,男200例,女98例。年龄40~65岁,平均53.24±4.8岁。病例来自大宗健康查体和少数门诊病例。随机分为通脉降脂胶囊组(治疗组)和复方胆碱、维生素C组(对照组)。
- 李玉林喇万英
- 关键词:脂肪肝通脉降脂胶囊中医药疗法
- 以皮下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2例报告
- 1996年
- 我院1981~1995年14年间收治原发性肝癌528例,其中以皮下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仅2例。报告如下。 例1:男,67岁。因颈部皮下肿物2个月,消瘦1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皮下有一无痛性肿物,不红不紫,到某医院检查除见左侧颈部有—3cm×4cm肿物外,余无异常所见,1月后,头顶部及枕部各出现一枚栗子大小肿物,性质如前。近1月来消瘦明显伴有轻微腹胀和食欲不振。
- 李玉林陈会珍
- 关键词:肝癌原发性肿瘤转移皮下转移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3例NAFLD患者及56例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等反应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结果:对照组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血清T3浓度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清T4、TSH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ASFL患者血清HA、PⅢNP浓度与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Ⅳ、L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血清HA、PⅢNP、CⅣ、LN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SFL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呈负相关关系(P<0.05);NASH组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PⅢNP、CⅣ、L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3水平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情及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一致;检测NAFLD患者血清T3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丽杰郝礼森杨文军李玉林彭勋
- 关键词:脂肪肝甲状腺激素肝纤维化
- 炎症介质、细胞因子与急性重症胰腺炎被引量:6
- 2008年
- 马利转张国顺李玉林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重症炎症介质细胞因子
- 腹腔内留置导管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分析
- 2002年
- 目的:探讨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进行放液、灌洗、腔内药物注射,并结合全身治疗.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研究.结果:观察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4.28%,症状消失率100%,两组比较,显效持续时间、引发感染率、住院总费用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治疗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 李玉林张淑贞江滨
- 关键词:疗效顽固性腹水
- 生长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赵华张国顺李玉林
- 关键词:生长抑素肝硬化
-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及进展被引量:22
- 2005年
- 吴贵恺杨秋香司艳菱李玉林
- 关键词:肝性脊髓病进行性病因研究脱髓鞘病变痉挛性瘫痪HM
- 胃癌血清和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及意义
- 李淑坤李玉林李淑伟司雁菱孟淑英戎秀阁等
- 该项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及尿液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分析,探讨了VEGF与胃癌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尿液VEGF含量增高,预示胃癌的转移与预后不良。该项目可用于胃癌的人群普查,对...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血清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PTEN过表达及其突变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其突变体G129E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HSC,以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及其突变体G129E基因瞬时转染HSC;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增殖;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及流式细胞术测定HSC凋亡;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SCPTEN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HSCBcb2及Bax表达。结果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因及G129E基因成功转染体外活化HSC,并引起HSC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P〈0.01)。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G129E明显抑制HSC增殖,在转染HSC后48h、72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03%、23.12%和9.52Voo、12.63%。野生型PTEN基因及G129E基因转染HSC后72h,HSC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在上述作用中野生型PTEN均明显强于其突变体G129E。结论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其突变体G129E通过降低Bcl-2/Bax途径诱导体外活化HSC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并且,野生型PTEN的作用明显强于G129E。
- 郝礼森张晓岚安君艳李玉林刘娜姜惠卿田晓鹏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凋亡
- 全身结核死亡1例
- 2008年
- 莫艳波张国李立文李玉林
- 关键词:结核药物疗法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