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冰

作品数:66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癫痫
  • 19篇儿童
  • 11篇婴儿
  • 10篇小儿
  • 8篇生酮饮食
  • 8篇痉挛
  • 7篇饮食
  • 7篇饮食治疗
  • 7篇生酮饮食治疗
  • 7篇难治
  • 7篇惊厥
  • 6篇婴儿痉挛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皮质
  • 6篇疗效
  • 5篇电图
  • 5篇肾上腺
  • 5篇肾上腺皮质
  • 5篇肾上腺皮质激...

机构

  • 66篇深圳市儿童医...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66篇李冰
  • 57篇廖建湘
  • 45篇胡雁
  • 43篇陈黎
  • 41篇黄铁栓
  • 20篇陈彦
  • 18篇路新国
  • 13篇操德智
  • 11篇文家伦
  • 9篇肖志田
  • 7篇林素芳
  • 7篇李成荣
  • 7篇张交生
  • 7篇肖宇寒
  • 6篇陈乾
  • 5篇朱金兰
  • 5篇韩春锡
  • 5篇朱凤军
  • 5篇赵霞
  • 4篇邹东方

传媒

  • 10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儿科药学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第六届CAA...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儿科药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本院住院的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患儿40例。观察记录患儿住院期间的胃肠炎表现及惊厥特点,并进行总结。用金标法及ELISA对患儿粪便及脑脊液进行轮状病毒及杯状病毒进行检测。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患儿胃肠症状多较轻微,无或轻度脱水;惊厥多为成簇发作;血清电解质及血糖正常或基本正常;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8例于中央中线或中央区或额区少量癫癎样放电,1例中央中线及顶区癫癎样波发放明显,其他31例未见异常或睡眠背景欠佳;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11例,杯状病毒抗原阳性4例;脑脊液轮状病毒及杯状病毒抗体均为阴性;28例苯巴比妥钠预防性肌注(每次5~10mg/kg)后惊厥再发22例;随访半年以上,1例进展为癫癎,39例无惊厥发作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消化系统表现轻,惊厥往往成簇发作;致惊机制尚不清楚,病毒引起脑炎的可能性不大;常规剂量的苯巴比妥钠肌注不能预防惊厥的反复发作;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黄铁栓路新国李冰陈彦文家伦胡雁陈黎肖宇寒张俊廖建湘
关键词:胃肠炎惊厥轮状病毒杯状病毒
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癎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5例难治性癫癎患儿用合适中国人膳食习惯的生酮饮食方案进行治疗。随访其依从性、临床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80%)坚持治疗1个月,其中10例(87.5%)癫癎发作减少>50%;10例(66.6%)坚持治疗3个月,其中8例(80%)癫癎发作减少>50%;5例(33.3%)坚持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5例(100%)癫癎发作减少均>50%,4例(80%)癫癎发作减少>90%,3例(60%)癫癎发作完全控制。1例已随访2年以上,发作减少>90%。10例出现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低血糖、高血脂、肝功能受损),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适合中国人膳食习惯的生酮饮食方案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癎有效而安全。其疗效与发作类型无明显关系。
操德智路新国廖建湘胡雁李冰黄铁栓陈黎蒋玉梅朱艳伟肖志田张琴韩春锡李成荣
关键词:生酮饮食疗效依从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生酮饮食治疗婴儿痉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操德智胡雁朱艳伟赵霞李冰陈黎黄铁栓陈彦廖建湘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酮饮食婴儿痉挛症疗效
文献传递
加巴喷丁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国内新型抗癫痫药加巴喷丁(迭力)对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前瞻性方法,7个月内连续入组于本院癫痫中心同一医生(通讯作者)处就诊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病人,取得家长同意并随访。观察发作控制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加巴喷丁起始剂量20~30mg/kg[(28.6±7.5)mg/kg],逐渐加量,3d加至目标剂量。结果:42例入组,男37例,女5例。全部起病年龄在18岁以前,入组时年龄1.7岁至23岁,中位数年龄10岁。部分性癫痫37例,症状性婴儿痉挛5例。入组前使用过4种以上、平均6.5种抗癫痫药(中位数6)。其中2例因1周内病情明显加重放弃加巴喷丁治疗。1例回家后自动放弃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时间最少20d,最长84个月(7年),平均(589.5±967.6)d,中位数90d。9例能长期保持服药[(76.9±17.3)月,中位数83个月],7年保留率21%(9/42)。5例(12%)发作完全停止,其余发作同治疗前。治疗中10例发作加重,其中4例与加巴喷丁有关。10例开始有效,1个月内发作复发如治疗前(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对婴儿痉挛无效。3例轻度睡眠增加,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发现其他明显副作用。结论:虽然经过平均6.5种以上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加巴喷丁仍然可以使12%的病人达到无发作,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加巴喷丁可以作为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治疗选择。
宋萍廖建湘张交生王鑫娟胡雁陈黎李冰黄铁栓肖志田李成荣
关键词:癫痫儿童加巴喷丁
轮状病毒感染与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相关性历史队列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V)感染与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既往3年内收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321例设为暴露组,而非轮状病毒肠炎(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350例为非暴露组。观察胃肠炎症状后1周时间,统计发生惊厥的病例数,计算相对危险度(RR值)及95%可信区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暴露组中37例出现惊厥,发生率为11.53%;而非暴露组11例发生惊厥,发生率为3.14%,RR=3.67,95%可信区间为2.0~6.72,χ2=17.71,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与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之间存在相关性。
路新国周桂芬李冰胡雁陈彦韩春锡黄铁栓廖建湘
关键词:轮状病毒胃肠炎惊厥婴幼儿
4例瘪嘴发作(“宪兵帽征”)的癫痫患者起源灶定位分析
<正>目的分析总结瘪嘴发作("宪兵帽征")这个症状发生的脑区。方法瘪嘴发作("宪兵帽征")表现为下颚收缩,下唇连合对称持续下降,模仿恐惧、厌恶或威胁的表情或无明显情绪表达。我们收集及分析了4例有瘪嘴发作而经手术后无癫痫发...
陈彦姚一林素芳朱凤军林淳李霖孙洋李聪谭泽世许珍珍张甜陈黎胡雁李冰
文献传递
小儿抽动障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一部分小儿抽动障碍的病因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本文重点探讨小儿抽动障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溶血法和抗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B微量中和法,测定109例抽动障碍病儿和20例非感染性疾病对照组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抗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B(ADNaseB)抗体,以确定链球菌感染。结果:对照组链球菌感染率15%(3/20),短暂性抽动组13%(9/69),慢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组为42%(17/42),后者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部分慢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李冰陈黎黄铁栓廖建湘胡雁扬亚平翟洪顺
关键词:抽动障碍链球菌感染
合并癫痫发作的儿童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分析
<正>目的探讨小儿合并癫痫发作的儿童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特点。方法收集及随访2015~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非手术治疗的小儿闭合性颅脑损伤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38例,在患儿受伤后一周内及3个月分别记录脑电图,观察其脑...
陈彦朱凤军林淳谭震陈乾李冰陈黎胡雁廖建湘
文献传递
小儿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四例报告
目的:探索在中国进行手术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方法:对4例药物难治性癫痫小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男1女,手术年龄4岁3个月至10岁5月,病程在3年以上,系统正规试用过5种以上抗癫痫药物。1例病因为脑炎后遗症,2例...
廖建湘陈乾陈彦毛健雄付桂兵胡雁陈黎李冰黄铁栓李成荣
文献传递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症治疗中促肾上腺皮质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为首选和非首选治疗药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0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婴儿痉挛症的住院患者50例,其中ACTH首选组19例,非首选组31例。比较近期(8周内)痉挛无发作率,药物选择次序对无发作率的影响。结果首选组取得近期无痉挛发作疗效14例,占74%,非首选组近期无发作疗效14例,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其中一种抗癫痫药物失败后用ACTH的15例,无发作8例(53%);2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10例,无发作4例(36%);3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5例,1例(20%)达到无发作效果。5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失败后用ACTH 1例,也达到痉挛无发作效果。结论婴儿痉挛症治疗首选ACTH可以获得较高近期痉挛无发作率(74%),其抗癫痫药物失败后的患者,ACTH治疗获得无痉挛发作的机会较低(45%),但仍然值得尝试。
钟金花廖建湘胡雁陈黎李冰黄铁栓路新国文家伦韩春锡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癫痫药一线治疗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