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莲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血管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4篇心血管
  • 4篇冠脉
  • 3篇蛋白
  • 3篇蛋白水平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型心
  • 3篇血压
  • 3篇造影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消融
  • 3篇老年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机构

  • 27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吉林心脏病医...
  • 1篇吉林省科学技...

作者

  • 27篇张雪莲
  • 13篇张广成
  • 9篇刘和平
  • 8篇白玫
  • 7篇王鑫
  • 6篇安佰富
  • 4篇陈立涛
  • 4篇汪捷猛
  • 4篇邹艳惠
  • 3篇崔文章
  • 3篇刘颖
  • 1篇孟繁宇
  • 1篇邢晓春
  • 1篇于薇
  • 1篇刘金秋
  • 1篇徐标
  • 1篇陈纪言
  • 1篇李建平
  • 1篇霍勇
  • 1篇于晓红

传媒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吉林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医师在线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1998
  • 1篇199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按压止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右侧设有安装槽,安装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固定螺杆的上端贯穿安装座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
张雪莲
急性心梗延迟PCI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AMI患者60例,急性期1~7d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延迟PCI后1~7d再记录一次。结果治疗前后比较HRT与H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迟PCI可以使异常HRT与HRV有所恢复,可以减少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张雪莲汪捷猛刘和平
关键词:延迟PCI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与女性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高危因素、冠脉造影结构、冠脉血管再通术、住院期间死亡及复发心梗的特点。方法177例ACS老年患者,诊断为ST段抬高AMI、非ST段抬高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老年男性患者心梗史、冠脉再通史、周围血管病变史、吸烟史均高于女性,冠脉高危因素高于女性。结论老年男性比女性患者有更高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因ACS住院的老年患者冠脉高危因素及完全性闭塞病变比例更高。
张雪莲汪捷猛刘和平张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血管再通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13年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Ⅳ/Ⅲa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阻断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最后通路,快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围术期,有效降低了慢血流、无复流及急性血栓的发生。然而,因出血风险的副作用,目前高龄患者应用比较慎重,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广成安佰富张雪莲刘和平
关键词:高龄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延迟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选择高血栓负荷病变患者86例,即时支架组(34例)经PCI和(或)血栓抽吸开通罪犯血管后,立即置入支架。延迟置入支架组(52例)未立即置入支架,7~14 d复查冠脉造影,根据病变血管的狭窄情况决定是否置入支架。观察两组PCI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延迟支架组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者明显低于即时支架组(P<0.05);延迟支架组置入支架的直径显著大于即时支架组(P<0.01),置入支架的长度明显小于即时支架组(P<0.05)。院内和1年的MACE发生率延迟支架组显著少于即时支架组(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AMI患者在开通罪犯血管后,充分抗栓药物治疗,延迟支架置入,可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E事件,改善预后;同时也能降低支架的置入率,更能正确选择支架的直径和长度,优化心肌梗死的PCI治疗。
安佰富张广成张雪莲刘和平
关键词:血栓心肌梗死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2025年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
霍勇李勇韩雅君丁春华邢晓春张雪莲李建平徐标陈纪言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干扰核糖核酸
雄激素水平与男性老年心力衰竭相关性
2008年
白玫张广成张雪莲
关键词:雄激素水平老年男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晚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共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血管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白玫张广成张雪莲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7
2013年
单形性室性早搏(VP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质量手段之一。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资料,探讨其起源部位、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评价。
张雪莲张广成王鑫白玫刘和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内s CD4、CRP、vWF的水平,探究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AMI组s CD14、vWF、CRP水平分别为(12.24±8.23)μg/mL、(175.25±35.91)%、(10.35±6.15)mg/L,明显高于UA组(9.15±7.58)μg/m L、(153.66±35.91)%、(6.51±4.28)mg/L,但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这意义(P>0.05),而AMI组与UA组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5);将s CD14与血浆vWF、CRP间行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发现,s CD14与v WF、CRP之间皆有直线关系(t=0.57、0.31,P<0.05)。结论sCD14的提高可以导致vWF、CRP的升高,前者可以增强体内炎症反应,并使斑块破裂,后者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
刘颖邹艳惠李默玉陈立涛张雪莲王鑫白玫张广成
关键词:可溶性CD14冠心病内皮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