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欣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手术
  • 3篇罗哌卡因
  • 3篇肌间沟
  • 3篇肌间沟臂丛
  • 3篇臂丛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
  • 2篇临床麻醉
  • 2篇老年
  • 2篇肌间沟臂丛神...
  • 2篇臂丛神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药
  • 1篇依托咪酯
  • 1篇镇痛
  • 1篇伤患者
  • 1篇上肢
  • 1篇手术患者

机构

  • 8篇中山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张晓欣
  • 5篇刘志群
  • 4篇朱小兵
  • 4篇杜燕燕
  • 3篇彭学强
  • 2篇吴论
  • 2篇戚志超
  • 1篇楼莹莹
  • 1篇肖志恒
  • 1篇欧赋斌
  • 1篇梁鸿韬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临床麻醉的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
2014年
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该研究试图对临床麻醉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杜燕燕刘志群张晓欣
关键词:临床麻醉
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0例行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及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结果麻醉诱导前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为(81.85±1.15)次/min、(137.88±1.12)mm Hg(1 mm Hg=0.133 kPa)、(76.44±1.06)mm Hg、(96.80±1.20)mm Hg,分别与观察组的(82.00±1.00)次/min、(137.90±1.10)mm Hg、(76.45±1.05)mm Hg、(96.82±1.18)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插管后10 min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应用依托咪酯更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楼莹莹吴论彭学强张晓欣
关键词:依托咪酯血流动力学老年
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0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100),C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4%罗哌卡因30 mL,D组用药为右美托咪定100μg+0.4%罗哌卡因混合液30 mL。评价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于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0 min(T1)、30 min(手术开始,T2)、60 min(T3),手术结束(T4)采静脉血放免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术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中主诉疼痛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仍无法完成手术的患者则改为全身麻醉。结果 C组4例使用芬太尼,1例更改麻醉方式;D组无一例使用芬太尼,1例因患者要求更改麻醉方式,7例心动过缓。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与C组比较,D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3时皮质醇浓度均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可增强后者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张晓欣朱小兵戚志超刘志群
关键词:神经阻滞臂丛上肢
右美托咪定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七臂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59岁,体重46—80kg,ASA分级I或n级,随机分为两组fn=30l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神经阻滞用药为0.33%罗哌卡因30ml,D组用药为右美托咪定100μg+0.33%罗哌卡因混合液30ml。评价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于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0min(T1)、30min(手术开始、T2)、60min(T3)、120min(T4)采静脉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记录ECG、HR、SPO2、NIBP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T2、T3、T4罗哌卡因浓度分别(2.44±0.12)μg/ml、(1.784±0.16)μg/ml、(1.552±O.12)μg/ml均高于C组T2、T3、T4时点浓度(1.42±0.15)μg/ml、(1.36±0.10)μg/ml、(1.02±O.08)μg/ml(P〈0.05);C组4例使用芬太尼,1例更改麻醉方式;D组无一例使用芬太尼,无一例更改麻醉方式,4例心动过缓,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与C组比较,D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P〈0.05),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延长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的血药浓度,增强其阻滞效果。
张晓欣朱小兵刘志群戚志超杜燕燕
关键词: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筛选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150例,年龄≥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B蛋白浓度。根据患者术后第7天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受教育程度、手术类型、合并疾病、术前中医证型、术前1d、术后7d的MMSE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术中单位时间补液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早期38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25.3%。与非POCD组比较,POCD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手术时间≥5h、术中低血压次数≥3次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手术时间≥5h和术中低血压发生次数≥3次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彭学强刘志群吴论欧赋斌梁鸿韬张晓欣肖志恒朱小兵
关键词:老年人脊柱外科手术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麻醉中脑保护作用评价
目的:观察与探究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麻醉中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03月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手术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重型颅脑外...
梁光宇杜燕燕张晓欣彭学强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手术麻醉脑保护作用
文献传递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86例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术中麻醉,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及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术中麻醉,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各43例。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2、12、24 h镇痛效果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术中麻醉效果最佳,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效果最理想。
张晓欣
关键词: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06月一2011年06月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给予50ug右美托咪定联合0.375%罗哌卡因30ml,Ⅱ组患者给予100ug右美托咪定联合0.375%罗哌卡因30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患者麻醉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Ⅰ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其作用时效与剂量有明垦的相关性,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张晓欣朱小兵杜燕燕刘志群
关键词: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