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1篇血液保存
  • 1篇血液报废
  • 1篇血液报废原因
  • 1篇血液贮存
  • 1篇转氨酶
  • 1篇献血
  • 1篇献血者
  • 1篇漏检
  • 1篇金标
  • 1篇金标法
  • 1篇抗体
  • 1篇快速初筛
  • 1篇护理
  • 1篇化验
  • 1篇检测HBSA...
  • 1篇肝炎
  • 1篇肝炎抗体
  • 1篇HBSAG
  • 1篇丙氨酸转氨酶

机构

  • 3篇绵阳市红十字...

作者

  • 3篇张书蓉
  • 2篇黄梅
  • 1篇何敏
  • 1篇冯霞
  • 1篇文秀琼
  • 1篇李淑英
  • 1篇汪青山
  • 1篇王萍
  • 1篇牟莉莉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
2010年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HBsAg漏检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HBsAg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合格的无偿献血标本34402份用ELISA法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再次进行HBsAg初复查检测。结果:34402份无偿献血标本中共检出295份阳性标本,漏检率为0.86%。结论:通过对无偿献血者金标法快速初筛检测HBsAg漏检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学的限制和人为因素是产生漏检的主要原因,经过试剂的选择和严格的人员培训可有效的降低漏检。
黄梅冯霞李淑英牟莉莉王萍张书蓉
关键词:金标法HBSAG漏检
流动采血车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3年
张书蓉
关键词:献血者护理化验血液贮存
绵阳市2004~2007年血液报废原因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血液在采集、检测、制备、贮存过程中引起报废的原因,为以后的操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报废血液分项目、分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血液报废的各种原因。结果2004-2007年血液报废量分别为3876.90、4407.50、5757.90和9599.25U。报废原因:(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抗体检测不合格,特殊抗体等;(2)絮状物、脂肪血、黄疸、不足量、溶血、血袋破损、热合不严密、外观不合格等。结论采血前核查献血者既往信息,规范血液采集、分离、运输、质控抽检等各环节操作,可有效控制血液报废,减少血液浪费。
文秀琼汪青山黄梅何敏张书蓉
关键词:血液保存丙氨酸转氨酶肝炎抗体丙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