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媛

作品数:2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电图
  • 13篇心电
  • 13篇心电图
  • 12篇肿瘤
  • 9篇恶性
  • 9篇恶性肿瘤
  • 8篇肿瘤患者
  • 8篇恶性肿瘤患者
  • 7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6篇化疗
  • 4篇电压
  • 4篇化疗期
  • 4篇化疗期间
  • 3篇电压降
  • 3篇电压降低
  • 3篇血管
  • 3篇癌患者
  • 3篇QRS波
  • 3篇QRS波群

机构

  • 24篇中山大学
  • 8篇大良医院
  • 5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张丽媛
  • 8篇林晓卿
  • 6篇邓小琴
  • 5篇陈英梅
  • 4篇袁建梅
  • 2篇何旭瑜
  • 2篇田雪芬
  • 2篇张秀全
  • 2篇吕珊珊
  • 2篇陈样新
  • 1篇唐雪苗
  • 1篇李慧婷
  • 1篇王强
  • 1篇高修仁
  • 1篇黎剑
  • 1篇彭龙云
  • 1篇梅卫义
  • 1篇陈宏武
  • 1篇翟原生
  • 1篇苏红

传媒

  • 8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新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2003年
田雪芬邓小琴张丽媛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并发症心电图
恶性肿瘤并发心电图低电压5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心电图低电压的构成和原因。方法对50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心电图低电压的构成和原因进行数理分析。结果①500例恶性肿瘤并发心电图低电压病例中,男214例,女286例;检出胸导联低电压252例(50.4%)、肢导联低电压209例(41.8%)、肢导联低电压合并胸导联低电压39例(7.8%);②心包直接受累致心电图低电压者共24例(4.8%);③胸腔积液致心电图低电压者共62例(12.4%);④腹腔积液致心电图低电压者共67例(13.4%);⑤因恶病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药物引起致心电图低电压者共347例(69.4%)。结论恶性肿瘤并发的心电图低电压,直接由心包积液所致者比例并不高。恶病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是导致心电图低电压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腹水、胸腔积液所致。
张丽媛何旭瑜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电图低电压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心电图的改变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体表心电图的改变。方法记录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化疗后3天、1周、1个月同步标准15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男104例,女96例。观察心脏节律及R波振幅、ST-T变化。结果接受化疗后3天心电图异常发生率(80.0%)明显高于接受化疗后1周(65.5%)和接受化疗后1个月(49.0%)(P〈0.05)。接受化疗3天后,≥0岁组(n=90)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ST段下移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组(n=25)和20~59岁组(n=85)(P〈0.05)。含蒽环类化疗方案心电图R波低电压、T波低平和ST段下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89.0%VS74.7%,P〈0.05)。结论化疗所致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随着化疗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化疗方案均可能存在心脏毒性作用,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尤为明显。
张丽媛王莹陈样新王景峰吕珊珊林晓卿袁建梅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恶性肿瘤心电图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
恶性肿瘤患者心律失常1000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000例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依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174例(17.4%),窦性心动过速171例(17.1%),冠状窦心律125(12.5%),室性早搏114例(11.4%),窦性心动过缓100例(10.0%),房性早搏95例(9.5%),左前半阻滞42例(4.2%),心房纤颤40例(4.0%)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与年龄、化疗、术后并发症、胸部放疗和恶性肿瘤转移有关。
张丽媛林晓卿吕珊珊张秀全袁建梅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律失常
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分析
2003年
目的 对我院在2000年11月-2002年11月期间,200例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检查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变化,并对出现的异常心电图结合临床进行讨论。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020k多导联心电图记录,对肺癌患者治疗期间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检出正常心电图95(47.5%)例;异常心电图105例(52.5%;其中心肌劳损30例(15.0%):急性心肌缺血3例(1.5%);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1例(0.5%);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1例(0.5%);窦性心动过缓12例(6.0%):窦性心动过速23例(11.5%);窦性心律不齐10例(5.0%);肢导联低电压8例(4.0%);胸导联低电压4例(2.0%);全导联低电压5例(2.5%);等各种心律失常。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异常率高,可能与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放疗对心脏的损害;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损害;肺癌转移等因素有关。结论 肺癌治疗期间的患者,不可忽视心脏的保护,常规检查心电图是必要的。以免对心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张丽媛邓小琴
关键词:异常心电图肺癌患者心脏导联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灌注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冠状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心肌灌注的关系。【方法】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44例,PCI术前分别检测其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心肌钙蛋白T(cTn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并分析它们与PCI术前和术后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关系。【结果】术前TMPG0~1级患者20例,一氧化氮浓度低于TMPG2~3级患者[(44.16±7.46)μmol/L与(52.25±5.17)μmol/L,P=0.042],FMD也见降低(2.26%±1.83%与3.45%±1.43%,P=0.028),两组内皮素浓度无明显差别;术后TMPG0~1级患者12例,也可见一氧化氮降低[(42.64±8.58)μmol/L与(54.87±7.30)μmol/L,P=0.031],FMD减低(2.03%±1.25%与3.66%±1.38%,P=0.020)。【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同一氧化氮水平和FMD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提示心肌灌注差的ACS患者其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梅卫义张丽媛陈宏武王强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内皮功能斑块稳定性
某些肿瘤引致的心电图表现
2004年
临床上,某些特殊肿瘤患者可出现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为了更多的了解特殊肿瘤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免误诊和漏诊,将几种特殊肿瘤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张丽媛邓小琴田雪芬
关键词:肿瘤心电图ST段异常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QRS波群电压降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心电图QRS波群电压降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QRS波群降低并出现低电压的原因。结果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肢导联低电压33例(33%);左胸导联低电压27例...
张丽媛陈英梅吕珊珊
文献传递
p21激活的磷酸化蛋白激酶6基因克隆、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2007年
目的测定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PAK6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根据人全长PAK6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以人前列腺癌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PAK6全长cDNA。在此基础上,进行DAN序列测定。结果成功克隆了PAK6全长cDNA,构建了pGEX-4T-1-PAK6-NT重组质粒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论克隆PAK6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为深入探讨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李俊黎剑张宏权罗荣城张丽媛林晓卿袁建梅韩宇晶
关键词:基因克隆前列腺癌
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在综合治疗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30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依次为:窦性心动过缓103例(34.33%),窦性心动过速52例(17.33%),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10.66%),房性早搏28例(9.33%),心房纤颤18例(6.00%),左前分支阻滞18例(6.00%),室性早搏17例(5.66%),房性心动过速13例(4.33%),房室传导阻滞13例(4.33%),室性并行心律3例(1.00%)等。结论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并发心律失常中非室性心律失常为常见,尤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这可能与手术、化疗及放疗等因素有关。
张丽媛陈英梅李慧婷吕珊珊
关键词:食管癌心律失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