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范

作品数:186 被引量:691H指数:1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5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0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3篇综合征
  • 50篇海拔
  • 26篇高海拔地区
  • 25篇器官
  • 25篇器官功能
  • 24篇多器官功能
  • 23篇窘迫综合征
  • 23篇呼吸窘迫
  • 22篇烧伤
  • 22篇呼吸窘迫综合...
  • 21篇烫伤
  • 20篇景天
  • 19篇脏器
  • 19篇多脏器
  • 18篇脏器功能
  • 18篇多脏器功能
  • 16篇多发伤
  • 15篇动脉
  • 15篇多器官功能障...
  • 12篇严重多发

机构

  • 173篇兰州军区兰州...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兰州军区总医...
  • 8篇青海医学院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解放军第四医...
  • 7篇玉门石油管理...
  • 7篇空军军医大学...
  • 6篇甘肃省人民医...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兰州医学院第...
  • 4篇兰州大学
  • 4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86篇张世范
  • 54篇高炜
  • 47篇刘惠萍
  • 40篇刘毅
  • 28篇刘传兰
  • 26篇张鲜英
  • 25篇李乃斌
  • 25篇林树新
  • 24篇张德海
  • 24篇张诚
  • 20篇于晟
  • 17篇蔡黔
  • 15篇张绪生
  • 15篇吕国祯
  • 15篇罗晓红
  • 15篇张斌
  • 14篇孟辉
  • 13篇李庆新
  • 12篇周文军
  • 12篇肖斌

传媒

  • 43篇西北国防医学...
  • 18篇中国危重病急...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高原医学杂志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首届全国危重...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3篇兰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第八届全国生...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8篇2010
  • 15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11篇2006
  • 20篇2005
  • 17篇2004
  • 12篇2003
  • 7篇2002
  • 9篇2001
  • 10篇2000
  • 10篇1999
  • 7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监护中的预测(附94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ARDS监测指标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 1989 199810年间死于ARDS/MOF的 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海拔区严重创伤 /感染病人 ,AIS -ISS院内评分 >2 0分 ,呼吸率≥ 2 8次 /min ,PaO2 /FiO2 ≤ 15 0mmHg ,吸氧条件下 (FiO2 ≥ 0 4)A -aDO2 ≥15 0mmHg,SaO2 ≤ 85 %是诊断ARDS的重要依据。
刘惠萍蒋建芳刘传兰吕国祯徐克劲张世范
关键词:ARDS高海拔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3个评分标准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局关联性和准确性的比较与评估被引量:36
2005年
目的研究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H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各项诊断指标参数的变化特点,比较3个MODS评分标准预测结局的准确性。方法统一按通用的MODS诊断标准将540例ARDS/MODS患者按海拔高度分为平原对照组(CG,<430m,n=113)、中度高原1组(H1G,1517m,n=314)、中度高原2组(H2G,2261~2400m,n=78)和高原组(HG,2808~3400m,n=35)。4组分别用平原地区ARDS/MODS评分诊断标准(庐山会议评分标准和Marshall评分标准)以及兰州修订的HARDS/MODS评分标准(兰州标准),建立3个标准的数据统计模型,分别绘制受试者运行特征性曲线(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Yoden)和最佳界值,验证3个标准在不同海拔高度预测ARDS/MODS结局的准确性;用向前逐步回归模式对影响MODS结局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用庐山、Marshall和兰州标准检验平原和高原不同海拔高度MODS总分的ROC曲线下面积,预测结局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最佳界值,结果显示,随海拔梯度上升,兰州标准明显优于庐山和Marshall标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也以兰州标准的影响因素最大。结论1通用的ARDS/MODS诊断标准中某些参数界值可能不适合中度高原以上地区,建立HARDS/MODS标准是必要的,兰州标准随海拔梯度升高有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的趋势。2海拔高度大于1500m以上地区?
张世范张德海高炜刘惠萍罗晓红达嘎武建英林树新李乃斌陈天铎吴天一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标准评分系统MODSARDS中度高原MODSARDS
比格犬胸部多发伤出血性休克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胸部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大动物模型,满足一线与后续救护实验研究需要。&lt;br&gt;  方法:普通级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微创血气胸、失血休克组(A组,n=6只),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创伤性血胸、张力性气胸、失...
孟辉郑军李庆新洪波张世范李乃斌高明杨俊峰王海芳
关键词:创伤救治失血性休克
烫伤延迟复苏后小肠固有层和上皮内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小肠固有层淋巴细胞 ( L PL)和上皮间质淋巴细胞 ( IEL)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单盲法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 ( ER,n=12 )和延迟复苏组( DR,n=12 ) ,30 %体表面积 度烫伤合并延迟复苏模型 ;6只作为假伤对照。采用 DNA电泳、片段百分率测定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观察伤后 L PL、IEL凋亡百分率 ( ap%)及 ICE、bcl 2基因 m RNA表达变化。结果 :伤后 L PL、IEL的 ap%均显著高于伤前 ( P均 <0 .0 1) ;伤后 12 h DR组 L PL、IEL的 ap%显著高于ER组 ( P均 <0 .0 1)。伤后 6 h L PL、IEL基因组 DNA电泳均可见凋亡特征性梯形条带。烫伤后 L PL、IEL ICE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强 ,且 DR组显著高于 ER组 ( P<0 .0 5或 P<0 .0 1)。L PL、IEL 伤前 bcl 2 m RNA强表达 ,伤后极弱表达 ;DR组相同时间点表达显著弱于 ER组 ( P<0 .0 5或 P<0 .0 1)。结论 :促凋亡基因 ICE表达增强而抑凋亡基因 bcl 2表达减弱 ,可能是烫伤延迟复苏后 L PL、IEL 凋亡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诚盛志勇吕艺胡森孙晓庆刘毅张世范
关键词:烫伤上皮间质固有层小肠基因表达
复方红景天对重症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肺损伤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复方红景天对重症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急性肺损伤早期防治的可能性。方法 :根据彩超筛选出 76例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处理相同 ,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常规用药。治疗组则在术前口服 7~ 10天 ,术后口服 5~ 7天复方红景天 ,4 g/d ,儿童用量减半。两组按规定时间点进行生命体征、肺通气参数、动脉血气分析、血栓烷族系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急性肺损伤发生率和因肺损伤死亡者治疗组分别为 7 5 % (3/ 4 0 )、0 (0 / 3) ;对照组为 19 4 % (7/ 36 )、4 3% (3/ 7)。结论 :复方红景天对体外循环手术并发急性肺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徐克劲张世范李庆新吕国祯宿华伟刘惠萍
关键词:复方红景天重症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肺损伤中医药疗法
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5年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内 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对 照组(DMSO)、ROSI、GW组分别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 ml/kg、罗格列酮0.3 mg/kg或 GW9662 0.3 mg/kg,30 min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LPS、ROSI+LPS组分别静脉注射10%DMSO、 罗格列酮0.3 mg/kg,30 min后静脉注射LPS 6 mg/kg;GW+ROSI组处理同ROSI+LPS组,但在给予罗格 列酮前20min静脉注射GW9662 0.3mg/kg。注射LPS后4 h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肺 组织诱导型NO合酶(iNOS)和硝基酪氨酸(N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DMSO比较,LPS组肺损伤严 重,W/D、MPO活性、MDA和NO含量升高(P<0.01),肺组织iNOS、NT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 0.01)。与LPS组比较,ROSI+LPS组肺损伤明显减轻,W/D、MPO活性、MDA和NO含量降低(P< 0.01),肺组织iNOS和NT的蛋白表达减弱。PPARγ拮抗剂GW9662能逆转罗格列酮的作用。结论 罗格列酮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诱导的AL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PARγ有关。
刘东曾邦雄王月兰曾涟张世范张诗海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内毒素类
严重多发伤一线救护装置的研制与实验观察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用研制成型的一线系列救护装置检验应急救护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微创假休克组(A组,n=6)、重创失血性休克自体输血组(B组,n=6)和重创失血性休克非自体输血组(C组,n=6)。A组和C组应用常规救护装置进行常规液体复苏;B组应用自制救护装置进行自体输血复苏。结果重创失血性休克模型延迟复苏1h后,可使平均动脉压(mean blood pressure,MBP)降至40mmHg(1mmHg=0.133kPa)以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3cmH2O或≥10cmH2O(1cmH2O=0.098kPa),B组全部成活,C组半数死亡。A组伤后RBC、HCT、HGB血液成分变化明显;B组各指标略低于A组,明显高于C组。结论用自制系列装置对重创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实施胸腔壁造口、胸腔闭式引流、自体输血为主的一线综合抢救,疗效确切、成活率高。
郑军洪波张世范徐迪辉杨俊峰孟辉高明林勤燕唐娜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失血性休克自体输血胸腔闭式引流
高原缺氧对脓毒败血症时TXA_2,PGI_2及L-ENK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肺损伤被引量:2
1995年
目的:作者探讨高原(海拔3080m)缺氧对脓毒败血症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方法复制脓毒败血症模型,采用 ̄125Ⅱ放免测定方法测定家兔静脉血中血栓素A_2(TXA_2),前列腺环素(PGI_2)和动脉壁内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含量及小鼠死亡率的变化.结果:高原缺氧使动物24h累积死亡率(97.1%)显著增加;TXB_2含量是对照组的4倍,6-keto-PGF_(1α)含量也有增加;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改变可以被消炎痛所阻断;肠、肾及肺动脉壁内L-ENK含量明显降低(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结果表明环氧酶代谢产物不是肺通透性的主要介质,TXA_2和L-ENK的变化可能是脓毒败血症时肺动脉压增高、肺血管阻力增加的机制之一.
李志超林树新袁祥鹏张福琴张世范
关键词:脓毒败血症肺损伤血栓素A2PGI2
高原地区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Peyer结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T淋巴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淋巴细胞凋亡在不同海拔高度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132只,分别在1517m和3848rn海拔高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30)、即时复苏组(IFR,n=30)、假伤组(SG,n=6)。建立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h各取6只大鼠开腹,取回肠组织肠壁Peyer结,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回肠Peyer结中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IF-1α和CD3的阳性表达。结果DFR组伤后各时间点Peyer结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海拔高度IFR各组,随海拔高度上升凋亡率升高,伤后12h凋亡率最高(P均〈0.05)。HIF—1α阳性表达位于Peyer结中淋巴细胞胞核内,IFR组和DFR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强(P均〈0.05)。CD^3+表达位于Peyer结中T淋巴细胞胞膜上,IFR组和DFR组CD3。表达强度低于同海拔SG组,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弱,伤后12h表达降至最低(P均〈0.05)。结论高原地区烫伤延迟复苏后HIF—1α表达增高可能是Peyer结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和细胞数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明张诚刘毅周文军张世范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免疫组化
不同海拔高度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系统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判别高原地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t high altitude,H—MODS)各项诊断指标参数界值与平原地区的差异;验证新的评分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可操作性。方法:按统一标准将总数为462例MODS患者根据海拔高度分为平原对照组(CG,n=113)、中度高原组(MHG,1517m,n=314)、高原组(HG,2808—3400m,n=35)。分别用平原地区MODS评分诊断标准(庐山会议标准和Marshall诊断标准)以及兰州修订的H—MODS评分标准,绘制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计算约登指数和最佳界值,验证3个标准在不同海拔高度预测MODS结局的准确性。结果:多脏器评分提示兰州标准随海拔梯度升高有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的效果,P=0.034。分层分析还表明,肺、脑、心、肾等单项指标的ROC预测值也以兰州标准的适用度最高(P〈0.05)。结论:通用的MODS诊断标准中某些参数界值不适合中度高原以上地区;海拔高度大于1500m以上地区可能是区分平原和高原MODS诊断标准的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值得进一步实践观察。
高炜罗晓红张鲜英达嘎林树新陈天铎刘惠萍刘传兰张德海张世范吴天一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