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蕊静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人小细胞肺癌
  • 2篇耐药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质
  • 1篇多药耐药机制
  • 1篇淹溺
  • 1篇阳离子蛋白
  • 1篇易感
  • 1篇易感因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相关
  • 1篇预后相关因素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常蕊静
  • 6篇金发光
  • 5篇李佩佩
  • 4篇梁丽峰
  • 3篇南岩东
  • 3篇戢福云
  • 2篇钱桂生
  • 1篇赵诣林
  • 1篇杨拴盈
  • 1篇姜鹏
  • 1篇陈向军
  • 1篇牛淑亮
  • 1篇张艳
  • 1篇马耿
  • 1篇穆德广
  • 1篇潘蕾
  • 1篇周海霞
  • 1篇车鑫
  • 1篇张宵汉
  • 1篇马李杰

传媒

  • 3篇中华肺部疾病...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6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核转录因子-5在海水淹溺性肺水肿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5(NFAT5)在海水淹溺性肺水肿中表达的变化及作用。方法40只180~2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NG),海水灌注1 h,2 h,3 h,4 h组,每组8只大鼠。灌注组经气管插管灌注4 ml/kg海水。不同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并将肺组织取出。计算肺湿干比(W/D)、伊文思蓝法检测肺通透指数(LPI)、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检测肺组织中NFAT-5及相关渗透压基因表达变化,同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海水灌注组肺组织出血,水肿,肺泡间隔明显增厚;灌注1 h组的W/D值较对照组W/D值显著增高(P<0.01);灌注组肺通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D值,LPI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轻。RT-PCR结果表明,海水淹溺后NFAT5及渗透压保护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迅速增高,4 h后达到最高峰。结论在海水淹溺发生后,NFAT5表达显著增高,可进一步刺激有机渗透物质的增加,通过在高渗条件下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减轻肺水肿,可能是治疗肺水肿的有效新途径。
赵诣林马李杰陈向军常蕊静梁丽峰李佩佩金发光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海水淹溺肺水肿
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13年
小细胞肺癌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的多药耐药特性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小细胞肺癌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涉及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机制、细胞内pH、ROS、HIF-1、GSH的改变,以及DNA损伤修复机制异常等。系统性分析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为耐药逆转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李佩佩戢福云常蕊静马耿金发光
关键词:多药耐药小细胞肺癌
人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及其MDR细胞H446/DDP受顺铂冲击后乳酸代谢与活性氧产生情况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人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H446及其获得性多药耐药(MDR)细胞H446/DDP受顺铂(DDP)冲击后乳酸代谢与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了解SCLC获得性MDR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变化,为逆转耐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常规培养SCLC细胞H446及H446/DDP细胞,经相同浓度(0.5μg/ml)、不同时间点的顺铂刺激后,分别应用干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乳酸浓度和ROS水平。结果顺铂刺激24h内,H446细胞和H446/DDP细胞乳酸浓度没有差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H446细胞乳酸产量显著性高于H446/DDP细胞。此外,顺铂刺激40min内,H446/DDP细胞ROS产量呈衰减趋势,而H446细胞ROS产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min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并伴随细胞皱缩这一现象。结论较强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可能是SCLC获得性MDR抵御顺铂损伤的重要因素。
梁丽峰李佩佩常蕊静南岩东戢福云钱桂生金发光
关键词: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乳酸代谢活性氧水平
3株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细胞线粒体DNA基因组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碱基序列测定方法对比分析3株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系细胞及其相应的获得性多药耐药细胞系细胞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潜在的功能变化。方法常规培养人SCLC细胞系细胞H446、H69、H1395及其相应的多药耐药细胞H446/CDDP、H69AR和H1395/CDDP。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26对mtDNA特异引物PCR扩增mtDNA全长,然后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以修订的剑桥mtDNA序列(rCRS)为标准,分析上述细胞mtDNA基因组突变情况。结果与rCRS序列相比对,H446和H446/CDDP属于mtDNA单倍型G,H1395和H1395/CDDP属于mtDNA单倍型C,而H69和H69/AR属于mtDNA单倍型N。此外,去除各种mtDNA单倍型特有的mtDNA遗传变异位点后发现,6种人SCLC细胞系细胞的mtDNA均存在特异性的碱基突变。这些突变不仅涉及mtDNA编码的tRNA、rRNA二级结构的改变,还涉及线粒体呼吸链相关蛋白的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和氨基酸支链极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能影响到线粒体氧化(OXPHOS)、细胞凋亡等过程。但是,在各亲代细胞与其相应的多药耐药细胞之间没有发现特异的mtDNA突变。结论人SCL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tDNA突变密切相关,但其获得性多药耐药性的产生与mtDNA突变无相关性。
李佩佩梁丽峰常蕊静钱桂生戢福云金发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线粒体DNA突变
p38MAPK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non-tumor adjacenttissues,NAT)中p38MAPK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p38)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和P-p38在肺鳞癌组织中的定位。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鳞癌组织中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p38蛋白表达为(0.14±0.03),肺鳞癌组织中为(0.4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38蛋白表达与和肺鳞癌的组织分级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p38MAPK只有经过磷酸化活化后才发挥功能,即P-p38。P-p38可能在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常蕊静李佩佩梁丽峰南岩东金发光
关键词:肺鳞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BLOT
支气管哮喘过敏原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及总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测定及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 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为哮喘患者防治方案的个体化、具体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系统(CAP)对90例哮喘患者进行6种吸入性、12种食入性混合过敏原特异性Ig E(SIg E)及TIg E、ECP检测。结果 (1)90例哮喘患者中过敏原总阳性率为68.89%,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58.89%,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8.89%;(2)吸入混合过敏原中以Wx3(蒿属、车前草、藜属、一枝黄花、荨麻)及Hx2(屋尘、尘螨、粉瞒、蟑螂)占多数,食物以Fx3(小麦、燕麦、玉米、芝麻、荞麦)、Fx5(蛋白、牛奶、鳕鱼、花生、黄豆)占多数;(3)TIg E阳性率为64.44%,大多数哮喘患者以1~3种混合过敏原为主,过敏原种数、ECP水平与TIg E显著相关。过敏原种数与ECP无显著相关性。SIg E阳性组的血清TIg E明显高于SIg E阴性组,P<0.01。SIg E阳性组的血清ECP与SIg E阴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蒿属、藜属类植物为就诊于我院哮喘患者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最主要的变应原,混合型过敏原为初步筛选患者主要的过敏种类,若筛查阳性可进一步进行单项过敏原测定。TIg E可以用来提示过敏的概率,并帮助医师决定是否对一组常见吸入性过敏原试验阴性的患者作进一步检查。ECP检测不能判断患者的过敏状态。过敏原检测在哮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变应原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海霞常蕊静姜鹏加孜那.托哈依
关键词:成人支气管哮喘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自发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发病因素、诊治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收治的SBP病例共118例,对其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方法运用χ2检验。结果在118例SBP患者中有53例存在易患因素,最常见为消化道出血。有典型腹膜炎临床表现者仅5例,腹胀为最常见的症状。47例出现并发症,包括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者2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9例(7.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6.7%。使用了第3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及输注白蛋白治疗,治疗有效75例。肝肾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减少可以改善SBP的预后。结论 SBP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难以诊断SBP,腹水穿刺检查是诊断SBP有效而客观的方法,对怀疑SBP的患者,如无腹腔穿刺禁忌证,应尽可能行腹水穿刺检查。对于确诊或者怀疑SBP者,应该早期进行治疗。SBP的预后与肝肾功能及伴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张艳牛淑亮常蕊静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
肿瘤相关蛋白质S100A6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与预测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S100A6蛋白分子结构和功能,预测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生物信息学工具,查询国际通用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S100A6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域功能域、酶切位点、转录后修饰、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域、分子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S100A6蛋白为酸性、小分子、稳定性蛋白质、亲水性评估-0.289;该蛋白的二级结构显示为非球状蛋白质,存在两个结构域及两个钙结合区域,没有跨膜区域;该蛋白为非信号肽类型的分泌蛋白,有16个酶切位点,亚细胞定位于核膜、胞质和细胞膜;有10个蛋白质与S100A6蛋白质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存在3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2个赖氨酸糖化作用位点、可能存在乙酰化作用,没有糖基化位点。该蛋白质的功能区域存在4个自然突变位点。该蛋白存在钙传感器、介导细胞内钙信号释放,并与其它蛋白相互作用,间接的重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及在细胞能动性上发挥作用,S100A6蛋白可能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分化,同时可能刺激Ca2+依赖的胰岛素释放,刺激催乳素分泌及胞外分泌。结论:S100A6蛋白是钙周期蛋白,很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诱导细胞分化及信号转导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岩东常蕊静穆德广潘蕾张宵汉车鑫金发光杨拴盈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肿瘤分子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