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坚萍

作品数:48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综合性艾滋病研究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病毒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10篇艾滋病
  • 8篇抗体
  • 8篇感染者
  • 8篇HIV-1
  • 7篇胃癌
  • 7篇P53
  • 6篇肿瘤
  • 6篇免疫
  • 6篇EB病毒
  • 5篇编码基因
  • 4篇蛋白
  • 4篇毒株
  • 4篇诊断试剂
  • 4篇试剂
  • 4篇片段
  • 4篇胃肿瘤
  • 4篇可变区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青岛大学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烟台毓璜顶医...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8篇孙坚萍
  • 17篇张永宏
  • 13篇罗兵
  • 10篇孙焕芹
  • 8篇孙迎娟
  • 8篇马丽英
  • 8篇黄葆华
  • 6篇王云
  • 6篇刘宁
  • 5篇满来
  • 5篇覃岭
  • 5篇王笑峰
  • 5篇赵艳
  • 5篇何玉先
  • 4篇万超
  • 4篇张超
  • 4篇徐维四
  • 4篇纪燕
  • 4篇乔桂芳
  • 3篇韩珍

传媒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7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相关胃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世界范围内约 1 0 %的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EBV ,研究显示 :EBV感染能使原代培养的正常胃上皮细胞永生化 ,EBV相关胃癌是由一个EBV感染的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 ,提示EBV感染在EBV相关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BV相关胃癌的诊断、病毒存在形式和基因表达、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协同因素以及EBV对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作一综述。
孙坚萍罗兵
关键词:EB病毒胃癌肿瘤抗体癌组织
HIV-1 CRF_BC重组毒株的非CD4受体利用的假病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HIV-1 CRF_BC重组毒株的非CD4受体利用的假病毒及其应用。本发明成功构建了HIV-1 CRF_BC重组毒株的非CD4受体利用假病毒CH120N197S和CH110N197S,这两株假病毒既可以感染带...
孙坚萍张永宏孙焕芹李宁
文献传递
评价原发性肝癌消融术后复发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近年来,采用微创介入如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等治疗肝癌,越来越多的被肝癌患者接受,与外科切除并列作为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但介入治疗普及的同时,其术后复发的问题也引起临床的重视,它影响着微创介入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原发性肝癌消融术后复发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指标作一综述。
王琦孙坚萍张永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发消融影像学检查
EBV相关胃癌与p53基因异常的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EBV感染和p53基因异常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病因学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45例临床指标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 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EBVnGC)以及5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p53基因exon 5~8突变情况.[结果]①胃癌组p53蛋白阳性率为86.2%(50/58),而相应癌旁组织均为阴性,胃癌组p53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0).②EBVnGC p53蛋白阳性率为86.7%(39/45),过表达率为57.8%(26/45);EBVaGC p53蛋白阳性率为84.6%(11/13),过表达率仅为15.4%(2/13).两组间p53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7912),但EBVaGC组p53蛋白过表达率明显低于EBVnGC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85).③2例EBVnGC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 5,13例EBVaGC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结论]p53基因异常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EBVaGC组织中存在p53蛋白的表达和过表达,但p53蛋白的异常累积可能并非p53基因突变所致.
孙坚萍罗兵王笑峰黄葆华
关键词:胃肿瘤EB病毒P53PCR-SSCP
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各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各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3年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70例,按照肝癌分期标准将其分为肝癌早早期(n=18)、肝癌早期(n=17)、肝癌进展期(n=18)和肝癌晚期(n=17),另选取1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运用Luminex 200液相悬浮芯片系统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1和VEGFR-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各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肝癌早早期,VEGF和HG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9、2.18,P值分别为0.008、0.002);在肝癌早期,VEGF、VEGFR-1和HG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2.03、2.54,P值分别为0.01、0.009、0.008);在肝癌进展期,VEGF、VEGFR-1和HG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4、4.38、4.02,P值分别为0.01、0.007、0.005);在肝癌晚期,VEGF、VEGFR-1、VEGFR-2和HG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7、20.24、2.21、3.06,P值分别为0.007、0.009、0.01、0.003)。结论在肝癌早早期,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和HGF已明显升高,随着病情进展VEGFR-1和VEGFR-2的表达也明显升高。
韩珍孙焕芹江娜刘宁徐杰孙坚萍张永宏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肝细胞生长因子
人疱疹病毒7型被膜蛋白pp85的原核表达及应用
2006年
目的 构建人疱疹病毒7型(HHV7)被膜蛋白pp85编码基因(ORF U14)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应用HHV7标准株Glasgow感染SupT1细胞,PCR技术扩增HHV7 ORF U14基因的主要抗原决定簇编码区(328~533AA),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ThioHis A连接后,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镍-螯合物琼脂糖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抗原。重组蛋白电泳后转至PVDF膜,与HHV7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目的基因序列与HHV7标准毒株Glasgow相应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可观察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35.7×10^3融合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反应显示重组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HHV7重组抗原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于HHV7抗体的检测。
王笑峰孙坚萍罗兵王云
关键词:WESTERNBLOT原核表达
p53基因异常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2005年
孙迎娟丁钰董国英孙坚萍罗兵郭英华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急性感染实验测定CD_8^+细胞非细胞毒性的HIV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急性感染实验方法,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8细胞非细胞毒性的HIV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HIV感染者的CD+8细胞,按2∶1、1∶1、0.5∶1、0.25∶1和0.125∶1的比例,与体外急性感染的CD+4细胞混合培养,定期测定培养物上清中逆转录酶活性,与阴性对照比较,计算病毒抑制率。结果88%的病例(15/17)在CD8与CD4细胞比例为1∶1时,达到90%的病毒抑制率,90%病毒抑制率时的平均CD8与CD4比例为0.88∶1。结论成功建立了急性感染实验评价CD+8细胞非细胞毒性的HIV抑制活性的方法。研究中还观察到HIV感染的长期不进展者,其CD+8细胞具有较强的病毒抑制能力。
袁霖马丽英徐维四孙坚萍纪燕邵一鸣
关键词:CD8^+细胞病毒抑制
EB病毒相关胃癌与mdm2,p53及p21基因异常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以及mdm2,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在EBV相关胃癌(EBVa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EBVaGC、45例临床病理资料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组织中mdm2,p53和p21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检测p53基因exon5 ̄8突变;RT-PCR检测EBV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EBVaGC组与EBVnGC组相比,两组间mdm2,p53和p21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00;P=0.7912;P=0.3531),但EBVaGC组p53蛋白过表达率(15.38%)明显低于EBVnGC组(5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p53蛋白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391,P=0.0008);p21与p53蛋白共同表达率较高,但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025,P=0.2501)。2例EBVnGC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5,13例EBVaGC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13例EBVaGC核抗原基因EBNA1均为阳性,潜伏膜蛋白基因LMP1均为阴性,即刻早期基因BZLF1,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阳性率分别为46.15%(6/13),46.15%(6/13)和15.38%(2/13),三者与EBVaGC组织中mdm2,p21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BV感染以及mdm2,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可能并非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异常累积的主要原因;胃癌组织中EBV感染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而与mdm2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以及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性。
孙迎娟罗兵王云孙坚萍黄葆华
关键词:EB病毒MDM2P53P21基因
HIV-1 B′亚型R5或R5/X4嗜性毒株在GHOST细胞的感染性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我国HIV-1B′亚型R5或R5/X4嗜性毒株在GHOST细胞的感染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共培养方法从HIV-1感染者PBMC中分离并培养病毒,用表达CD4和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的GHOST细胞系,测定毒株的辅助受体利用情况,使用相同病毒量即2ng的HIV-1 p24分别感染表达不同受体的GHOST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反映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结果35例B′亚型毒株利用CCR5受体,占22例(62.85%),双嗜性即CCR5/CX- CR4均阳性占13例(37.15%)。GHOST-R5/X4细胞的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S/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高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P<0.05);R5/X4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μl的R5毒株与CD4≤200/μl的R5毒株感染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OST-CCR5细胞感染性分析结果显示:R5/X4双嗜性毒株的感染性明显下降,与CD4>200/μl的R5毒株的感染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相同剂量的双嗜性毒株分别感染R5、X4或R5/X4的GHOST细胞系,显示双嗜性毒株可同时利用CCR5和CXCR4辅助受体,但69.23%的R5/X4毒株以CCR5受体为主,30.77%的R5/X4毒株以CXCR4受体为主。结论HIV-1 B′亚型R5/X4病毒不仅有更广泛的宿主细胞嗜性,而且在GHOST-R5/X4细胞中感染性明显提高。持续使用CCR5受体的毒株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虽然辅助受体的利用是一样的,但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增加。
马丽英郭艳芳袁霖孙坚萍徐维四彭红纪燕张耀新邵一鸣
关键词:感染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