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帆

作品数:9 被引量:107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术后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肠癌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成像技术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药物
  • 1篇应变率
  • 1篇应变率比值
  • 1篇孕激素
  • 1篇孕激素受体

机构

  • 8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8篇唐帆
  • 3篇常燕
  • 2篇马辉
  • 2篇侯吉学
  • 1篇王冬伟
  • 1篇成静
  • 1篇李渭征
  • 1篇黄永周
  • 1篇曹玉文
  • 1篇黄桂林
  • 1篇吴芳
  • 1篇庞丽娟
  • 1篇袁合林
  • 1篇康燕飞
  • 1篇杜婷婷
  • 1篇张启华
  • 1篇李文肖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农垦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乳腺癌数据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Microsoft Access 2007数据库保存和管理我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其在患者资料的系统保存、分析统计以及随访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0年1月以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收住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应用Microsoft Access 2007建立乳腺癌数据库,包括建立数据表、数据窗体和建立查询。结果本数据库具有简洁的用户体验界面、可靠的数据管理方式和因特网共享功能,并实现了对资料的存储、添加、检索等功能,能不断更新患者临床资料。结论该数据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方便病案的信息化管理,适宜在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中应用。
唐帆常燕
关键词:乳腺癌数据库网络
乳腺钼靶片对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常规摄影,对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0例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伴早浸52例,小叶原位癌及小叶癌早浸8例。其X线影像表现为:全组25例表现为肿瘤结节,32例表现恶性钙化,其余表现非对称性的局限性密度增高,乳腺结构扭曲紊乱,星芒征,合并血管增粗。结论:早期乳腺癌无论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可出现不典型特征,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片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常燕唐帆李渭征张启华王冬伟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Her-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Her-2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0/44)、11.4%(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ER、PR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无关(P均>0.05);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腋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HER-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可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也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唐帆马辉
关键词: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结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306例患者中72例发生肝转移,发生率为23.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术前CEA水平、手术时间均影响肝转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是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不良、有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风险增大。
袁合林唐帆黄桂林
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2例患者共101个病灶,术前采用应变率比值法(SR)、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获得每个病灶的超声弹性参数值以及乳腺X线摄影BI-RADS分类,以手术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判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SR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为3.12,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0%、94%、91%,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VTQ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截断值为5.56 m/s,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1%、97%、93%,AUC为0.961;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76%、77%、76%,AUC为0.767。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乳腺X线摄影,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乳腺X线摄影均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摄影。
唐帆曹春莉曹玉文刘闪闪杜婷婷成静康燕飞吴芳李文肖刘燕童彩霞李军
关键词:应变率比值乳腺X线摄影乳腺肿块
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2例,按照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联合自体植皮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持续时间,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持续时间和手术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根除术联合自体植皮术治疗,较单纯实施改良根除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持续时间和手术持续时间,优化患者的围术期机体生理感受和生存质量。
唐帆常燕
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5
2017年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1 260 mg,tid,连续服用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动素(GAS)、胃泌素(MTL)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显著降低,GAS、MTL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能有效缓解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炎症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马辉唐帆侯吉学赵新春
关键词:腹腔镜酪酸梭菌抗菌药物炎症因子胃肠功能
G3BP2通过抑制p53/p21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衰老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结合蛋白2(G3BP2)对结肠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利用针对G3BP2的siRNA(siG3BP2#1和siG3BP2#2)和G3BP2过表达质粒分别构建低表达和过表达G3BP2的结肠癌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G3BP2表达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衰老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检测p53及p21的变化;利用针对p53的siRNA或p53过表达质粒进行阻遏实验,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siG3BP2#1和siG3BP2#2可明显下调G3BP2的蛋白表达,G3BP2过表达质粒则显著上调G3BP2的蛋白表达;低表达G3BP2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衰老细胞比例从(32.00±5.10)%增加至(57.33±3.68)%和(56.00±6.68)%(P<0.05);过表达G3BP2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上升,衰老细胞比例从(35.33±2.87)%降低至(25.00±2.94)%(P<0.05);与对照组相比,G3BP2低表达细胞中p53和p2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G3BP2过表达的细胞中p53和p2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低表达p53能逆转下调G3BP2引起的抑制肿瘤增殖和促进细胞衰老,而过表达p53则逆转上调G3BP2引起的促进肿瘤增殖和抑制细胞衰老。结论G3BP2通过抑制p53/p21信号通路抑制肠癌细胞衰老,为肿瘤治疗提供可能潜在的靶点。
唐帆黄永周庞丽娟侯吉学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衰老P5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