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丽娜

作品数:34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聚己内酯
  • 6篇基因
  • 6篇己内酯
  • 6篇给药
  • 5篇埋植剂
  • 5篇给药途径
  • 4篇动力学
  • 4篇动力学研究
  • 4篇药效
  • 4篇小鼠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体外
  • 3篇壳聚糖
  • 3篇基因载体

机构

  • 33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4篇唐丽娜
  • 20篇宋存先
  • 19篇孙洪范
  • 11篇杨菁
  • 10篇武莉
  • 9篇张超
  • 7篇王彭延
  • 4篇朱振峰
  • 4篇冷希岗
  • 4篇宋丽萍
  • 3篇王海
  • 3篇王欣然
  • 3篇徐蓉
  • 3篇梅林
  • 3篇梁伟光
  • 3篇施化莲
  • 3篇相莉
  • 2篇朱文玲
  • 2篇王满燕
  • 2篇管珩

传媒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国际生物医学...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2007中国...
  • 1篇第九届全国生...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1
  • 2篇199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非司酮皮下埋植剂抑制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埋植剂抑制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分别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皮下埋植单根0.75、1.5、3.0cm长和2根、3根、4根3cm长规格米非司酮埋植剂,3个月后测定并计算异位子宫内膜抑制率,并与不含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根3cm长埋植剂在前15d米非司酮释放速度约为9μg.d-1,30d后约为5μg.d-1,并可维持6个月以上。皮下植入1根1.5、3.0cm长或2根3.0cm长埋植剂1个月时,异位内膜抑制率分别为(18.6±17.3)%、(31.5±12.7)%、(72.2±12.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皮下埋植剂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效制剂是可行的。
孙洪范于祖茹杨菁肖渤瀚路红唐丽娜武莉宋存先
关键词:米非司酮埋植剂子宫内膜异位症抑制率
新型两亲性超枝状大分子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纳米粒子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选择合适实验条件将两亲性超枝状大分子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制备成纳米粒子,以进一步应用于靶向药物传递载体。方法称取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通过H^1NMR和GPC定性)30mg,溶于3mL丙酮和2mL乙醇混合溶剂中,在搅拌速度为250r/min的条件下。将上述溶液按250uL·min^-1速度注入30mL的蒸馏水中,搅拌过夜,减压挥发除掉溶剂,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粒子。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得纳米粒子为球形,形状均匀,粒径约在50—100nm之间。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首先合成分子量2×10^4U左右的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聚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得到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纳米粒子。该方法操作简易,环境友好,易于后处理,所得纳米粒子大小均匀,通过后修饰,这种纳米粒子将有望被应用于体内靶向传递。
李晓慧杨菁唐丽娜宋存先
关键词:聚己内酯
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金属表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质粒DNA(pDNA)的保护作用,以防止核酸酶(DNase Ⅰ)的降解。方法用具有羧基化葡聚糖表面的CM5芯片固定在Biacore 3000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制成壳聚糖芯片,采用SPR检测在核酸酶存在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pDNA的保护作用。结果在人体温度(37℃)下,浓度5U/μl的DNase Ⅰ在1min内即可降解没有保护的质粒DNA,而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以上的壳聚糖对质粒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以作为体外研究金属表面高分子对于质粒DNA保护作用的一种新方法。
鲍军波唐丽娜欧惠超罗昭峰宋存先
关键词:壳聚糖质粒DNA核酸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医用可吸收胶原缝线对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1990年
本文报告了医用可吸收胶原缝线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_1)株的毒性作用结果。测定了可吸收胶原缝线与细胞接触24和48小时后活细胞的存活数;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细胞集落形成率为72±5%,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反应指标脱色区域(cm)/细胞溶解率(%)=%。
梁伟光王彭延唐丽娜李申德
关键词:毒性作用
分子量可控聚己内酯的合成及其载药微球的制备
<正>聚己内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医用材料,由于其较长的降解时间经常被用于药物的长效缓释剂型。聚己内酯一般是通过辛酸亚锡引发的己内酯单体的配位开环聚合而得到。一般认为这种配位开环聚合是由聚合体系中的羟基引发。我们...
王亮唐丽娜宋存先
文献传递
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将Arg—Gly—Asp(RGD)肽偶联到壳聚糖(CH)材料表面,并制备成包载质粒DNA的纳米粒子,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质粒DNA作为对照,进行体外内皮细胞转染,观察其是否能提高对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为偶联剂,通过酰胺键将RGD肽偶联到壳聚糖表面,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未偶连RGD的壳聚糖作为对照,制备载pEGFP-C1质粒DNA纳米粒子,比较2者对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壳聚糖-RGD(CH-RGD)载基因纳米粒子转染Hy926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35.7%VS14.3%.P〈0.001)。结论RGD肽表面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可用于体外细胞转染,其对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未偶连RGD的壳聚糖。
唐锋管珩刘昌伟李拥军郑月宏李晓慧鲍军波唐丽娜宋存先
关键词:RGD肽壳聚糖基因载体
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可降解长效抗生育埋植剂CaproF的体内药物释放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将CaproF植入Wister大鼠皮下。每隔一定时间处死动物,取出埋植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药物残留量,计算单位长度埋植剂平均每日药物释放量。放射免疫法测定左炔诺孕酮(LNG)血药浓度。结果CaproF埋植剂在60、120、180、360、720d药物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1.0±3.0)、(11.7±3.7)、(8.0±1.2)、(7.3±0.4)、(9.3±0.9)μg/(d·cm),并可维持基本恒定的血药浓度。结论左炔诺孕酮CaproF埋植剂植入体内后,平均药物释放速率达到7.6μg/(d·cm),并可维持2年的基本稳定释放。
唐丽娜孙洪范宋存先冷希岗崔秀敏史瑞文
关键词:埋植剂左炔诺孕酮药物释放
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糖尿病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小鼠口服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小鼠[14C]-葡萄糖灌胃,同时腹腔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每隔一定时间取尾静脉血测血糖和放射性,2h后处死小鼠,取心、肝、肾组织测放射性。结果:糖尿病小鼠口服[14C]-葡萄糖后血糖迅速上升,但其血液放射性水平与正常小鼠和胰岛素给药小鼠无差异。糖尿病小鼠皮下注射胰岛素50%出现低血糖。口服[14C]-葡萄糖后2h,糖尿病小鼠肝、肾放射性水平分别是正常小鼠的4倍和1.5倍,心脏放射性水平降低为正常小鼠的30%。腹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和心脏的放射性水平与正常小鼠无统计学差异。皮下注射胰岛素使50%小鼠血糖降至正常,但其肝、肾的放射性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小鼠。对于因皮下注射胰岛素而处于严重低血糖的糖尿病小鼠,肝、肾的放射性水平与正常小鼠无统计学差异,心脏的放射性水平仍显著低于正常小鼠。结论:皮下胰岛素给药可以纠正血糖,但不能纠正糖代谢异常。
张超胡亚楠唐丽娜梅林相莉刘鉴峰褚丽萍牛惠生孙洪范
关键词:糖尿病糖代谢胰岛素腹腔给药四氧嘧啶
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模型药效动力学研究
<正>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腹腔两种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空腹血糖高于20 mmol/L的雄性Kk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皮下给药组(SC组,n=6)和腹腔给药组(IP组,n=6),分别皮下和腹腔...
张超唐丽娜邓珊珊孙洪范
文献传递
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模型药效动力学研究
张超唐丽娜邓珊珊孙洪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