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多组份硅橡胶基末端膨大二级结构粘附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仿生刚毛一级结构末端固化1层粘附层,制备出末端膨大二级结构,用UMT测试其粘附性能.结果表明:正向滑移单根阵列支杆产生的切向力为5.3 mN,5倍于一级结构的刚毛;末端膨大结构的粘附层因材料组份的不同,其粘附阵列产生的切向粘附力明显不同;倾斜的末端膨大二级结构具有各向异性的粘附特性,正向滑移产生的切向力是逆向滑移的切向力的3.5倍.
- 张昊吴连伟郭东杰戴振东
- 关键词:刚毛
- 末端膨大、层级结构粘附阵列的研制及粘附性能测试
- 壁虎高超的三维运动能力源于脚掌精细的刚毛结构。以壁虎刚毛分级结构为研究对象,研制出功能和几何结构上高度仿生的粘附阵列,并应用于仿壁虎机器人脚掌结构中。
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接触理论模型和在相邻支杆不粘连的前提下的倾斜...
- 吴连伟
- 关键词:仿生刚毛层级结构
- 文献传递
- 高度几何仿生刚毛阵列及制法和用途
- 一种高度几何仿生刚毛阵列,它是由硅橡胶、聚氨酯、硅橡胶-聚氨酯共聚物或者硅橡胶或聚氨酯与含有Si-H、烯基、胺基、羧基有机物形成的共聚物构成的、聚合物基体表面具有直径为50nm-10μm、长5-100μm刚毛和刚毛间距﹤...
- 郭东杰李佳波张昊谭华戴振东吴连伟
- 层级仿生微阵列的制备及黏附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电火花穿孔技术,制备了直径0.5mm、倾斜度为75°的大孔铜基阴型模板,利用氢硅烷型硅橡胶浇注该模板,得到大直径倾斜阵列,作为一级结构刚毛阵列.接着,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制备了3种不同结构(Φ=15,10,5μm)的单晶硅基阴型模板,真空下氢硅烷型硅橡胶浇注,得到3种精细微阵列,作为二级结构刚毛阵列.最后,利用烯硅烷型硅橡胶进行硅氢化反应将二级微阵列键合在一级阵列的支杆末端,得到3种层级刚毛阵列.利用高灵敏力传感器测试了3种层级刚毛阵列的法向、切向黏附性能.结果表明:3种层级刚毛阵列的切向滑动黏附力均随滑移距离先增后减,呈现了各向异性的黏附特性;不同二级结构刚毛阵列的切向、法向黏附强度与其二级阵列的直径、密度密切相关.
- 张昊吴连伟贾世星郭东杰戴振东
- 关键词:刚毛硅橡胶层级结构
- 高度几何仿生刚毛阵列及制法和用途
- 一种高度几何仿生刚毛阵列,它是由硅橡胶、聚氨酯、硅橡胶-聚氨酯共聚物或者硅橡胶或聚氨酯与含有Si-H、烯基、胺基、羧基有机物形成的共聚物构成的、聚合物基体表面具有直径为50nm-10μm、长5-100μm刚毛和刚毛间距﹤...
- 郭东杰李佳波张昊谭华戴振东吴连伟
- 文献传递
- 末端膨大两级结构的制备及粘附性能测试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真空模具浇注法制备出硅橡胶基和聚氨酯基微米级粘附阵列一级结构,然后在其末端覆盖一层硅橡胶粘附层,从而形成粘附阵列二级结构.利用微摩擦试验机(UMT)测试了粘附阵列的切向粘附性能,结果表明:末端膨大结构增大了有效接触面积,提高了切向粘附性能;短距离的滑移可适当增加切向力,但随着滑移距离加大,切向力随之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在滑移距离为1 mm时产生最大的切向粘附力;粘附阵列的粘附力随法向载荷增加而增大,当法向载荷超过一定值后,切向力逐渐减小,加载15mN的法向预载力产生最大的切向粘附力84.668 mN;正向滑移产生的最大切向粘附强度1.140N/cm^2明显大于逆向滑移产生的最大切向粘附强度0.223N/cm^2.
- 吴连伟张昊李佳波郭东杰戴振东
- 关键词:刚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