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引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麦谷蛋白
  • 2篇谷蛋白
  • 2篇高分子量麦谷...
  • 2篇HMW-GS
  • 1篇蛋白亚基
  • 1篇选育
  • 1篇亚基
  • 1篇杂交
  • 1篇杂交小麦
  • 1篇植株
  • 1篇指印
  • 1篇色素含量
  • 1篇生物产量
  • 1篇速测
  • 1篇旗叶
  • 1篇强筋
  • 1篇种子
  • 1篇种子纯度
  • 1篇籽粒

机构

  • 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史引红
  • 4篇潘幸来
  • 3篇张贵云
  • 3篇潘登魁
  • 3篇潘前颖
  • 2篇王永杰
  • 1篇许钢垣
  • 1篇谢三刚
  • 1篇武计萍
  • 1篇姚麦萍
  • 1篇张冬梅
  • 1篇裴继禹
  • 1篇潘田雨
  • 1篇逯腊虎
  • 1篇仇松英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麦类作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2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MW-GS指印法速测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适用性被引量:5
2000年
以 1 0 %SDS-PAGE法测试了 1 2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2 7粒 F1 种子 ,并对照测定了 2 0粒对应双亲种子 ,重点比较了其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显带情况。结果表明 ,( 1 )父母本 HMW-GS基因在F1 籽粒中共显 ;( 2 )双亲至少有一条互异 HMW-GS带的组合 ,其 F1 是否为真杂种依此法可以鉴别 ;( 3 )父母本HMW-GS带型完全相同的组合 ,其 F1
许钢垣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潘幸来潘前颖张贵云谢三刚史引红潘登魁
关键词:种子纯度小麦
国审强筋节本高效小麦新品种舜麦1718的选育被引量:1
2012年
舜麦1718的4个证书编号为:国审麦2011009,豫引麦2011002,晋审麦2009013,晋审麦2007003。舜麦1718发育前慢、中稳、后快,跨两大麦区;强筋、节本、高效,势能稳定。越冬安全,成穗率高,穗粒数较多,千粒重40±8 g,抗避春霜冻,较耐干热风。HMW-GS组型为(1,17+18,5+10)。有1B1R易位抗/慢叶病性较好。
潘幸来史引红王永杰潘田雨张贵云裴继禹姚麦萍潘登魁
关键词:发育模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小麦F_1籽粒及植株中的遗传畸变被引量:2
2002年
经4年2周期重复配组、多粒次的10%十二烷基磺酸钠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证实了Pan555/郑891的杂种F1籽粒中10号(或)及9号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发生了畸变,且其F1植株亦都重现杂种坏死现象。测交表明Pan555带有杂种坏死基因Ne2,郑891带有杂种坏死基因Ne1,由郑891衍生的晋麦61号不带N61。
潘幸来潘登魁潘前颖王永杰史引红张贵云
关键词:小麦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黄淮地区小麦旗叶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及光谱吸收被引量:7
2000年
用丙酮提取后,用日产岛津UV-160 分光光度计在4 年间测定了黄淮区85 个普通小麦品种(系)旗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 含量为2.444~2.871 m g/g 鲜叶,均约2.753 m g/g 鲜叶(σ= 0.093,n= 163,下同);叶绿素b 含量为0.875~1.688 m g/g 鲜叶,均约1.253 m g/g 鲜叶(σ= 0.149);叶绿素a+ b 为3.340~4.516 m g/g 鲜叶,均约4.028 m g/g 鲜叶(σ= 0.231);b/a 为0.355~0.588,均约0.453(σ= 0.0795)。小麦旗叶离体叶绿素均在662~663 nm 、431~455 nm 及327~378 nm 处出现吸收高峰。豫麦13 的a+ b 含量最高,且其光吸收峰谱表现明显的倾母遗传趋势。
潘幸来高两省潘前颖张冬梅史引红
关键词:生物产量小麦旗叶光谱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