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工业)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接枝
  • 3篇接枝聚合
  • 3篇聚乙烯亚胺
  • 3篇抗菌
  • 3篇抗菌机理
  • 3篇季铵
  • 2篇乙烯
  • 2篇铵盐
  • 2篇接枝型
  • 2篇聚苯
  • 2篇聚苯乙烯
  • 2篇抗菌特性
  • 2篇抗菌性
  • 2篇抗菌性能
  • 2篇基化反应
  • 2篇季铵盐
  • 2篇甲基
  • 2篇甲基化反应
  • 2篇固载
  • 2篇苯乙烯

机构

  • 8篇中北大学

作者

  • 8篇刘青
  • 7篇高保娇
  • 2篇安富强
  • 1篇杨莹
  • 1篇戚昌盛
  • 1篇杜瑞奎
  • 1篇张昕
  • 1篇朱勇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EI/SiO_2复合材料对Zn^(2+)、Cd^(2+)的螯合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采用螯合电导滴定法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与Zn2+、Cd2+的配合过程,提出了PEI与各种金属离子所形成螯合物的可能结构;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媒介,将PEI偶联接枝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PEI/SiO2;研究了PEI/SiO2对Zn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性聚胺PEI与Zn2+、Cd2+等离子都能定量地形成四配位的水溶性螯合物,且配合过程速度较快;PEI/SiO2复合型螯合吸附材料对Zn2+、Cd2+都具有强的螯合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且吸附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pH对吸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pH=7时,吸附容量最高。
安富强高保娇刘青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叔胺化反应与季铵化反应两步高分子反应过程,制备了季铵化的聚乙烯亚胺(QPEI);以大肠杆菌(E.coli)为致病菌体,重点研究了高分子季铵盐QPEI的抗菌活性;采用平板活菌记数法考察了季铵化度及pH值等因素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QPEI的抗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QPEI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对浓度为109CFU/mL的菌悬液,在药剂量为15mg/L、接触时间为4min的条件下,杀菌率可达100%;QPEI的季铵化度对其抗菌性能影响很大,季铵化度越高,抗菌性能越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pH值越高,抗菌性能越好.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QPEI的抗菌机理是基于杀菌过程,而不只是抑菌作用.
张昕高保娇朱勇刘青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季铵盐抗菌性能抗菌机理
接枝型水不溶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抗菌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以接枝微粒氯甲基聚苯乙烯/硅胶(CMPSt/SiO2)为原料,用三乙胺(TEA)、三丁胺(TBA)及三苯基膦对其进行季铵(QN)化与季鏻(QP)化反应,制备了2种水不溶抗菌复合材料QN-PSt/SiO2与QP-PSt/SiO2;以大肠杆菌为致病菌体,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研究了其抗菌性能及抗菌基团结构与抗菌性能的关系,采用胞外DNA和RNA测定法探索了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2种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QP-PSt/SiO2用量15g/L时与浓度为109mL-1的菌悬液接触1min,杀菌率达100%.影响复合微粒抗菌率的主要因素是抗菌基团的化学结构及其在材料表面的密度,接枝大分子链CMPSt的季铵(鏻)化程度即材料表面的季铵(鏻)基团密度越高,抗菌性能越强;季鏻盐型QP-PSt/SiO2的抗菌性能高于季铵盐型QN-PSt/SiO2;以三丁胺为季铵化试剂制备的QN-PSt/SiO2(TBA)的抗菌性能优于以三乙胺为季铵化试剂制备的QN-PSt/SiO2(TEA).QN-PSt/SiO2与QP-PSt/SiO2的抗菌作用实质是杀菌.
杜瑞奎刘青高保娇
关键词:抗菌机理
聚维酮碘在硅胶表面的固载化及其杀菌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聚合到硅胶表面,制得接枝微粒PVP/SiO2;使接枝微粒PVP/SiO2在乙醇溶液中与碘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水不溶的聚维酮碘PVP-I2/SiO2,即实现了聚维酮碘的固载化.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络合反应的影响规律,用红外光谱与化学分析法对功能微粒PVP-I2/SiO2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以大肠杆菌为致病菌体,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研究了PVP-I2/SiO2的杀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P/SiO2与碘的络合反应的适宜温度为60℃,经12h后达到络合平衡,络合度随溶液中碘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最大约为0.16%(ω).固载化的功能微粒PVP-I2/Si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在药剂量为5g/L的条件下,与浓度为109CFU/mL的菌悬液接触3min,即可使杀菌率达100%;胞外DNA和RNA测定与TTC-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验证了水不溶聚维酮碘PVP-I2/SiO2的杀菌机理。
刘青高保娇杨莹
关键词:聚维酮碘接枝聚合络合反应杀菌机理
水溶性聚胺PEI与铜离子螯合物结构的测定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使用分光光度法与电导滴定法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与Cu2+的配合过程,测定了二者所形成的螯合物结构。Cu2+与水溶性聚胺PEI可以定量地形成四配位螯合物,而且配合过程速度很快,螯合物稳定;在用PEI水溶液滴定Cu2+过程中,体系的电导率快速下降,在滴定终点电导率发生了清晰的转变。建立了测定Cu2+的一种新方法—PEI螯合作用电导滴定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分析方法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
安富强高保娇刘青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铜离子螯合物电导滴定
在接枝微粒PS/SiO_2上固载季铵盐及初步应用
2008年
采用"grafting from"的方式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苯乙烯(St)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S/SiO2;使用新型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接枝的聚苯乙烯进行了氯甲基化反应,制得了接枝有氯甲基聚苯乙烯(CMPS)的接枝微粒CMPS/SiO2;使用叔胺试剂对CMPS大分子链上的苄氯基团实施了季铵化反应,最终制得了固载有季铵盐(Quaternary salt)的复合型功能微粒QPS/SiO2。用红外光谱(FTIR)与化学分析法对功能微粒QPS/SiO2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种因素对CMPS/SiO2季铵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初步考察了QPS/SiO2对大肠杆菌的(E.coil)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微粒CMPS/SiO2的季铵化反应比较容易进行;溶剂性质、叔胺试剂的种类及温度对CMPS/SiO2的季铵化反应均有影响。使用CMPS的良溶剂和用位阻小的叔胺试剂,所得产物的季铵化度均较高。QPS/SiO2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使用很小的剂量(10g/L)、在很短的接触时间内(3min)抗菌率即可达100%,是一种优良的水不溶抗菌材料;QPS/SiO2的季铵化度越高,其抗菌活性越高;使用碳氢链较长的三丁胺制备的QPS/SiO2,其抗菌性能明显优于使用三乙胺制备的QPS/SiO2。
刘青高保娇
关键词:聚苯乙烯季铵盐固载接枝聚合
接枝型水不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特性
本文合成了两类接枝型水不溶抗菌材料,并较深入地研究了它们的抗菌性能与抗菌机理。 首先采用“grafting from”的方式,将聚苯乙烯(PSt)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St/SiO2,然后用新型氯...
刘青
关键词:抗菌材料抗菌特性抗菌机理抗菌性能甲基化反应
文献传递
氯甲基聚苯乙烯/硅胶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接出(grafting from)"方式,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苯乙烯(St)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St/SiO2;使用新型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聚苯乙烯进行了氯甲基化(CM)反应,制得了氯甲基聚苯乙烯/硅胶(CMPS/SiO2)复合微粒.采用热重分析(TG)测定了PSt/SiO2的接枝度,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形貌;通过红外光谱法(FTIR)与佛尔哈德分析法表征了CMPS/SiO2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重点考察了各种因素对PSt/SiO2氯甲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MPS/SiO2的制备不仅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而且反应容易控制.反应时间、溶剂种类与用量、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及氯甲基化试剂的用量等因素均会对该复合微粒的制备产生影响,如影响CMPS/SiO2的氯甲基化程度;抑制或促进已接枝的PSt大分子链之间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发生交联.若选用SnCl4为催化剂,以CH2Cl2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10 h左右,可制得氯含量接近16 wt%(以接枝的PSt为基准计算)的CMPS/SiO2.
戚昌盛高保娇刘青
关键词:聚苯乙烯硅胶接枝聚合氯甲基化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