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和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介音问题的梵汉对音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用后汉三国、两晋、唐、宋汉译佛经的梵汉对音资料考察汉语的介音,发现i介音至少在东汉就有了,纯四等韵字有从东汉起就对i介音的,证明主张《切韵》纯四等韵无介音的学说不符合译经语言事实。
- 刘广和
- 关键词:介音语言事实《切韵》韵字汉译佛经
- 历史语言的若干研究方法评议——读徐通锵《历史语言学》札记被引量:3
- 2000年
- 刘广和
- 关键词:历史语言历史比较法语言基础
- 熟语的语形问题被引量:5
- 1996年
- 一引言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固定短语,在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里头一般统称熟语。叫熟语不一定最合适,本文暂且不讨论这个问题。书卷气味浓,通常用四个字构成的,比如"美不胜收"、"花好月圆",叫成语。下剩的口语意味浓的,比如"老大难"、"挂羊头,卖狗肉"、"有枣儿没枣儿打一竿子",叫惯用语(或者习惯语);比如"剃头挑子,一头儿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后一截儿可以省了不说,叫歇后语。意在传达知识、经验、训戒的,比如"年纪不饶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叫谚语。一个熟语由一定的词构成,有一定的意义,有相对固定的组成成分和一定的搭配规律。本文讨论的语形就是上述表现形式的简称。人们发现,有的熟语有两个以上的语形。比如:
- 刘广和
- 关键词:语形熟语惯用语组成成分固定短语同义语
- 试论唐代长安音重纽——不空译音的讨论被引量:8
- 1987年
- “重纽”是汉语音韵学中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音值”的构拟,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依据唐代不空和尚汉译梵咒材料,推测重纽三四等字语音区别在于介音,三等r介音、四等i介音。并且对r介音来源和重纽对立存在的时间、地域作了探索,解释了几种文献所记重纽对立程度不同的原因。
- 刘广和
- 关键词:重纽介音汉语音韵学慧琳
- 梵汉对音学科述略——纪念俞敏老师一百周年诞辰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阐述了梵汉对音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汉语音韵传统研究方法在音韵分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分析了传统方法在研究声、韵音值方面的局限。然后讨论了梵汉对音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汉语古音研究做出的新贡献。
- 刘广和
- 关键词:梵汉对音汉语语音史罗常培
- 屈原的人格与诗歌
- 2000年
- 刘广和
- 关键词:习俗端午节龙舟粽子诗歌人格
- 异体词语和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
- 1995年
- 异体词语和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刘广和(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教授)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应当有一部比较好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就遇上一系列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单拿立条目这一件事来说,它牵扯的理论问题就有待深入的研究。比方...
- 刘广和
- 关键词:语音形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 读徐宗才编《古代汉语课本》第一册
- 对外汉语教学当中本科教材相对薄弱,本科的古汉语教材更为薄弱.研究徐编《古代汉语课本》第一册发现,编排体例有些地方值得研究,比如语法点讲解缺乏归纳,而且忽略学生的知识基础;注释一般只注首见者;注释术语不统一,等等.基础知识...
- 冀小军武惠华刘广和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编排体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