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敏

作品数:62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药物
  • 15篇细胞
  • 11篇基因
  • 8篇肿瘤
  • 6篇转染
  • 6篇聚乙二醇
  • 6篇聚乙烯亚胺
  • 6篇抗肿瘤
  • 6篇基因载体
  • 6篇二醇
  • 5篇凋亡
  • 5篇纳米粒
  • 4篇凋亡小体
  • 4篇制剂
  • 4篇小体
  • 4篇靶向
  • 4篇SIRNA
  • 3篇正交
  • 3篇正交设计
  • 3篇脂质体

机构

  • 53篇中山大学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新济药业...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深圳市精神卫...
  • 1篇广东省药品检...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奥克兰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深圳市新阳唯...
  • 1篇广州一品红制...

作者

  • 61篇冯敏
  • 18篇潘仕荣
  • 6篇王琴梅
  • 6篇吴伟荣
  • 6篇吴传斌
  • 6篇张静夏
  • 5篇李瑞明
  • 5篇温玉婷
  • 5篇韩丽娜
  • 4篇曾昕
  • 3篇黄莹
  • 3篇潘昕
  • 3篇王持
  • 3篇罗昕
  • 3篇张璇
  • 3篇尹丽芳
  • 3篇赵月芳
  • 2篇张小英
  • 2篇郭群英
  • 2篇吴红梅

传媒

  • 4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广州化学
  • 2篇今日药学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药学进展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12年中...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微囊、载有抗癌药物的细胞微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微囊、载有抗癌药物的细胞微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细胞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免疫细胞,取细胞上清液;(2)将步骤(1)所述的细胞上清液离心以去除细胞及细胞碎片,取上清液;(3)将步骤(2)...
冯敏郭羚
文献传递
聚乙烯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阳离子纳米粒介导基因转移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聚乙烯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EI-PMMA)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性能,探讨阳离子纳米粒介导基因转移机制。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PEI-PMMA阳离子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粒子形态,zeta粒度仪测定粒径?表面电荷,凝胶电泳阻滞分析载基因能力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粒介导的细胞内基因转移情况。结果PEI-PMMA纳米粒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为172 nm,zeta电位为+50.3 mV。当pGL3质粒与纳米粒以N/P为5∶1和20∶1形成复合物后纳米粒平均粒径分别为133和139 nm;zeta电位分别为+21.4和+33.7 mV。pGL3可完全与纳米粒形成复合物。PEI-PMMA纳米粒可携带pGL3质粒进入HeLa细胞,并突破吞噬小泡释放质粒于细胞质,最终质粒聚集于细胞核内进行表达。结论PEI-PMMA纳米粒通过内吞作用介导基因转移入靶细胞,可作为基因转移的非病毒型载体。
冯敏李蓓
关键词:基因转移
聚赖氨酸-聚酰胺-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用作基因载体的研究
潘仕荣王持曾昕温玉婷胡红梅冯敏
构建HMGB1/PEI非病毒载体介导高效基因传递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以聚乙烯亚胺(PEI)为骨架复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复合型载体HMGB1/PEI的性能,以期提高非病毒基因载体的转染效率。透射电镜观察pDNA/HMGB1/PEI复合物粒子形态呈球形;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与表面电位,结果显示复合HMGB1后,复合物粒径降低,且随HMGB1加入量的增大表面电位有增大的趋势;凝胶电泳阻滞试验表明HMGB1可协助PEI与pDNA结合;MTT试验结果显示HMGB1/PEI复合载体的细胞毒性低于PEI;HMGB1/PEI复合载体的转染率较PEI的转染率增大2.9~4.0倍,且HMGB1可以弱化血清对转染的阻碍作用。所以HMGB1被证实能有效提高PEI的体外转染效率。
沈媛彭辉冯敏邓晶晶温玉婷罗昕曾昕潘仕荣吴传斌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HMGB1基因传递
一种高载药量高包封率多肽/蛋白类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载药量高包封率多肽/蛋白类药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将药物、生理相容性高分子材料、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溶于水相,将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溶剂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通过机械分散形成...
冯敏韩丽娜尹丽芳
文献传递
氯化血红素及其复合物在医药中的新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氯化血红素和/或氯化血红素复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应用。氯化血红素或氯化血红素复合物在体外作用于巨噬细胞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对大鼠关节炎模型能有效抑制足掌的肿胀,且能显著降低了后足炎症因子m...
冯敏孙冰之
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 Ⅱ偶联到聚氨酯表面及其纤溶活性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聚氨酯表面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 Ⅱ来提高其纤溶活性。方法:在聚氨酯(PU)表面上涂覆含羧基硬段的聚氨酯溶液(PU1)制备羧基化表面聚氨酯(CPU),并用次甲基蓝吸附法测定表面羧基含量;在CPU表面上用EDC接枝双端氨基聚乙二醇(PEG),并用滴定法测定该表面的PEG接枝量;在CPU-PEG表面用EDC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 Ⅱ),并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该表面的rF Ⅱ偶联量,最后用试管定量法评价样品的纤溶活性。结果:CPU表面羧基含量为6.9μmol/cm2,CPU-PEG2k和CPU-PEG4k表面PEG含量分别为0.162和0.180μmol/cm2,CPU-PEG2k-125-ⅠrF Ⅱ和CPU-PEG4k1-25-ⅠrF Ⅱ表面rF Ⅱ含量分别为13.6和38.9ng/cm2,与对照样品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纤溶活性评价表明,所有偶联rF Ⅱ样品的纤溶活性都有提高,抗血栓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具有PEG间隔臂偶联rF Ⅱ的样品其纤溶活性比没有PEG间隔臂的样品更优,采用PEG4k间隔臂偶联rF Ⅱ样品的纤溶活性为最高。
潘仕荣冯敏易武邱鹏新颜光美
关键词:聚氨酯偶联聚乙二醇纤溶活性
激活型干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活型干细胞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激活型干细胞微囊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间充质干细胞,用含有白藜芦醇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然后收集上清液用差速离心法离心,获得激活型干细胞微囊;所述白藜芦醇在培养基中...
冯敏郭羚杨强王大伟
5-氟尿嘧啶-聚[N-(2-羟乙基)-L-谷酰胺]的合成及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31
2002年
以聚谷氨酸苄酯为原料,用乙醇胺进行胺解得水溶性的可生物降解的聚[N-(2-羟乙基)-L-谷酰胺];用光气/甲苯液活化5-氟尿嘧啶,将其以共价键形式键合在高分子上,得5-氟尿嘧啶的高分子前药。用IR、UV、1HNMR及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紫外光谱测定其药物含量,载药高分子的接药率约为38.4%,高分子前药在pH=7.2的磷酸盐介质中42天内的药物累积释放量为57.53%。实验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以共价键的形式键合在聚[N-(2-羟乙基)-L-谷酰胺]之上,在体外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张静夏潘仕荣王琴梅冯敏吴伟荣
关键词:5-氟尿嘧啶缓释性能抗癌药物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醋共聚物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共聚物(PEG-PBLG copolymers)由光气法合成,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共聚物胶束由透析法制备。分析测试表明,胶束具有核—壳型结构,粒径在30~389nm范围,粒径大小受溶剂种类和配比、...
潘仕荣冯敏
关键词:聚乙二醇胶束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