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佳梅

作品数:58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4篇乳腺
  • 22篇乳腺炎
  • 22篇腺炎
  • 19篇乳腺癌
  • 19篇腺癌
  • 15篇细胞
  • 11篇术后
  • 11篇中药
  • 11篇细胞性
  • 10篇乳痈
  • 10篇粉刺
  • 10篇粉刺性乳痈
  • 9篇中医
  • 8篇乳癌
  • 8篇乳癌术
  • 8篇乳癌术后
  • 8篇乳癌术后方
  • 8篇浆细胞
  • 8篇浆细胞性
  • 8篇浆细胞性乳腺...

机构

  • 58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市中医院

作者

  • 58篇冯佳梅
  • 54篇万华
  • 49篇吴雪卿
  • 36篇高晴倩
  • 32篇瞿文超
  • 24篇邵士珺
  • 12篇李欣荣
  • 7篇陆德铭
  • 7篇陶颖娜
  • 7篇顾沐恩
  • 6篇张婷婷
  • 5篇姜晓燕
  • 5篇于小鲲
  • 5篇陈玮黎
  • 4篇傅勤慧
  • 3篇何佩佩
  • 3篇葛彦
  • 2篇王秋月
  • 2篇吴丽莉
  • 2篇刘华江

传媒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第十届全国中...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成药
  • 1篇肿瘤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疏肝清热、活血散结为治则,采用中药原料药:柴胡、黄芩、山栀、丹皮、赤芍、蒲公英、生山楂、蛇舌草配以辅料,制成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制剂。经临床...
万华吴雪卿冯佳梅傅勤慧高晴倩葛彦李欣荣瞿文超陶颖娜
丹芩消郁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评价丹芩消郁合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择符合乳腺增生病(肝郁化火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芩消郁合剂)、对照组(他莫昔芬)和联合用药组(丹芩消郁合剂+他莫昔芬),用药周期为两个月经周期,经期不停用药物。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经周期、2个月经周期后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包括乳房肿块积分、乳房疼痛积分;中医症候疗效积分,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1 3组在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组治疗乳腺增生病均有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0.0%,100.0%,疗效相近。3全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所有实验室安全性检查异常指标均能够排除试验药物影响。结论丹芩消郁合剂对乳房疼痛的疗效显著,丹芩消郁合剂联合他莫昔芬能对乳房肿块的疗效上显著提高。
冯佳梅万华吴雪卿孙佳晔高晴倩瞿文超邵士珺
关键词:他莫昔芬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
脾肾同治法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冯佳梅万华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健脾益肾中医药治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柴胡清肝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共同靶点关系网络。通过Venny 2.1.0构建韦恩图获取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关键靶点与相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分析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柴胡清肝汤有效活性成分199个,药物-疾病作用靶点23个,其中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黄芩素等关键有效活性成分与IL-6、TNF、ALB、IL-1β、CXCL8、STAT3、CCL2、IL-4等靶点相互作用,调控IL-17、Toll样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柴胡清肝汤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效应特点发挥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相关。
谢璐万华吴雪卿冯佳梅高晴倩瞿文超邵士珺孙佳晔
关键词:柴胡清肝汤肉芽肿性乳腺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巨噬细胞功能
乳汁葡萄球菌属细菌与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乳汁中的葡萄球菌属及该属各菌种与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科的哺乳期乳腺炎病人63例,所有病人皆行双侧乳汁细菌培养,共126例乳汁样本。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的简单相关分析和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分析葡萄球菌属中菌种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汁细菌培养结果与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葡萄球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而表皮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则无相关关系。无菌只与哺乳期乳腺炎的乳房疼痛VAS评分、红肿压痛症状相关,但支持度低于葡萄球菌属细菌。结论:乳汁细菌培养是哺乳期乳腺炎诊断的有效方法。葡萄球菌属与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取决于该属菌种的不同致病性。
陶颖娜万华万华冯佳梅冯佳梅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葡萄球菌属
仙方活命饮治疗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热毒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2024年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对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CNGM)热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CNGM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仙方活命饮口服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疾病活动指数、疾病活动度、肿块大小、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炎症指标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髄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试验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7例,其中对照组34例、试验组33例。完成14d药物治疗后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者共40例,其中对照组22例、试验组18例,每组随机选取5例纳入NETs形成相关指标机制分析。②局部症状活动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疼痛活动指数降低(P<0.05),脓肿活动指数升高(P<0.05);试验组肿块、疼痛、红热活动指数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试验组肿块、疼痛、红热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③全身症状活动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发热活动指数降低(P<0.05),试验组发热、其他相关炎症症状活动指数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各项全身症状活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疾病活动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全身症状活动指数、疾病活动指数下降(P<0.05),试验组局部、全身症状活动指数及疾病活动指数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局部症状活动指数、疾病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两组高活动度例数减少、低活动度及中活动度例数增多,其中试验组高活动度比例从78.8%下降到36.4%;两组疾病活动度分布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后,试验组肿块变小(P<0.05),对照组肿块�
邵士珺万华吴雪卿冯佳梅高晴倩瞿文超孙佳晔谢璐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仙方活命饮
清化痰湿方治疗痰湿型粉刺性乳痈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清化痰湿方治疗痰湿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粉刺性乳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均给予相同的箍围法治疗;同时,观察组口服清化痰湿方,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胶囊,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13.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即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各项积分(P<0.05)。结论清化痰湿方治疗痰湿型粉刺性乳痈临床疗效良好。
冯佳梅蒋思韵徐瑞敏吴雪卿万华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痰湿证
“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中高度复发转移危险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7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分层队列研究法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行西医常规规范化治疗,术后半年内开始服用中药"乳癌术后方"。随访乳腺癌术后3年,观察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2%(99/111)、53.0%(3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危险度患者中,治疗组、对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8%(68/71)、56.8%(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危险度患者中,治疗组、对照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5%(31/40)、48.3%(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ER阴性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29/36)、50.0%(1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ER阳性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70/75)、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ER阴性、阳性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Her-2/neu阴性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1%(82/89)、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Her-2/neu阳性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9%(11/15)、24.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癌术后方"能延长乳腺癌术后患者3年内无病生存期。
高晴倩万华李欣荣冯佳梅吴雪卿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药疗法乳癌术后方
中药复方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
瞿文超沈坤炜万华吴雪卿冯佳梅高晴倩邵士珺张婷婷顾沐恩梅章懿陈小松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中药复方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发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合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此方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
万华吴雪卿何佩佩冯佳梅高晴倩姜晓燕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浆细胞性乳腺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