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丹

作品数:45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实蝇
  • 11篇小实蝇
  • 11篇桔小实蝇
  • 5篇昆虫
  • 4篇养虫
  • 4篇月季长管蚜
  • 4篇植物
  • 4篇松毛虫
  • 4篇切梢小蠹
  • 4篇小蠹
  • 4篇混栽
  • 4篇核桃
  • 4篇虫态
  • 3篇月季
  • 3篇云南松
  • 3篇纱网
  • 3篇饲养
  • 3篇饲养方法
  • 3篇韭菜
  • 3篇寄主

机构

  • 38篇云南省林业科...
  • 12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云南省森林植...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林业和...

作者

  • 45篇冯丹
  • 29篇袁瑞玲
  • 27篇陈鹏
  • 27篇王艺璇
  • 22篇杜春花
  • 7篇杨斌
  • 6篇槐可跃
  • 5篇叶辉
  • 5篇吴涛
  • 4篇赵宁
  • 4篇陈少瑜
  • 4篇杨珊
  • 3篇宁德鲁
  • 3篇张艳丽
  • 3篇郑传伟
  • 3篇焦晓旭
  • 2篇和秋菊
  • 2篇岳锋
  • 2篇陈海云
  • 2篇周希伟

传媒

  • 7篇西部林业科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桔小实蝇flightin基因RNAi载体构建
2020年
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森保所室内饲养的桔小实蝇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flightin的基因片段,并以此为靶标,设计有效的干扰片段,以线虫RNAi干扰载体L4440为载体,构建桔小实蝇flightin基因RNAi载体。通过PCR、酶切检测及测序,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正确。本研究为通过RNAi研究桔小实蝇flightin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袁瑞玲郑传伟冯丹冯丹杜春花陈鹏
关键词:桔小实蝇RNA干扰
4种切梢小蠹携带伴生菌的带菌率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为了弄清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携带率差异,了解伴生菌在蠹害过程中的互作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法和野外调查法,检测松树韧质部是否蓝变,判断切梢小蠹带菌情况,统计分析小蠹试验材料的带菌率。[结果]云南切梢小蠹成虫带菌率(80%)明显高于横坑切梢小蠹(63%)、松芽小蠹(53%)、华山松切梢小蠹(56%)。切梢小蠹幼虫的带菌率最高(90%),其次是蛹的带菌率(78%),新成虫的带菌率最低(58%)。切梢小蠹头(33%)、足(30%)、翅(32%)3个重要器官带菌率差异不明显。林间调查表明,切梢小蠹伴生菌提高了小蠹蛀干繁殖的成功率。[结论]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4种切梢小蠹伴生菌的带菌特性及其差异,研究结果为揭示云南省切梢小蠹成灾机制及探索切梢小蠹有效防控新途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王艺璇王晓渭陈鹏陈鹏冯丹袁瑞玲叶辉冯丹吕军
关键词:切梢小蠹带菌率
可调网眼的胡蜂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网眼的胡蜂养殖装置,该装置由防雨棚、筑巢箱及支撑杆组成,其中:防雨棚采用顶部向上的弧形板;在防雨棚下方设置筑巢箱,所述筑巢箱采用透明顶板,侧板及底板采用木质材质,一侧侧板留有...
陈鹏杜春花袁瑞玲冯丹王艺璇
文献传递
混交林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抗虫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在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严重的地区,通过调查云南松与板栗、油杉、华山松、旱冬瓜、麻栎等树种以块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的混交林,研究纯林和不同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蠹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对纵坑切梢小蠹的抗性强;云南松与板栗、华山松混交林抗虫性好;不同混交方式的抗虫性,株间混交最好,行间混交次之,块状混交较差。
岳锋冯丹周希伟杨斌
关键词:云南松混交林纵坑切梢小蠹抗虫性
正交试验优化八角ISSR-PCR反应体系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Taq DNA聚合酶、DNA模板、引物(UBC 886)、dNTP、Mg2+浓度5个因素对云南八角ISSR-PCR反应的影响,建立其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25μL的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的最佳水平为:Mg2+3 mmol/L、Taq DNA聚合酶0.5 U、DNA模板0.016 ng、引物0.8μmol/L、dNTPs 0.2 mmol/L。PCR最佳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46℃退火45 s,72℃延伸1 min,40次循环;72℃最后延伸7 min,4℃保存。
冯丹宁德鲁陈少瑜李勇杰张艳丽吴涛陈海云
关键词:正交设计
孔雀草与月季混栽对月季长管蚜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了孔雀草与月季混栽后对月季长管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与孔雀草混栽对蚜虫控制作用明显,与未混栽的月季相比,混栽组月季长管蚜种群数量减少55.90%~77.27%。嗅觉行为试验显示,混栽后月季叶片有32%~45%蚜虫选择,未混栽的有55%~65%选择,显然,通过孔雀草的化感作用,月季叶片挥发性成分改变,对月季长管蚜引诱能力降低;嗅觉行为试验还显示,孔雀草散发的气味物质对月季长管蚜寄主选择有明显干扰或者掩盖作用,孔雀草与月季叶片混合后,月季长管蚜选择混合气味的最高比例为36.16%,最低比例仅为20.00%。而选择纯月季叶片的比例最高可达80.03%,最低也达到63.84%。
冯丹杨斌
关键词:化感作用月季长管蚜嗅觉反应
八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以文山、广西2个居群6个单株的八角嫩叶为研究材料,以八角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分析归纳相关树种ISSR-PCR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反应体系并对ISSR引物库进行筛选,同时结合正交设计针对具体引物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八角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为DNA模板0.003~0.016 ng,Taq DNA聚合酶0.5~1.0 U,dNTPs 0.2 mmol.L-1,Mg2+浓度2.5~3.0 mmol.L-1,引物浓度0.6~0.8μmol.L-1。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引物特异温度退火45 s,72℃延伸1 min,40个循环;72℃最后延伸7min;4℃保存。获得效果稳定并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13条。研究结果可为八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奠定基础。
吴涛陈海云陈少瑜宁德鲁冯丹李勇杰张艳丽
关键词:DNA模板引物筛选
一种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昆虫饲养方法及饲养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一种桔小实蝇采卵和幼虫饲养的方法及装置,可为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生理学、行为学、遗传学、生态学,尤其是防治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数量大...
袁瑞玲陈鹏郑传伟冯丹王艺璇杜春花
文献传递
伸缩式胡蜂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式胡蜂养殖装置,该装置由筑巢箱和支撑杆组成,筑巢箱顶板与外侧板连接,外侧板内设置内侧板;外侧板底部和内侧板顶部通过防雨布连接,防雨布的长度与外侧板的长度相等,内侧板与底板连接;内侧板顶部等距离设置磁...
陈鹏杜春花袁瑞玲冯丹王艺璇
文献传递
基于DpwCPV的松毛虫生物防治模式研发
2017年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松毛虫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DpwCPV制剂,在云南弥勒市1 000 hm^2松林分别实施了3种松毛虫生物防治模式,经过1 a的综合应用,示范区松毛虫虫口数量相比治理前下降了59.1%。结果表明,基于DpwCPV制剂的3种生物防治模式具有方便、易操作的特点,可在松毛虫生物治理中广泛推广。
陈鹏槐可跃袁瑞玲王艺璇冯丹杜春花
关键词:生物防治天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