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丘学林

作品数:261 被引量:1,55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80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6篇地壳
  • 63篇地震
  • 60篇海底
  • 58篇地壳结构
  • 58篇地震仪
  • 58篇海底地震
  • 58篇海底地震仪
  • 32篇OBS
  • 24篇断裂带
  • 21篇南海北部
  • 19篇地震探测
  • 19篇深部
  • 19篇深部地壳
  • 17篇南海东北部
  • 16篇深部地壳结构
  • 15篇盆地
  • 14篇裂带
  • 13篇地质
  • 13篇新生代
  • 12篇接收函数

机构

  • 261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中国科学院大...
  • 36篇国家海洋局第...
  • 23篇广东省地震局
  • 20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南方海洋科学...
  • 11篇海南省地震局
  • 9篇中国地震局
  • 8篇福建省地震局
  • 8篇青岛海洋地质...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台湾海洋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261篇丘学林
  • 98篇赵明辉
  • 41篇徐辉龙
  • 39篇夏少红
  • 33篇施小斌
  • 28篇詹文欢
  • 22篇朱俊江
  • 22篇张佳政
  • 20篇夏戡原
  • 20篇叶春明
  • 20篇李家彪
  • 19篇周蒂
  • 19篇吴世敏
  • 18篇黄海波
  • 17篇贺恩远
  • 17篇郝天珧
  • 16篇孙金龙
  • 13篇郭兴伟
  • 13篇卫小冬
  • 12篇孙宗勋

传媒

  • 50篇热带海洋学报
  • 38篇地球物理学报
  • 15篇华南地震
  • 8篇地球物理学进...
  • 7篇海洋地质与第...
  • 6篇大地构造与成...
  • 5篇科学通报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4篇地球科学(中...
  • 4篇2014年中...
  • 3篇热带海洋
  • 3篇中国科学:地...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2篇2013
  • 16篇2012
  • 20篇2011
  • 18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20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DISⅣ型海底地震仪的异常数据分析和处理
<正>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2006年从德国Geo Pro公司引进15台SEDIS IV型海底地震仪(OBS)[1],近10年来多次应用于南海海域的深部地震探测,取得了大量的实测数据,是一项十分成功的仪器引进项目,这批...
丘学林黄海波王强赵明辉阮爱国
文献传递
古特提斯缝合带澜沧江段花岗岩高温高压实验模拟被引量:4
2004年
对古特提斯主体遗迹的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构造混杂缝合带、临沧花岗岩基、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进行了岩石高温高压三轴变形实验模拟研究,以期对该构造带形成时期所处的构造物理环境作出判断。实验岩样取自紧邻澜沧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西侧的临沧花岗岩基。实验后样品产生了一系列新生显微构造,对应的地壳深度环境相当于中下地壳(13—18km)。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花岗岩的显微组构以动力重结晶颗粒极为发育为特征,表明其形成时的环境远比实验深度更深。综合考虑临沧花岗岩基现在的厚度(达15km)和花岗岩浆流动的上限深度(8—10km)以及风化剥蚀量,可以认为临沧花岗岩基的形成深度可大于25km,原始岩浆源于下地壳下部,接近莫霍面的顶面。澜沧江韧性变形变质带的形成与临沧岩基向东逆冲相关,它直抵古特提斯俯冲板块下插滑动顶面。研究表明,昌宁 孟连古特提斯曾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洋壳俯冲,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古洋盆。
刘海龄王子江施小斌丘学林张伯友阎贫夏斌
关键词:古特提斯高温高压实验
南海西北部地壳深部结构特征与对比研究
南海西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油气资源丰富,其中蕴含有南海形成演化的重要信息,这里发育有西北次海盆、西沙中沙微陆块、西沙中沙海槽、珠二珠三凹陷和琼东南盆地等构造单元,是研究陆壳减薄、盆地裂陷、陆缘张裂、海底扩张等伸展构造的理想...
丘学林黄海波赵明辉阮爱国吴振利
文献传递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横波模型的自动搜索与非唯一性分析
2022年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探测在海底结构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转换横波数据模拟为研究海底构造和物质属性提供了精确依据。本文针对现行转换横波模拟技术存在的步骤繁琐、难以确保最优解和无法进行非唯一性分析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模型解空间和目标函数的模拟技术,形成了主动源转换横波数据模拟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借助计算机程序实现结构模拟的自动化。在南海西北陆缘的西沙地块OBS2013-3测线上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分别利用单台PPS震相和全体台站的PSS震相走时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提供对于最优模型的快速、准确搜索和非唯一性范围的估计。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主动源海底地震仪转换横波数据模拟的效率,并为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张浩宇丘学林黄海波
关键词:转换横波自动搜索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三维地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1
2010年
慢速与超慢速扩张洋脊是研究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热液循环等相互作用的最佳场所;其复杂的三维空间的地震结构是构建构造动力学机制的基础。文章首先结合国际深海研究发展趋势,回顾了慢速扩张洋脊的三维地震结构研究进展,发现慢速扩张洋中脊与快速洋脊相似,也存在岩浆房或熔融体;然后,重点结合我国2010年1—3月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开展的三维地震探测实验,提出了今后超慢速洋中脊的重要研究方向;此次地震数据初步处理结果表明,数据质量良好,为下一步三维层析成像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相信此次研究将在超慢速扩张洋脊的形成演化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大洋中脊研究中的地位。
赵明辉丘学林李家彪陈永顺阮爱国敖威王春龙李守军张佳政吴振利牛雄伟
关键词:岩浆房
岩石圈动力构造与地壳构造单元形成演化
刘以宣詹文欢谢以萱何善谋陈汉宗丘学林钟建强陆成斌赵一岩吉雄
该成果在方法上提出岩石圈动力学分析与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以分析岩石圈动力学大地构造环境的观点为指导,系统地提出地槽、地台、地洼及大洋构造单元的成因类型和演化规律,尤其对全球活化构造的研究具有独到见解,并应用该...
关键词:
关键词:岩石圈动力学地槽地台地洼
南海北部海陆地震联测和三维地壳结构研究
丘学林赵明辉夏少红朱俊江叶春明刘再峰
南海北部的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试验在中国属于初步的尝试,课题组通过实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正确识别出Pg、PmP、Pn等深部地震相,发现固定地震台站能记录到气枪信号的最远距离达250公里以上,这在国际上都鲜有报道。通过对观测...
关键词:
关键词:滨海断裂带地震探测
南海扩张的动力学分析
本文通过对南海扩30张的动力学,分析指出了南海的扩张主要与两个不同时期的俯冲带关系密切.两个与俯冲有关的不同扩张机制控制了南海的构造演化.
吴世敏丘学林周蒂
关键词:南海扩张动力学分析
文献传递
陆地人工激发地震波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71
2007年
为测试利用气枪水库激发作为陆地震源的可能性,在水库进行了容积为6000in3的气枪激发实验.实验中所使用气枪震源一次激发释放的能量为6.68×106J,大约相当3.4kg炸药的能量当量.用100台短周期地震仪排列组成180km长的测线,记录气枪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实验有两个显著的结果:第一,气枪激发对水库大坝安全无影响,激发时未见死鱼,这种震源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第二,气枪激发的地震波与在华北地区陆地800kg炸药激发的地震波强度相当,周围地震台的记录表明,一次激发相当于一次0.5级(Ml)的天然地震.在离激发点220km的基岩台,可以接收到气枪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信号.气枪激发是照亮约100000km2地下(地壳,上地幔)的一盏明灯.
陈颙张先康丘学林葛洪魁刘宝金王宝善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海底地震仪测线深部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采集的海底地震仪数据,辅以多道地震数据,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的地壳结构进行了探索.利用二维射线追踪的反演方法建立测线上的模型.利用声学基底面的反射波,下地壳顶界面的反射波和莫霍面的反射波走时的反演勾绘了地层中的不连续界面,利用自声学基底面下的折射波和来自上地幔的首波来反演整条测线的P波速度结构.结果发现在下地壳顶界面和莫霍面都出现了较大的起伏,据此推断西南次海盆的张裂模式,并得到西南次海盆与非火山型的大陆边缘伊比利亚-纽芬兰的张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的结论.说明了大陆张裂的两种端元力学模型不能很好的解释西南次海盆的拉张模式,而应用弹性梁的力学模型可以解释这种拉张模式.虽然在西南次海盆北部陆坡区的下地壳中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但是得出在莫霍界面上方可能有小规模熔融物质存在的结论.
吕川川郝天珧丘学林赵明辉游庆瑜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