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松源

作品数:28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癌
  • 4篇肿瘤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4篇病理
  • 4篇超声
  • 3篇蛋白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淋巴
  • 3篇甲状腺乳头状...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肉瘤
  • 2篇生物学
  • 2篇腺肿瘤

机构

  • 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7篇高松源
  • 5篇孙保存
  • 5篇高明
  • 4篇李文良
  • 4篇钱碧云
  • 4篇王鹏
  • 3篇李小龙
  • 3篇刘燕鹰
  • 3篇张连郁
  • 2篇张万蕾
  • 2篇于萍
  • 2篇于津浦
  • 2篇贾晋松
  • 2篇沈丹华
  • 2篇于洋
  • 2篇李树玲
  • 2篇王长利
  • 2篇安秀梅
  • 2篇李建国
  • 2篇郑向前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现代仪器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2007亚太...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肱骨干软骨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2
2007年
患者女,21岁。就诊前1个月发现右上臂内侧无移动肿物,无其他不适。查体:右肱骨中段内侧可及2cm×2cm肿物,质硬,界清,不活动,轻压痛,不伴神经症状,表面皮肤正常。外院×线检查示右肱骨上段肿物,内含低密度灶,考虑为骨软骨瘤。我院CT断层扫描示右肱骨上段骨皮质肿物,考虑为良性病变。患者于2005年8月24日行肿瘤切除术,沿肿物基底以骨凿将肿物凿下,基底约4cm×2cm。术后病理诊断:肱骨干软骨母细胞瘤,S-100(+)。术后12d出院。
高松源张连郁张瑾
关键词:肱骨软骨母细胞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感染和HLA-DQ抗原与p53蛋白表达关系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EB病毒感染与HLA DQ抗原表达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6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NHL石蜡包埋组织的LMP 1阳性率和HLA DQ抗原表达与p5 3蛋白表达率。 结果 :B细胞NHL (B NHL)、T细胞NHL(T NHL)的EB病毒检出率分别为 2 8 9% ( 3 9/13 5 )和 16 0 % ( 4 /2 5 )。HLA DQ抗原表达的阳性率 ,B NHL和T NHL分别为 2 5 2 % ( 4 /13 5 )和 2 8 0 %( 7/2 5 )。EB病毒感染程度与HLA DQ抗原表达阳性程度呈正相关。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B NHL和T NHL分别为 48 9% ( 66/13 5 )和 3 2 0 % ( 8/2 5 )。结论 :EB病毒潜伏感染在NHL发病中起一定作用。EB病毒、HLA DQ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并相互影响 ,HLA DQ抗原的表达可能会增强EB病毒进入机体的易感性。而NHL中p5
钱碧云高松源陈可欣
关键词:蛋白质P53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各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变型问的差异,总结影响乳头状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指导临床N 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材料与方法:从存档病例中选取有完整病历记录和追踪观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50...
高明李小龙孙保存高松源张连郁李树玲
文献传递
PPARg激动剂对脑胶质瘤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 γ在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它在调控细胞分化和诱导细胞凋亡...
王鹏高松源李文良
关键词:PPARG胶质瘤粘附分子
文献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脑胶质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2007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目前已鉴别出PPARa、PPARb(又称为PPARδ)和PPARg3种亚型。本研究旨在观察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在缺氧状态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E-选择蛋白(E-selectin)表达的变化及PPAR-γ天然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合成激动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对其表达的影响。
王鹏高松源李文良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受体激动剂黏附分子表达脑胶质瘤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
HGF、CXCR-4、VEGF-D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HGF、CXCR-4、VEGF-D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三种因子与PT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有完整病例记录和追踪观察的乳头状癌病例70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HGF、CXCR-4、VEGF-D等基因产物在PTC的表达情况。结果:70例PTC病人中,三种因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0%、71.74%和89.13%,三种因子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7.50%和37.50%,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70例PTC病人中,VEGF-D和CXCR-4表达均为阳性的有39例,二者在PTC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502,P<0.05)。结论:HGF、CXCR-4可能影响PTC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而引起淋巴结转移;VEGF-D通过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PTC淋巴结转移;VEGF-D促进PTC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可能需趋化因子CXCR-4协同参与。
魏松锋高明于洋李小龙高松源钱碧云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HGFVEGF-DCXCR-4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阐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1974至1994年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记录和随访观察的PTC病例505例,按国际最新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分型,总结并分析各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结果所有变型中,弥漫硬化型发生率最高,达20.0%;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及大滤泡型发生率最低。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和弥漫硬化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和侵出腺外发生率较高,预后差;乳头状微癌和大滤泡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和侵出率则较低,预后好。按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高低差异可将所有变型分为高转移变型组(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中转移变型组(滤泡型、嗜酸性细胞型、实体状变型、间质高度增生呈结节状筋膜炎样型、透明细胞型、典型PTC)和低转移变型组(大滤泡型、乳头状微癌),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3.0%,55.5%及34.1%(P<0.05)。结论PTC各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应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以使患者得到更加恰当的治疗。
高明李小龙高松源孙保存张连郁巴图李树玲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生物学特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人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假性血栓性静脉炎(PTP)是指具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经关节造影证实并发现有分离、破裂或完整的滑液囊肿〔1〕。在临床诊断中如何鉴别PTP与真性血栓性静脉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逐渐认识到腘窝囊肿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血栓性静脉炎非常相似。腘窝囊肿是腓肠肌内侧头的滑膜囊肿〔2〕,是骨科的常见病。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于萍李建国张万蕾高松源赵艺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FCM在横纹肌肉瘤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以20年来的病理资料存档完整的90例横纹肌肉瘤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横纹肌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变化与临床病理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荧光染料使用碘化丙啶(PI),PI可以和DNA双链结合,细胞中PI染料的含量与DNA的含量成正比,因此PI的含量就间接反映出细胞中DNA的含量和周期分布情况。结果:二倍体8例(8/908.89%),次二倍体4例(4/904.44%),超二倍体38例(38/9042.22%),近四倍体13例(13/9014.44%),出现多周期细胞群27例(27/9030%)。结论:DNA倍体改变在横纹肌肉瘤有一定规律,除多周期细胞现象外,整体的DNA倍体改变以超二倍体形式最多,其次为近四倍体DNA,而二倍体DNA病例较少。这与横纹肌肉瘤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完全符合。
魏熙胤高松源牛瑞芳孙保存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流式细胞术DNA倍体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内外抗胶质瘤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脑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用LDH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U251的杀伤率,利用无胸腺裸小鼠U251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IK细胞体内抑瘤作用。结果:CIK细胞在培养2周左右获得大量增殖,CD3+/CD56+双阳性细胞大量增殖>1000倍。体外实验证明,CIK细胞对U251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50%。结论: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和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有可能用于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王鹏于津浦高松源安秀梅王晓光李文良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杀伤细胞生物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