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之勋
-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陈国钧李守生韩之勋孔昭遐称心寿彭华民汪国良徐广尧韩礼成周竖琴高振男苏宝田王家骥马如纯张载福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新型烧伤治疗方法。它由用中药防治烧伤休克,减少补液量、采用扶正祛邪中药防治感染,减少抗生素用量、外用中药复方儿茶酊、胶,防止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并结合手术去痴植皮,加速修复以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烧伤辨证施治大面积烧伤治愈率
- 烧伤感染细菌1357例分析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统计近 10年 (1988~ 1997年 )我科住院烧伤患者感染菌种的变迁并对临床用药进行评价。方法 10年间共收治 4 931例 ,对有完整资料的 135 7例 (2 7 5 2 % ) ,伤后不同时间 ,收集创面一个或多个部位分泌物 ;对疑有全身浸润性感染和并发脓毒症患者抽取静脉血 ,标本送作细菌普通培养。将分离出来的菌种以临床同期所用 18种抗生素作体外敏感试验 ,平均敏感率以敏感、不敏感 (耐药 )和不符合表示。结果 135 7例共作创面分泌物培养 2 875次 ,阳性 2 6 73次 ,感染阳性率平均 93 6 8% ,得细菌 316 4株 ,最多一年内出现 38种 ;常驻菌以假单孢菌属为主 (2 3 3% ) ,克雷伯氏菌属自 1988年出现后 (2 2 % )逐年上升 ,1994~ 1995年第三位(14 4 % ,14 8% ) ,1996年跃居第二 (18 3% ) ,金黄色葡萄球菌降为第三位 (17 2 % )。在一个标本中同时培养出 2个以上混合感染菌 893株 ,最多 4个菌种 ,混合感染率逐年上升 ,平均 2 8 2 2 % ;在严重烧伤 (TBSA 6 8 0 2 %± 16 4 2 % )并发脓毒症 (n =2 0 1)而死亡的 10 1人中 ,作血培养 99次 ,阳性率为 81 82 % ,阳性菌种与创面培养阳性菌周期限性变化基本一致 ;全身所选用的抗生素 ,对创面和血行感染的敏感率平均分别为 2 4 6 %和 2 4 2 % ,不敏率 32 3%和 4 5
- 韩之勋陈新寿
- 关键词:烧伤感染细菌临床用药并发症脓毒症
- 烧伤后血浆内皮素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998年
- 无选择的对住院61例烧伤患者,在伤后不同时间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_(-1))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伤后30天内血浆(ET_(-1))分泌量呈持续性增加,且有休克和感染两个高峰值(p<0.001),BI>ll后,分泌量亦呈持续性增加,提示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同时测定血浆LDH结果与(ET_(-1))基本一致。
- 蔡晨韩之勋王少根
- 关键词:内皮素烧伤放射免疫测定
- 烧伤创面假单胞菌属感染及防治原则被引量:1
- 1996年
- 7年内该病区住院病人创面感染1/3以上为假单胞菌属,占总检株数的23.85%;入院越迟检出率越高,住院前占40%,住院期占60%,该菌属感染致死率为20.16%,是同期感染死亡病例的3倍多(x^2=16.15,P<0.005).感染及死亡率高的原因除该菌属分布广泛和自然耐药性等外,烧伤后给该菌属以致命机会和条件,创面受到感染后可释放出内、外毒素及各种酶,引起小血管周围炎及坏死灶,并累及各脏器.伤后保护好创面,有计划的切除坏死组织;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不乱用或滥用抗生素,防止交叉感染是预防的重要措施.文章提出嗜麦芽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给临床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
- 韩之勋王立基
- 关键词:烧伤假单胞菌感染切痂
- 61例严重电接触烧伤病人休克补液复苏的护理
- 1999年
- 我科自1975年~1995年共收治电接触烧伤病人386例,入院时已有明显休克症状及体征者69例,其中61例经补液复苏治疗获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10岁~55岁,其中儿童 13例;入院时血压均低于10/8kPa,面色苍白,肢冷,昏迷。入院后立即建立1个~2个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补液量及成分按医嘱执行。
- 汪幸福刘永年韩之勋
- 关键词:电接触烧伤烧伤休克补液
- 川芎嗪对烫伤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烫伤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30%TBSAⅢ度烫伤模型, 并随机分成复苏组和治疗组,每组均在烫伤后2、4、8、12、24、48、72h 等7个时相点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 IL-8含...
- 张志韩之勋徐庆连蔡晨
- 关键词:肺损伤川芎嗪肺系数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对烫伤早期心房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韩焱福韩之勋徐庆连
- 关键词:川芎嗪烫伤心房肌脂质过氧化作用再灌注损伤放射免疫法
- 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30% TBSAⅢ°烫伤豚鼠78只,并随机分成川芎嗪+复苏(治疗组)和复苏(对照组),每组均在烫伤后2、4、8、12、24、48 h 6个时相点,分别采血2~3 ml,用放免法测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ET)数值;同时在伤后4、12、24、48 h 4个时相点切取肾脏标本,用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另设正常组.结果①血浆ADM:伤后两组各时相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8 h达峰值,两组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在8、12、48 h各时相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血浆ET:两组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在8 h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肾脏电镜观察:两组伤后4 h即出现明显病理改变,12 h最严重,48 h后减轻.治疗组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ADM与ET含量变化参与了烧伤休克的发病过程,中药川芎嗪可减轻严重烫伤后肾脏的损害,提高ADM与ET的比值,对烫伤动物豚鼠肾脏有保护作用,ADM有协同作用.
- 郑红徐庆连韩之勋蔡晨汪思应陈志武
- 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报告
- 1997年
- <正> 1 病历摘要例1,男,25岁。头、面、躯干及四肢热水烫伤30小时伴口渴入院。既往有胃病史10年。体检:T37.4℃,P120次/min,Bp20/14kPa,心肺肝脾(一)。化验:WBC14.6×10~9/L,N0.81,L0.14,血浆总蛋白45g/L,白蛋白27g/L,球蛋白18g/L。尿粪血生化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诊断:头面、躯干及四肢热水烫伤50%(含Ⅲ°17%)伴休克。行抗休克、复苏、抗感染等治疗,休克期平稳度过。
- 柳小刚韩之勋
- 关键词:烧伤并发症出血应激性溃疡
- 烧伤早期血浆心钠素和内皮素含量变化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时段性血浆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 含量的变化以及两者关系。方法 时段性抽取40 例住院患者烧伤早期血样本进行免疫技术测定。结果 烧伤后血浆ANP和ET释放量增加,且呈正相关,与正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在不同时段内两者比值出现有特殊意义改变。结论 严重烧伤后血浆ANP和ET 升高, 两者比值的变化可能对烧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
- 韩焱福徐庆连韩之勋蔡晨
- 关键词:烧伤心钠素血液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