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辛亮
- 作品数:21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共1 246例,其中646例的随访数据为有效数据,有效数据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初步筛查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然后再通过多变量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5岁)、心功能分级Ⅳ级、术前并发糖尿病、术前并发肾损伤、术后未严格遵照医嘱、肺部感染、主动脉阻断时间(61~90 min)、术后射血分数≤40%、二次换瓣手术及抗凝治疗不当均为影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远期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患者手术后应结合其相关危险因素和自身的疾病特点,进行综合防治。
- 陈辛亮张健群迟立群肖巍梁林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远期预后
- 透析依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中期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透析依赖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严重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规律,提出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20日北京安贞医院透析依赖患者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52±9.17)岁。33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非体外循环组;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体外循环组。结果平均搭桥数(2.72±0.68)支。住院期间,非体外循环组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死亡率3.0%。体外循环组死亡2例,死亡率28.6%:1例术后15 d死于严重感染,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第4 d死于心室颤动。术后随访率100.00%,随访时间平均(4.3±2.1)年。全部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68%,89.43%,82.04%。结论透析依赖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因合并严重冠心病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手术死亡率较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尤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积极应用可以使此类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迟立群张健群孔晴宇肖巍梁林陈辛亮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又称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壁发生中层坏死或退行性病变,当内膜破坏时,血液在主动脉压力作用下,在中层内形成血肿并主要向远端延伸形成夹层动脉瘤.
……
- 陈辛亮徐路平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高血压
- 173例三尖瓣置换术长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单一中心三尖瓣置换手术临床和随访资料,评价并比较应用机械瓣和生物瓣行三尖瓣置换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完成173例三尖瓣置换手术。按病因学分类,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5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8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3例,心脏肿瘤5例,瓣膜退行性变3例。89例患者置换机械瓣,84例患者置换生物瓣。应用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住院死亡高危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测算远期生存率和远期免再次手术率。结果:1住院期间病死率是13.4%(23/172),其中16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2例死于心室颤动,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死于严重感染。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腹水、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而瓣膜种类与早期死亡无关。2随访137例,随访率91.95%(137/149),平均随访时间(118.5±26.8)个月。应用机械瓣行三尖瓣置换术后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是65.2%、47.8%,而应用生物瓣行三尖瓣置换术后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是87.8%、76.0%。Kaplan-Meier生存回归分析显示应用生物瓣组远期生存率高于机械瓣组,而免再次手术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三尖瓣置换手术依然是高风险手术,远期疗效尚可接受,置换生物瓣远期生存率可能优于机械瓣。
- 迟立群孔晴宇肖巍梁林陈辛亮
- 关键词:三尖瓣置换术生物瓣机械瓣
- 乳内动脉在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乳内动脉的利弊。方法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20日,1471例70岁以上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共,占同期6156例单纯CABG手术者的23.10%。其中男1030例,女441例,年龄(73.3±3.9)岁。1395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76例采用体外循环(on—pump CABG),其中12例采用体外循环不停跳(on—pump beating heart CABG)。旁路移植移植旁路血管(3.12±0.68)支。按移植血管材料分为2组:A组:564例全部应用大隐静脉;B组:907例患者应用左乳内动脉建立与左前降支旁路移植手术,其中42例应用桡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进行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手术,其余靶血管均应用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旁路移植。结果A组死亡12例(2.12%),B组死亡19例(2.0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早期引流量明显高于A组,二次开胸止血、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伤口愈合不良和IABP使用例数等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0岁以上高龄患者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选择左乳内动脉作为左前降支的旁路移植旁路血管材料,不增加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乳内动脉在远期通畅率方面的优势明显,建议70岁以上高龄患者旁路移植优先选择左乳内动脉作为左前降支的旁路移植旁路移植血管。
- 孔晴宇迟立群张健群肖巍梁林陈辛亮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老年
- 血浆脑钠肽与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对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8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是否自动复跳分为自动复跳组(32例)及电击复跳组(51例),比较2组术前血浆BNP水平,对心脏复跳的电击次数及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自动复跳组和电击复跳组术前BNP分别为(226±130)和(628±411)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前血浆BNP水平与术后心脏电击次数呈正相关(r=0.8055,P=0.000)。结论术前血浆BNP的水平可以预测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难易,对于高BNP水平患者应加强术前心功能的纠治。
- 肖巍张健群迟立群梁林陈辛亮
- 关键词:脑钠肽心脏瓣膜置换心脏复跳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左乳内动脉胸膜破损后不同应对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乳内动脉采备过程中造成的胸膜破损会显著增加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胸腔积液的可能。我们对比了不同处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胸腔积液、疼痛程度以及肺功能差异的作用,以期探讨最佳的应对方法。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连续选取我院行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术取左乳内动脉并出现左侧胸膜破损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76例、女124例,年龄(63.1±8.7)岁。术中完成搭桥后,将出现胸膜破损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剑突组(n=100),分别放置心包引流管及经剑突下左胸腔32号弯引流管各一根;经侧胸壁组(n=100),放置心包引流管一根、经左腋中线第6肋间32号直胸腔引流管一根;关闭胸膜组(n=100),缝闭胸膜破损,放置心包引流管及32号纵膈引流管各一根。拔除气管插管后第1 d及术后第5 d分别测量患者安静状态下及用力咳嗽时的疼痛程度,拔除引流管后检查胸腔积液量,术后第5 d测量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后,对3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术后总引流量:经侧胸壁组>关闭胸膜组>经剑突组,经侧胸壁组与关闭胸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分别与经剑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引流管后出现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者:经剑突组>经侧胸壁组>关闭胸膜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气管插管后第1 d患者疼痛程度:经侧胸壁组>经剑突组>关闭胸膜组,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 d疼痛程度、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二氧化碳分压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 d肺活量(VC)关闭胸膜组与经侧胸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大于经剑突组(P<0.05)。术后第5 d氧分压(PO_2)关闭胸膜组最高且与经剑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缝闭破损的胸膜、而后仅放置心包加纵隔引流管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梁林孔晴宇张健群迟立群肖巍陈辛亮占向鸿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腔引流管
-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肺癌切除术中旁路移植血管的保护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同期肺癌切除手术中保护旁路移植血管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27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肺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0例;年龄51~75岁,中位年龄64.5岁。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胸部CT示肺部占位。患者均经正中开胸,先行OPCABG,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再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病例分为旁路移植血管受损组(6例)和无受损组(21例),分别测量术后6、12、24h心肌酶(CK—MB)及血肌钙蛋白(TNI)含量。结果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6例术中在OPCABG后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旁路移植血管损伤,其中静脉旁路移植血管近端吻合口渗血1例,血管流量减少或闭塞3例;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扭转并银夹脱落、血管流量减少各1例,处理修复后血流通畅。移植血管受损的病例中,因循环欠稳定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1例,IABP加体外膜肺氧合辅助1例。移植血管受损组术后CK—MB及TNI显著高于未受损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肺切除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应尽力避免旁路移植血管损伤,将两部分手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设计,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尽量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 梁林张健群孔晴宇迟立群张志泰区颂雷肖巍陈辛亮张韶岩李栋孙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肺切除术非体外循环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手术时间的变化学习曲线及其对围术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本中心2012年3月至2020年11月212例连续由同一位外科医生完成的不停跳MICS CABG患者,其中单支搭桥59例为单支组,男52例、女7例,平均年龄(62.89±8.27)岁;多支搭桥153例为多支组,男13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80±9.22)岁。分别绘制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序列散点图,通过累计求和分析法(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量化手术时间并绘制学习曲线,计算拟合公式和学习曲线拐点。比较每组学习曲线拐点前后病例手术资料和术后30 d内主要临床结局事件。结果 212例MICS CABG患者无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及脑卒中,无中转体外循环及二次开胸。两组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累计均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学习曲线符合三次方拟合公式:单支组拟合方程CUSUM(x手术序号)=-1.93+93.45×x-2.33×x^(2)+0.01×x^(3),P=0.000,拟合度R^(2)=0.986,学习曲线拐点为27例;多支组拟合方程CUSUM(x手术序号)=y=2.87+1.15×x-1.29×x^(2)+3.463×x^(3),P=0.000,拟合度R^(2)=0.993,手术例数累计到59例时达到学习曲线拐点。两组病例数据进行跨越学习曲线前后数据对比,除手术时间差异外,30 d内主要临床结局事件(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围术期输血率)及呼吸机带管、监护室滞留、住院时间、出院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停跳MICS CABG平均手术时间符合三次方曲线,学习曲线由微创单支过渡到多支搭桥。学习阶段进入成熟阶段需要积累一定的手术例数,合理的手术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可确保学习阶段手术的安全性。
- 柳佳吉孔晴宇唐昭黎梁林肖巍陈辛亮马小龙黄宇潘锋耿丹青迟立群
- 关键词:微创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瓣膜置换与改良Cox Ⅲ迷宫术同期进行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联合改良CoxⅢ迷宫术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瓣膜置换术,观察组给予瓣膜置换联合改良CoxⅢ迷宫术。比较两组心功能、血压变异性、应激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AD、RAD、LVESD、LVEDD、皮质醇、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和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联合改良CoxⅢ迷宫术对风心病瓣膜病伴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陈辛亮迟立群梁林肖巍
- 关键词:瓣膜置换房颤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