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 作品数:53 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特征。方法采用改编版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对福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3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进行特征分类,并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一般特征。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特征可分为4类:C1症状低发型(22.7%)、C2性功能障碍型(27.6%)、C3症状高发型(31.9%)、C4睡眠障碍型(17.8%),4类患者在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原发病类型及透析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不同的症状特征,医护人员应有效识别,并予以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尤其关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透析龄较长者,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疾病对生活造成的困扰。
- 巴珍妮彭山玲陈玲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症状特征症状管理
- 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1例责任制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临床护理发展的新模式,该护理模式中,护士与患者为固定关系,护士尊重、理解、关爱患者,护理过程中注重礼貌与礼节,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1].本文对1例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进行8年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潘瑞珠陈玲
- 关键词: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责任制护理人性化服务护理过程随访观察
- 放疗联合自身免疫细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细胞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后宫颈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和生存期差异。方法:68例宫颈癌患者,放疗组38例,联合治疗组30例;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别诱导培养CD3 AK细胞、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γδT细胞和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9+、CD16+CD56+和γδ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及PBMC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阳性表达率。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联合治疗组大多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联合组卡氏评分高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细胞绝对值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PBMC的穿孔素、颗粒酶及CD107 a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患者(Ⅰb-Ⅳ期)1、2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和76.6%(23/30),明显高于放疗组的86.82%(33/38)、68.4%(26/38)和57.9%(22/38)(P<0.05);以Ⅱb和Ⅲ期患者疗效最显著。结论:放疗联合自身免疫细胞治疗宫颈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延长生存期。
- 朱月华刘军权曹卉陈惠萍陈复兴陈玲张颂吕小婷
- 关键词:宫颈癌过继免疫治疗免疫细胞
- 徐州地区1216例门诊妇女HPV时实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和年龄段的关系及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1 216例,将筛查人群分为6个年龄段,分析阳性结果与年龄段的关系以及不同分型感染的情况。结果在1 216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207例,检出率为17.02%,其中30~39岁年龄段就检人数最多且阳性百分比最高30.43%。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为单一型感染70.01%,多重感染中以双重感染为主。检测的亚型主要以HPV-16型多见,依次为HPV-52型、HPV-66型和HPV-58型。结论统计结果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有利于本地区妇女的筛查和治疗。
- 黄艳红陈玲孙飞陈娜云田礼军
- 关键词:HPVPCR年龄
- 核酸扩增及微流芯片技术在献血者HCV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和微流芯片分析方法,用于献血者血液标本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方法选取80份疑似HCV感染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2种ELISA法、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核酸扩增后微流芯片法分析。结果经过核酸扩增的HCV阳性血液经分析后皆出现预期大小片段的特异性条带,而阴性血液缺少相应的条带。特异性巢式PCR扩增及微流芯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与CLI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LISA法和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异性巢式PCR扩增及微流芯片法结果稳定、准确,灵敏度高于ELISA法,可用于血液筛查。
- 姚仁南姚根宏栾建凤陈复兴陈玲陈娜云
- 关键词:化学发光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储存血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储存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名健康献血者新鲜血液及储存3周后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4+CD25+Foxp3+的变化。结果新鲜血液与储存3周后血液相比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值与CD4+CD25+Foxp3+的值均降低(P<0.01)。新鲜血液与储存3周后血液CD4+CD25+Foxp3+表达成线性相关。结论储存血液调节性T细胞及其基因Foxp3表达的明显降低可能为临床相关疾病输血治疗及疗效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 姚仁南史高群周忠海陈玲陈复兴栾建凤
- 关键词:CD4^+CD25^+
- 一次性输液器穿刺针头防脱落功能改进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对临床一次性输液器穿刺针头进行改进,防止针头脱落。方法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改进,在输液器的穿刺针头内壁处增加一活动弹片,弹片中下端有一活动按钮,弹片上端连接一球状端头。输液时,按住活动按钮后球状端头回缩至穿刺针头内,将穿刺针头完全刺入输液袋橡胶塞内,松开活动按钮后球状端头自动弹出固定穿刺针头,使其不易滑出。输液结束后再次按住活动按钮,球状端头回缩至针头内,然后穿刺针头即可顺利拔出。结果改进后的输液器适用于所有输液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及昏迷患者。结论改进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止输液过程中输液器的脱落,有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保障患者输液时的安全。
- 刘灿红陈玲
- 关键词:输液器安全护理护理创新
- 双静脉穿刺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总结双静脉穿刺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用双静脉穿刺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患者25例,穿刺前做好患者状态及血管评估,穿刺2根静脉并建立体外循环,配合使用弹力绷带和手部握拳、伸指运动,结束24 h后热敷血管。结果本组患者均能顺利透析,血流量观察最小(202.40±19.64)mL/min,最大(230.40±19.04)mL/min;双静脉使用时间1~115个月;血管并发症:血栓3例,狭窄3例,闭塞1例。结论双静脉穿刺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士容易操作,血流量可满足透析需求,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当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建立或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时,不失为一种选择。
- 陈玲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
- 金丝桃苷增强人NK细胞增殖及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对人NK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扩增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金丝桃苷作用于细胞,CCK-8法检测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处理前后颗粒酶、穿孔素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FasL、TNF-α的表达。结果:金丝桃苷各浓度组对CD3-CD56+的比例无明显影响,但在1.6~8.0μg/ml时能显著促进NK细胞增殖,并提高颗粒酶和穿孔素的表达。金丝桃苷在1.6~40μg/ml浓度能明显促进NK细胞分泌FasL、IFN-γ,但对TNF-α的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金丝桃苷能增强NK细胞的增殖及功能。
- 周燏高小宁高小宁吕小婷孙蕾清陈玲郑璐
- 关键词:金丝桃苷NK细胞增殖
- 某市血透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对血透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血透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文版关怀能力评级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对福州地区8所三级甲等医院127名血透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透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72.96±33.01)分,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为年龄因素(t=2.716,P=0.008)及单位的关怀程度(t=-2.769,P=0.006)。结论血透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管理者应注重对不同年龄段护士的培训,营造良好的关怀氛围,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
- 柳嫦巴珍妮彭山玲陈玲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