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奋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36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人巨细胞病毒对多向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对多向造血祖细胞 (CFU Mix)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 ,研究HCMVAD 16 9株对脐血CFU Mix集落生长的影响 ;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IS PCR)检测集落细胞中的HCMVDNA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集落细胞中HCMV早期蛋白P 5 2。结果 HCMVAD 16 9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 Mix集落生长 ,集落数随病毒感染滴度的增高而减少 ,抑制幅度亦加大的趋势 ;经IS 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 Mix集落细胞中有HCMVDNA存在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CFU Mix集落细胞中有HCMVP 5 2的表达。结论 HCMVAD 16 9可抑制CFU Mix的分化、增殖 ;HCMVAD 16 9对CFU Mix有直接损害作用。此作用可能是HCMV感染所致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的主要原因 ;并证实CFU 李琨 王清文 陈奋华 邓红珠 肖作源 黄略峰 何政贤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属 造血干细胞 细胞分裂 婴儿胆道阻塞11例内科治疗 2000年 肖作源 崇雨田 陈奋华 董阳深 何政贤关键词:婴儿 胆道阻塞 内科疗法 食物过敏后肠道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研究食入过敏原后 ,不同时相下的肠道黏膜通透性变化。方法 将卵蛋白 (OVA)致敏大鼠分成 3组 ,分别以OVA(2mg/mL)经肠道攻击 1、6和 2 4h后经口投用β乳球蛋白 (BLG) 5mg/mL ,2h后采血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BLG的浓度 ,并对小肠黏膜浸润炎性细胞计数分类。结果 3组实验大鼠血清BLG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 ,P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实验组间血清BLG的质量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实验组大鼠小肠黏膜内浸润的炎性细胞种类因食入后时相不同而有差异。结论 在食物过敏反应中 ,不论速发型或迟发型变态反应 ,肠道的通透性均增加 。 陈虹 陈奋华 李银涛 纪经智 何政贤 王清文 饭仓洋治关键词:食物过敏 肠道通透性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患儿Thl/Th2功能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哮喘息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分级治疗的标准给与相应的糖皮质激素吸人治疗,治疗组加用BCG—PSN,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FN-γ、IL-4的浓度及IFN-7/IL-4比值、血浆总IgE、肺功能、鼻炎积分、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L-4、IgE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发作需急诊就诊的次数为(0.81±0.20)次,对照组为(1.72±0.8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1.15±0.55)次,对照组(3.21±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治疗组鼻炎发作(1.31±0.42)次、对照组(1.11±0.39)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P〈0.05)。结论BCG—PSN具有纠正Thl/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除针对气道慢性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外,同时应重视免疫调节治疗。 纪经智 陈壮桂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关键词:卡介苗 变应性 常年性 THL细胞 TH2细胞 食物过敏动物模型中小肠的变化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应用卵蛋白致敏Nc/Jic雄性小鼠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探讨食入过敏原后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及免疫学的变化。【方法】选取Nc/Jic雄性28只,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21只,用卵蛋白(OVA)致敏,OVA(2mg/mL)经肠道攻击1h、6h、24h后分别采血及小肠,对照组7只,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处死小鼠取小肠。对小肠样本进行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小肠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变化,计数100个细胞并对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进行分类;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检测小肠黏膜细胞因子IL-4、IL-6,分析小肠黏膜免疫学的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小肠黏膜H&E染色可见小肠黏膜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1h以肥大细胞为主(P<0.05),6h在小肠黏膜可见到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P<0.05),而24h则以淋巴细胞为主(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OVA致小鼠的小肠黏膜中,IL-4及IL-6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较对照组,在食物过敏时Nc/Jic雄性小鼠小肠黏膜不仅在形态学呈现免疫炎症反应及损伤,而且在免疫学方面出现Th2细胞因子占优势的明显变化。 纪经智 陈虹 陈岩峰 陈壮桂 温燕铭 陈奋华关键词:食物过敏 细胞因子 小肠 小鼠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评价 评价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6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联合... 陈壮桂 李鸣 纪经智 陈岩峰 陈奋华 陈虹文献传递 哮喘患者气道网状基底膜厚度与气道壁重塑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哮喘状态下网状基底膜厚度与气道壁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哮喘致死病例5例,哮喘患者死于非相关疾病5例,非哮喘死亡病例5例,取其肺组织,测量相当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能获取的软骨性气道(大气道)网状基底膜厚度,同时测量大、小气道(膜性气道)横断面的管壁结构,包括平滑肌面积、黏膜下腺体面积,气道内、外壁面积及气管内腔面积的变化,检验其相关性。结果大气道的网状基底膜厚度与平滑肌层面积(12.3μm±2.8μm、12.3μm±1.8μm vs3.5μm±1.2μm;12.7μm±1.9μm、12.3μm±2.9μm vs 4.2μm±0.4μm;r=0.721,P<0.05)、黏膜下腺体面积(r=0.644,P<0.05)、气道内壁面积(0.11 mm±0.03 mm、0.10 mm±0.02 mm vs 0.05mm±0.02 mm;0.27 mm±0.07 mm、0.14 mm±0.07 mm vs 0.08 mm±0.03 mmr=0.799,P<0.01)相关;与小气道的平滑肌面积(r=0.729,P<0.05)、气道内壁面积(r=0.865,P<0.01)相关;而与气管大小(周长)、内腔面积及气道外壁面积不相关。结论大气道的基底膜厚度变化可反映大气道重塑、小气道平滑肌层和气管内壁的改变。监测网状基底膜厚度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哮喘的气道病理改变,及对哮喘病的长期追踪研究。 陈奋华 陈壮桂 陈虹 纪经智 陈岩峰 彭碧秀 盐田清二关键词:哮喘 气道阻力 基底膜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于2000年7月至2006年3月入院的24例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儿常规抗生素治疗,明确病原后予对因治疗,对照组应用更昔洛韦,每次5mg/kg,每12h1次,疗程14d;治疗组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每日400mg/kg,疗程10d。观察项目:①临床指标:住院天数、肺部体征开始消退时间。②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HCMV-DNA量的变化。③随访观察: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包括临床表现、体征和FQ-PCR测定HCMV-DNA拷贝数。结果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有效率81.8%,治疗组有效率53.8%,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9,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为(23±5.6)d,对照组为(2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P<0.05)。肺部体征开始消退天数分别为(7.45±1.37)d和(9.58±2.61)d,存在统计学差异(t=-2.415,P<0.05)。对照组有2例因WBC<0.5×109/L,plt<25×109/L,而终止治疗,1例治疗过程中死于呼吸衰竭。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疗效与更昔洛韦相近,相对于更昔洛韦,在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特别是合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壮桂 纪经智 陈奋华 陈岩峰 陈虹 步军 孙建华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丙种球蛋白类 更昔洛韦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干预方法探讨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免疫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入选的48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患儿28例,用丙种球蛋白(WIG)治疗,IVIG400mg/(kg·d),连用5d;或IVIG1g/(kg·d),连用2d。对照组患儿20例,予更昔洛韦(GCV)5~10mg/(kg·d)连用5d。并予对症支持治疗。选择2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结果健康儿童CD4(%)、CD8(%)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4.12±3.53)%、(26.22±4.43)%及(1.41±0.3);IVIG组分别为(24.2±4.3)%、(36.4±6.8)%及(0.72±0.12);GCV组(23.7±5.1)%、(37.3±7.8)%及(0.67±0.13),健康对照组与两组IM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IVIG组患儿治疗后CD4(%)升高、CD8(%)下降及CD4/CD8比值升高(P〈0.05);而GCV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IVIG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较GCV治疗组消失快(P〈0.05),IVIG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8.7%,GCV组患儿治疗有效率59.2%(X2=3.97,P〈0.05);IVIG组患儿平均住院日为(9.2±4.3)d,较GCV组(13.8±5.1)d明显缩短(t=-4.24,P〈0.05);结论IM患儿除了病毒感染导致的直接影响外,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IVIG免疫干预治疗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 陈壮桂 李鸣 纪经智 陈虹 陈岩峰 陈奋华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丙种球蛋白类 更昔洛韦 早期干预改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认知发育研究 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认知发育.方法 将11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57例接受了自出生起开始,为期一年的早期干预.干预以发展婴儿的基本信任感为原则,以家庭为中心,通过家访、保健门诊、热线电话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护理养育婴儿,对婴儿开展感知运动及语言等训练,掌握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结果 于婴儿满纠正年龄1岁时进行认知发育测定,表明于预组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都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期干预是改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认知发育的有效手段. 邹小兵 廖友明 黄师菊 陈奋华 何政贤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干预 认知发育 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