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晓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动脉瘤
  • 5篇手术
  • 4篇颅脑
  • 4篇出血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膜下
  • 3篇脑损伤
  • 3篇减压术
  • 2篇动脉瘤性
  • 2篇动脉瘤性蛛网...
  • 2篇伤患者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5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金晓
  • 14篇连烨
  • 10篇张秀卿
  • 5篇张涛
  • 5篇冯三江
  • 5篇王鹏
  • 1篇刘善贤
  • 1篇孙世远
  • 1篇奚再兴
  • 1篇李坷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夹闭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影响夹闭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对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10—202002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夹闭治疗的动脉瘤患者177例,术中动脉瘤破裂者32例,未破裂者145例;记录患者治疗前的一般临床指标:性别、年龄、伴随的基础疾病和动脉瘤的位置;应用CT血管成像模型和计算流体学方法获取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预测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价值。结果动脉瘤破裂组患者的动脉瘤最长径(14.7±5.2)mm和AR(1.6±0.7)均显著高于动脉瘤未破裂组[(12.5±4.7)mm、(1.3±0.5),P<0.05];动脉瘤破裂组NWSSM值(0.57±0.10)显著低于动脉瘤未破裂组(0.89±0.13)(P<0.05),动脉瘤WSSGA(12.14±4.13)Pa/m和LSQR 0.35(0.15~0.86)显著高于动脉瘤未破裂组(P<0.05)。动脉瘤最长径、AR和NWSSM为影响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对动脉瘤破裂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动脉瘤最长径、AR和NWSSM为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动脉瘤破裂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连烨金晓张秀卿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夹闭血流动力学参数
三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治疗的aSAH患者100例,根据DCI发生情况分为DCI组31例和非DCI组69例。检测患者血清sFlt-1、YKL-40、Lp-PLA2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sFlt-1、YKL-40、Lp-PLA2水平对aSAH后DCI的预测价值。结果DCI组sFlt-1、YKL-40、Lp-PLA2表达水平高于非DCI组[(0.13±0.02)g/Lvs(0.07±0.01)g/L,(292.65±78.60)μg/Lvs(206.33±59.28)μg/L,(396.59±41.12)μg/Lvs(281.19±66.02)μ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lt-1、YKL-40、Lp-PLA2水平升高及Hunt-Hess分级≥3级、改良Fisher分级≥3级、WFNS分级≥3级是aSAH后DCI的危险因素;血清sFlt-1、YKL-40、Lp-PLA2水平预测aSAH后DC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89和0.893,三者联合预测aSAH后DCI的AUC为0.950。结论sFlt-1、Lp-PLA2、YKL-40在aSAH患者发生DCI血清中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aSAH后DCI的发生。
李坷金晓王钰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miR-155、CCR5、PDCD4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小RNA(miR)-155、C-C趋化因子受体(CCR)5、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CD)4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5例,分别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样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miR-15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CR5、PDCD4浓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组血清miR-155、CCR5、PD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miR-155表达与CCR5、PDCD4水平呈正相关(P<0.01)。重度患者血清miR-155、CCR5、PDCD4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血清miR-155、CCR5、PDCD4表达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55、CCR5、PDCD4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iR-155、CCR5、PDCD4预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miR-155、CCR5、PDCD4高表达,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联用对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王鹏冯三江金晓连烨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MIR-155
第三脑室终板造瘘联合单纯动脉瘤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终板造瘘(FLT)联合单纯动脉瘤夹闭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脑积水的效果。方法:1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观察组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第三脑室FLT治疗。术后均随访5个月,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78.6%(P<0.05);GOS评分(4.2±0.4),高于对照组(3.5±0.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21%,低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第三脑室FLT联合单纯动脉瘤夹闭治疗aSAH脑积水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金晓连烨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动脉瘤夹闭
去骨瓣减压联合硬膜扩大缝合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死亡4例,在随访的14例患者中9例恢复满意。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硬膜扩大缝合术不仅可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预后。对高度怀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及时行MRI检查,以便得到更积极的治疗。
张秀卿张涛金晓连烨
关键词:脑梗死手术治疗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vWF及ET-1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抗纤溶酶(α2-A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重度TBI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8岁;年龄32~60岁,平均43.7岁。根据TBI后24 h内是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凝血正常组(74例)和凝血障碍组(32例)。比较两组重度TBI患者临床资料和入院次日清晨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α2-AP、vWF、ET-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α2-AP、vWF、ET-1水平对重度TBI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GCS、入院头部最高AIS和入院时平均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7)岁vs.(42.8±4.2)岁、(6.7±1.1)分vs.(7.2±0.9)分、(4.6±0.8)分vs.(3.7±0.6)分、(84.1±11.2)mmHg vs.(91.0±9.7)mmHg],P<0.05。凝血障碍组TBI患者PT、APTT和INR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血浆α2-AP、vWF、ET-1水平高于凝血正常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凝血正常组[(27.9±3.4)s vs.(12.0±1.9)s、(66.4±5.8)s vs.(36.2±2.3)s、1.6±0.2 vs.1.0±0.1、(67.8±8.2)mg/L vs.(19.3±2.4)mg/L、(162.5±24.6)%vs.(94.8±10.4)%、(65.1±5.2)mg/L vs.(41.6±3.9)mg/L、(2.6±0.3)g/L vs.(3.9±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度TBI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α2-AP、vWF、ET-1与PT呈强正相关(r=0.723、0.528、0.586,P<0.05),与APTT呈强正相关(r=0.646、0.572、0.585,P<0.05),与INR呈强正相关(r=0.592、0.507、0.548,P<0.05),与FIB呈强负相关(r=-0.653、-0.672、-0.5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降低(OR=2.593,95%CI:1.018~6.606,P<0.05)、α2-AP水平升高(OR=3.
冯三江张秀卿王鹏连烨金晓刘善贤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机械辅助呼吸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1年
颅脑损伤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病死率和伤残率均很高,是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创伤。因此,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始终是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影响其预后的诸因素中,以脑缺氧最为突出,呼吸机的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日益重要。笔者就我院2005年8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救治情况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张秀卿张涛连烨金晓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机械辅助呼吸呼吸机辅助呼吸救治水平
高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不同方式治疗效果对比
2021年
目的对比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与伽马刀放射治疗(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治疗高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效果。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诊治的98例高龄PTN患者分为A组、B组,各49例。A组进行MVD治疗;B组进行GKRS治疗。在手术治疗完成后对手术疗效进行测评,同时测定半个月、1、2、4、6个月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A组总有效率(89.80%)与B组(81.63%)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治愈率(79.60%)显著高于B组(44.90%)(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程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半个月后,两组疼痛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1、2、4、6个月后,A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高龄PTN患者来说,如若不存在手术禁忌症,使用MVD治疗效果优于GKRS,其止痛效果好。
连烨金晓张秀卿
关键词:高龄显微血管减压术伽马刀
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探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患者亚低温治疗,研究组予以患者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良好率(5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同时,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对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预后效果好,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冯三江王鹏连烨金晓张秀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高压氧亚低温临床疗效
术前急诊钻颅联合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出血脑疝形成被引量:1
2013年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脑疝形成者临床预后极差。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4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人脑室并脑疝形成患者,采用术前急诊钻颅联合去大骨瓣减压术方法治疗,在开颅术前急诊钻颅脑室外引流的方法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缩短了脑疝时限,提高了手术疗效。
张秀卿金晓张涛连烨
关键词:去大骨瓣减压术脑疝形成钻颅急诊术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