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莉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空间政治
  • 5篇种族
  • 4篇莫里森
  • 4篇二元对立
  • 3篇身份
  • 3篇托尼·莫里森
  • 3篇喜福会
  • 3篇《喜福会》
  • 2篇东方主义
  • 2篇性别政治
  • 2篇叙事
  • 2篇政治
  • 2篇社会空间
  • 2篇天堂
  • 2篇种族主义
  • 2篇列斐伏尔
  • 2篇跨层
  • 2篇黑人
  • 2篇反种族主义
  • 2篇《天堂》

机构

  • 2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5篇赵莉华
  • 4篇石坚
  • 2篇邱旭
  • 1篇周维贵
  • 1篇汪兴权
  • 1篇夏延华
  • 1篇曹华玲
  • 1篇李淼
  • 1篇刘倩

传媒

  • 3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华文文学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外国语文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叙事学聚焦理论探微被引量:14
2008年
虽然热奈特的声音与眼光之分使其聚焦概念广为接受,并通过其他叙事学家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聚焦理论远未完善,热氏所批评的视角理论仍然被广泛使用。本文分析热奈特、米克.巴尔以及里蒙.凯南等叙事学家的聚焦理论,指出各家理论的含混、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以严格区分聚焦者、聚焦行为和聚焦对象三方面因素,并结合将三方面因素联系起来考虑的方式,探讨聚焦理论,以建立聚焦理论体系,旨在抛砖引玉,推动聚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赵莉华石坚
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误区被引量:3
2006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降,华裔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发展势头可谓锐不可挡。综观其生成背景、作品内容及批评研究,不难发现其一显著特点:浓厚的族裔意识、权力诉求。从华裔的生存空间、华裔与美国主流的关系、甚至中美关系的视角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考察,过分强调权力关系、族裔利益而忽视艺术审美和普遍人文关怀无疑是华裔文学的致命伤。
赵莉华
关键词:华裔文学身份诉求
论《移植人》中印裔飞地小印度的多重空间内涵
2016年
美国印裔作家桑杰·尼冈的第二部小说《移植人》中的空间符号和空间关系通过印裔飞地小印度呈现出多重空间内涵:一方面,主流社会在种族及阶级概念、白人至上、精英文化等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排斥小印度,把小印度构建成政治意义上的"他者"空间;另一方面,小印度居民也努力排斥主流文化,把小印度建构成文化意义上的家园空间,以延续和保证其印裔文化身份,双向排斥合力形成族裔飞地;此外,经济因素和印裔对种族歧视的规避也对小印度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无论小印度及其居民们多么努力捍卫其印度性,他们都不可避免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体现流动、模糊和杂糅等第三空间特性,暗合"离散"族群与祖国地理意义上的疏离和心理意义的牵挂所构成的矛盾和冲突。
赵莉华
《宠儿》中的“空间表征”之争被引量:7
2009年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强调"空间表征"规训社会成员的"空间实践",而"空间表征"主要特征为其构想性,构想主体当然系空间规划者。本文提出:种族社会的种族"空间表征"构想主体是强势族群,而《宠儿》的"空间表征"构想主体白人裂分为两大阵营,以"学校老师"为代表的南方种植园主和以鲍德温兄妹为代表的北方废奴主义者,两大阵营所构想的"空间表征"基本一致,都强调白人/黑人二元对立,差异在于前者将黑奴视为牲畜而排斥在社会空间之外,后者则将黑奴视作低等臣民纳入社会空间。两者的交锋实质上折射出美国19世纪南北不同经济体制所导致的种族意识形态冲突。
赵莉华石坚
关键词:社会空间
从空间视角看《女勇士》中的性别政治
2016年
从勇兰、月兰、无名姑姑和女勇士所处社会中的空间关系、空间位移和空间反抗视角分析《女勇士》中的性别政治。指出在父权社会,空间不仅反映男女权力关系,而且被用作媒介和工具,实现男权控制和反控制。男性通过对空间的控制来实现对女性的控制,而女性则通过空间进行反抗。然而,父权社会的空间表征对女性思想意识的影响难以消除,造成了当时众多女性的人生悲剧。这些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男权思想对女性的影响及伤害,彰显了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曹华玲赵莉华
关键词:《女勇士》性别政治女性反抗
从梦寐走向理性--理查德·赖特的反种族主义空间实践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在各路空间理论百家争鸣的当下,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因其特有的原创性和体系性而独具工具性。理查德·赖特在美国黑人文学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启了20世纪3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的一代新风。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小崽》通过对列斐伏尔"空间三一论"的叙事阐释,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族空间政治秩序。同时,赖特在种族"空间表征"的规训下,通过一系列主体"空间实践"和"表征空间",对"空间表征"和种族主义话语提出质疑与反抗,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空间飞跃。
夏延华赵莉华
关键词:空间政治种族
莫里森《天堂》中的肤色政治被引量:5
2012年
莫里森的小说《天堂》通过多重历史叙事、交叉历史叙事以及历史叙事神话化,将黑人小镇的历史叙事与个体叙事相结合,展示全黑人小镇主流居民构建漆黑黑人的神圣纯黑性以及与之相对的浅色黑人的卑贱混血性的过程,揭示其中的构想本质,以此颠覆小镇黑人居民所坚信的漆黑黑人/浅色黑人的二元对立,并质疑以此二元对立为主要内容的种族"空间表征"。
赵莉华
关键词:《天堂》叙事二元对立
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约瑟夫·海勒的种族困境被引量:9
2006年
约瑟夫·海勒的族裔身份及其反种族主义立场掩盖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种族政治,本文拟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该小说印第安人哈尔福特的人物形象及其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探讨哈尔福特控诉种族迫害的英雄形象与其印第安形象定式(魔鬼、醉汉和废物)之间的矛盾,研究作者反种族主义立场与种族主义无意识之间的悖论,揭示小说的种族政治无意识。
赵莉华石坚
关键词:约瑟夫·海勒种族主义
空间视域下《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文化流变被引量:1
2017年
第二代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以清新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典型的美国佬》中拉尔夫一家移民美国,并逐步被美国主流文化同化,从最开始拒斥美国文化到最后沉迷于美国梦,成为了他们最开始所抵触的所谓的"典型的美国人"。通过分析小说的空间位移、空间实践、空间关系及空间意象等探讨了主人公处理自身文化身份焦虑的过程,旨在从空间的角度上体现拉尔夫一家留美期间文化身份构建过程中所反映的一系列微妙变化,以此探寻解决华裔身份认同危机的出路。
李淼赵莉华
关键词:《典型的美国佬》空间意象文化流变
《蝴蝶君》的后殖民解构与后后殖民解读被引量:11
2004年
为什么体现东方主义话语的《蝴蝶夫人》在东方仍魅力不减?而解构它的《蝴蝶君》却在东方不太受欢迎?从本土的视角重读两个文本,发现个中原由:《蝴蝶君》对《蝴蝶夫人》的后殖民解构中存在着两个严重问题:①以东方主义中东方女子的“龙夫人”形象定式来解构另一形象定式蝴蝶夫人或“荷花女”;②剧本及其《后记》中作者的解构意图过于直接,因而有说教之嫌。《蝴蝶君》这一“东方主义”的叙事复写无非是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叙事,当然不能为东方大众所认同。究其原因,乃由作者在东方面前的“失语”状态以及作者“夹缝人”身份所带来的“身份焦虑”造成。
赵莉华
关键词: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他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