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智

作品数:67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脊柱
  • 19篇血栓
  • 19篇血栓形成
  • 19篇静脉
  • 19篇静脉血
  • 19篇静脉血栓
  • 19篇静脉血栓形成
  • 18篇深静脉
  • 18篇深静脉血栓
  • 15篇深静脉血栓形...
  • 15篇脊柱侧
  • 13篇后路
  • 13篇创伤
  • 12篇畸形
  • 12篇侧凸
  • 11篇脊柱侧凸
  • 10篇切除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9篇肢体

机构

  • 36篇昆明医学院第...
  • 3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67篇赵智
  • 35篇解京明
  • 34篇王迎松
  • 30篇张颖
  • 29篇张春强
  • 28篇赵学凌
  • 26篇唐锡章
  • 25篇杨振东
  • 25篇周兆文
  • 23篇刘路平
  • 19篇王兵
  • 19篇黄河
  • 17篇贾代良
  • 15篇赵宏斌
  • 14篇李世和
  • 13篇殷亮
  • 13篇李韬
  • 10篇何飞
  • 9篇胡敏
  • 8篇梁红锁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5篇昆明医学院学...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13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病椎切除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病椎切除、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方法选择,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2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5~17.0岁,平均9.6岁。病椎位于胸段13例,胸腰段10例,腰段5例。依据病椎类型及畸形范围,采取不同经后路病椎切除方式:半椎体切除(13例)、半椎体切除联合对侧分节不全切除(7例)、全脊椎切除(8例)。均依靠椎弓根螺钉器械行矫形内固定术,其中短节段固定7例(A组),长节段固定、单纯半椎体或联合对侧骨桥切除13例(B组),长节段固定、全脊椎切除8例(C组)。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测量侧凸及后凸角度并计算矫正率。结果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7)、(234±42)、(383±67)min,出血量分别为(330±66)、(1540±120)、(4760±135)m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呼吸衰竭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1例C组患者于术后6h出现脊髓再灌注损伤,经积极治疗后2周恢复正常;余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32.8个月。影像学资料示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有连续性骨性结构连接病椎切除后间隙,手术所获矫形角度无明显丢失。所有患者无螺钉松动或拔钉等现象发生。术后2周X线片示3组侧凸及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侧凸矫正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后凸矫正率低于B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椎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手术计划应结合患者年龄,针对不同的致畸因素及畸形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固定范围。
王迎松鲁宁张颖刘路平赵智杨振东赵道洪陈鸿解京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融合术内固定
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骨科髓内钉打拨器改装自制的可定量击打装置,模拟与骨科临床相似的创伤过程,造成兔单侧下肢近端不同程度的损伤,创建出一种具有骨科临床特点的肢体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
赵学凌李文黄河王兵赵宏斌何飞王建伟吴雪梅张春强贾代良赵智唐锡章周兆文李世和
文献传递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在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矫治>100°的重度脊柱侧凸时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9月以全脊椎切除术联合椎弓根钉棒治疗的13例重度侧凸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117.8°,冠状面偏斜平均6.7cm;术中置入直径为5.5~6.5mm椎弓根螺钉,通过全脊椎切除建立矫形空间后,直视下保护硬膜囊,获得脊柱冠状面整体平衡和侧凸矫形。结果平均侧凸矫形率为60.7%,冠状面偏斜纠正82.0%。术后1例发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2周后恢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同术前。术后6个月时,患者肺功能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平均随访22.5个月,矫形效果丢失<10%,1例内固定棒断裂。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联合椎弓根钉棒器械矫形术可有效保护脊髓功能,获得良好矫形效果,适用于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特别是对伴有显著通气功能障碍的胸段侧凸。
解京明王迎松张颖赵智刘路平杨振东
关键词:脊柱侧凸截骨术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在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矫治大于100度的重度脊柱侧凸时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9月,以全脊椎切除术联合椎弓根钉棒治疗的13例重度侧凸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11...
解京明王迎松张颖赵智杨振东刘路平
文献传递
伸直位和屈髋屈膝位对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比较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术后患肢的固定可削弱肌肉泵的作用,造成静脉血流缓滞,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通过对兔下肢行伸直位和屈髋屈膝位固定探讨其对兔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和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完成。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60只,体质量(3.0±0.2)kg,雌雄不限。先行预实验,随机抽取12只,行耳缘静脉麻醉后人工固定兔左下肢伸直位与屈髋屈膝位(模拟石膏外固定),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测,结果显示兔左下肢屈髋屈膝位可以引起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降低。再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①固定组(n=30),行左下肢于屈髋屈膝位石膏外固定。②空白对照组(n=30),不作任何处理。于固定后5,7,9d两组动物行组织学观察,各时相点动物均为10只。主要观察:①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测兔左下肢伸直位和屈髋屈膝位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②组织学观察两组兔左股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纳入6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为左下肢伸直位兔左股静脉的血流量为(0.064±0.015)cm3/s,左下肢固定为屈髋屈膝位时左股静脉血流量为(0.023±0.010)cm3/s,屈髋屈膝位较伸直位时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降低(t=8.106,P<0.01)。②固定组5,7,9d左股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30%和10%;空白对照组均为0。固定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兔下肢在屈髋屈膝位时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较伸直位时明显降低,更容易导致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
王兵梁红锁赵宏斌张春强贾代良胡敏唐锡章赵智周兆文赵学凌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全自动血凝仪对兔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监测和评估
2005年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兔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为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监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11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实验室进行。新西兰大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骨折组(造模后骨折)、创伤组(造模后创伤,不骨折)和固定组(不造模)均行左侧屈髋屈膝位石膏固定;对照组不造模,不固定。各组均于处理后第5,7,9天分别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酶原和凝血酶时间变化。结果:骨折组30只兔中死亡5只,进入结果分析115只。除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外,各时间点各项指标骨折组和创伤组无明显差别(P>0.05),固定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①各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10.58±0.65,11.83±0.28,12.35±0.23,12.18±0.38)s,(P<0.05)]。②各组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0.82±0.17,0.85±0.06,1.01±0.02,1.00±0.03,(P<0.05)]。③各组纤维蛋白酶原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升高[(2.51±0.23),(2.52±0.17),(1.62±0.15),(1.57±0.33)g/L,(P<0.05))。④各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第9天骨折组明显低于创伤组[(21.78±1.86,25.00±2.58)s,P<0.05],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27.10±2.33,27.00±2.79)s,(P<0.05)]。结论:全自动血凝仪能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监测提供较准确、客观和稳定的凝血指标,在本实验中反映了创伤与固定等因素与血凝状态及血栓之间的关系。
胡敏王兵赵宏斌张春强赵智周兆文唐锡章贾代良梁红锁郑宏宇赵学凌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后脊柱畸形患者主弯各段Cobb角变化及其对主弯矫形的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后脊柱畸形患者主弯各段Cobb角变化、对主弯矫形的意义及主弯置钉情况对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应用PVC治疗的46例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所摄标准脊柱全长前后位X线片,在冠状面将畸形主弯划分为主弯上段、主弯中段及主弯下段。采用标准Cobb角测量方法分别对术前、术后主弯及主弯各分段Cobb角进行测量。比较主弯及主弯各分段Cobb角的变化、计算主弯各分段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主弯段椎弓根置钉情况及切除椎紧邻上下椎体的置钉情况与矫形率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为110.1°±18.1°,术后平均减小59.1°±16.4°(P<0.05),主弯矫形率为(54.1±12.2)%。其中,主弯中段平均减小28.1°±14.7°(P<0.05),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为(49.1±27.3)%,主弯上段平均减小15.7°±13.1°(P<0.05),对主弯矫形贡献率为(25.2±16.6)%,主弯下段平均减小15.3°±12.4°(P<0.05),对主弯的矫形贡献率为(26.3±22.6)%。主弯上、下两段的矫形度数及矫形贡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切除椎的相邻的上下椎体至少各置入一枚椎弓根螺钉的患者有22例,该组患者主弯中段的矫形度要明显优于上、下椎体无钉的24例患者(P<0.05)。同时发现主弯节段置钉比率与主弯矫形率密切相关(r=0.82,P<0.05)。结论:主弯中段对主弯矫形的贡献率最大,主弯内椎弓根螺钉置钉数对矫形起重要作用,尤其在切除椎的邻近椎体置钉对脊柱矫形及重建更重要。
李韬解京明王迎松赵智张颖毕尼
关键词:脊柱畸形COBB角
严重脊柱侧弯伴chiari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伴有chiari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自2004年-2009年我科收治的脊柱侧弯伴有chiari畸形患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4.7岁.Ccobb角56...
解京明王迎松刘路平杨振东赵智武绍刚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柱侧弯手术方式
经全臂丛手术入路单切口完整切除颈肩胸部巨大肿瘤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全臂丛手术入路单切口完整切除颈肩胸部巨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采用全臂丛入路单切口完整切除的6例颈肩胸部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后CT或MRI检查显示肿瘤完整切除。1例因术中牵拉损伤腋神经致肩关节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恢复;其余5例未出现手术并发症,脊柱形态和肩、上肢功能正常。平均随访42个月,1例术后60个月因脑梗死死亡,其余病例无复发。结论经全臂丛手术入路单切口可完整切除颈肩胸部巨大肿瘤。
胡敏洪志鹏王兵赵宏斌张春强郑宏宇梁红锁贾代良唐锡章周兆文赵智赵学凌李世和
严重脊柱畸形伴椎弓根结构异常的五步补救置钉法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按照常规方法建立椎弓根钉道失败后的补救置钉方法和技巧。方法:本组病例包括76例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其中,男31例,女45例;就诊时年龄10~31岁,平均17.4岁。术前侧凸Cobb角100°...
解京明王迎松赵智张颖杨振东李韬
关键词:脊柱畸形椎弓根固定胸椎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