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飞泉

作品数:39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小麦
  • 20篇高产
  • 13篇育种
  • 7篇川农
  • 6篇调型
  • 6篇选育
  • 6篇引物
  • 6篇物理位置
  • 6篇抗病
  • 6篇高产育种
  • 6篇播期
  • 5篇杂交
  • 5篇栽培
  • 5篇四川盆地
  • 5篇盆地
  • 5篇染色体
  • 4篇性状
  • 4篇染色
  • 3篇易位
  • 3篇早播

机构

  • 38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四川省种子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资阳市雁江区...

作者

  • 38篇谭飞泉
  • 29篇任正隆
  • 19篇张怀琼
  • 15篇任天恒
  • 15篇晏本菊
  • 12篇唐宗祥
  • 11篇蒋华仁
  • 11篇符书兰
  • 10篇李治
  • 9篇罗培高
  • 8篇张怀渝
  • 2篇余国东
  • 2篇张丕辉
  • 2篇马强
  • 2篇李伯群
  • 2篇周凤云
  • 1篇杨漫宇
  • 1篇江洪芝
  • 1篇付体华
  • 1篇赵凯

传媒

  • 13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控制小麦籽粒粒长的主效QTL位点及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小麦籽粒粒长的主效QTL位点及紧密连锁的KASP引物和应用,该主效QTL位点QKl.sau‑6A在小麦的6A染色体上的遗传位置为16.78‑31.64cM,该主效QTL位点QKl.sau‑6A两侧的S...
任天恒范涛李治欧霞谭飞泉
文献传递
播种密度对"协调型"小麦新品种川农18的产量效应被引量:3
2003年
经过两年的试验表明:小麦新品种"川农18"在高产栽培中,产量潜力比川麦28更高,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的有效穗突破了四川现有品种的上限,致使生物产量较高。川农18单位面积有效穗较高的原因,除了较强的分蘖能力外,主要在于它有更高的分蘖成穗率。本研究指出,不同的播种密度对川农18最高苗影响较大,对成穗数和叶面积指数有所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相比,川农18有较强的群体协调能力,在不同的播种密度情况下,均比对照的田间群体结构好,叶面积系数合理,剑叶质量较好,倒伏较少,穗数和穗重的互补能力强,更容易发挥高产潜力。川农18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单穗重和单株生产潜力高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小麦精密播种栽培技术"对品种特性的要求,有利于在我国南方麦区建立新的小麦栽培模式。作者建议:在川农18高产栽培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播种量(50~100kg/hm2),以充分利用分蘖成穗达到高产稳产、节支增收的目的。
谭飞泉任正隆
关键词:播种密度育种栽培技术
新育成的1RS·1BL初级易位系T956-13的育种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条锈病和白粉病生理小种的变异和新小种流行致使大范围利用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源抗性屡屡丧失。为了寻找和培育新的抗源,以小麦高产育种品系A42912为受体,以我国西南地区白粒黑麦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和细胞学选育,成功培育了一个新的小麦-黑麦易位系T956-13。多重FISH+GISH技术证明,T956-13含有一对来自白粒黑麦的完整1RS染色体臂,是一个新的1RS·1BL初级易位系。用条中29、条中31、条中32、条中33、条中34以及水源系(SY)等10个流行的条锈病生理小种或菌系进行的接种试验证明,T956-13高抗所有接种的生理小种和菌系。田间育种圃内混合菌种接种鉴定表明,T956-13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出高度抗性。用T956-13和川农11(含Yr9和Pm8基因)以及川农17(含YrCN17和PmCn17基因)杂交,T956-13的抗病性表现为显性。在F2群体中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感植株分离比均符合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即卡方测验符合3∶1分离;感病品种回交的BC1F1群体中,抗感植株分离比均为1∶1。由此表明,T956-13含有不同于Yr9和Pm8的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等位基因或者与其紧密连锁的新抗病基因座,是当前小麦育种的优秀抗源之一。此外,由于易位系T956-13继承了亲本A42912的优异表型性状,即具有秆矮、分蘖力强、生长繁茂、穗大、早熟等农艺性状,所以是优异的高产抗病育种资源。
任天恒李治晏本菊杨漫宇谭飞泉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育种条锈病白粉病
早播对四川盆地小麦新品系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明确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系J210对早播的适应性以及为早播早熟型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2006-2007年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早播(从10月18日到11月5日每2 d一个播期,共10个播期)对J210生育进程、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J210的生育进程随播期的提前而提前,全生育期和灌浆持续期随播期的提前而增长;10月18-30日间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变化不明显,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差异也很小,但粒重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而10月30日之后播种,单位面积穗数和粒数明显减少,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高;从产量看,以10月18日播种最高,但在10月28日之前播种减产不显著,在10月28日之后播种显著减产,10月18日播种比11月5日播种增产达29.92%。考虑到试验期间为暖冬年,认为J210在生产上的高产而又安全的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在进行更加高产的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选育时,可将育种材料的播期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这样有利于育成更加适应早播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谭飞泉蒋华仁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播期生育进程灌浆特性
高产、抗病、抗衰老的小麦新品种——川农12和川农17被引量:13
2003年
任正隆张怀琼付体华谭飞泉
关键词:小麦栽培要点
高产小麦新品种—嘉农麦809
2019年
嘉农麦809是四川农业大学以自育品种川农23和川农19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麦20180014。
任天恒谭飞泉谭飞泉李治曾滔罗培高李治晏本菊罗培高唐宗祥符书兰张怀渝晏本菊
关键词:自育品种系谱法选育有性杂交高产审定
高产抗逆“协调型”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被引量:4
2012年
渝麦13号(渝审麦2010002)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1999年利用川农19作母本,优质丰产品系R3301作父本杂交,在马尔康夏繁加代后2003年选出F5株系,2004-2006年进一步选择F6和F8株系,经重庆农科院特作所引进筛选定型后,以代号R210参加2006-2009年重庆市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张怀琼马强蒋华仁李伯群任正隆余国东谭飞泉周凤云晏本菊李泽碧任天衡唐宗祥张丕辉符书兰罗培高
关键词:调型抗逆父本杂交优质丰产
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1
2009年
为了探明不同氮肥运筹对西南麦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系)R210和川农25为材料,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干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时期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表现为:全施底肥有利于提高沉淀值、粉质质量指数及醇溶蛋白含量;采用底肥∶三叶期肥=1∶1的方式有利于提高GMP含量;采用底肥∶三叶期肥∶孕穗期肥=5∶2∶3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干面筋的含量,降低弱化度。不同品种的优质栽培方式不同,R210以底肥∶三叶期肥∶孕穗期肥=5∶2∶3,施用纯氮18 g/m2品质最优,川农25以全施底肥,施用纯氮18 g/m2品质最优。
江洪芝晏本菊谭飞泉张怀琼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施氮时期品质性状
“恢复型”小麦新品种选育初报
2004年
“恢复型”小麦品种是指具有高产稳产性能而又能很好恢复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品种。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交 ,选出了恢复型品种川农 19和一大批优良恢复型品系 ,这类品种有利于简化杂交小麦的制种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
蒋华仁张怀琼谭飞泉任正隆何祖才
关键词:小麦育种恢复系杂交小麦
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川农32
2019年
川农32(区试代号:R807)为四川农业大学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川农27/80978,其中,川农27为自育品种,80978为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引进品系。该品种的突出优点为:高产,适应性好,适播期较宽,抗倒,品质达到弱筋小麦标准。
谭飞泉任天恒罗培高张怀渝唐宗祥符书兰晏本菊任正隆张怀琼李治
关键词:弱筋小麦广适性自育品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