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洋

作品数:50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手术
  • 7篇预后
  • 7篇主动脉
  • 7篇主动脉瘤
  • 7篇胃癌
  • 7篇间质
  • 7篇腹主动脉
  • 7篇腹主动脉瘤
  • 6篇肿瘤
  • 6篇外科
  • 6篇胃肠
  • 6篇静脉
  • 5篇疗效
  • 5篇间质瘤
  • 4篇蛋白
  • 4篇切除
  • 4篇曲张
  • 4篇胃肠道
  • 4篇腹腔

机构

  • 3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2篇中南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符洋
  • 9篇汤恢焕
  • 9篇黄建华
  • 7篇张祁
  • 7篇刘琪
  • 6篇李孝成
  • 6篇刘光强
  • 6篇张谢夫
  • 5篇郭学利
  • 5篇叶延伟
  • 5篇张勇敢
  • 4篇刘光辉
  • 3篇苗超峰
  • 3篇王子凡
  • 3篇白华龙
  • 3篇宋燕
  • 3篇吕新生
  • 3篇王国俊
  • 2篇刘涛
  • 2篇王俊

传媒

  • 9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对比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及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2000年1月至2024年7月的临床对照研究,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2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或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随后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中“meta”包(V6.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进行数据整合,共计17354例患者,其中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4813例,开放式手术5870例、腹腔镜手术6671例。机器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再入院率、血肿发生率与开放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机器人比腹腔镜SMD=22.40,95%CI(15.43~29.37),P<0.01;机器人比开放式SMD=1.19,95%CI(0.71~1.68),P<0.01]。机器人手术的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手术更短[SMD=-0.47,95%CI(-0.84~-0.09),P=0.01],但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CI(-0.07~0.40),P=0.16]。此外,机器人手术的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25~1.01),P=0.05]。结论机器人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疼痛率较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孙昭刘琪王殿琛姜建武符洋
关键词:疝修补术机器人手术
医护技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3.0 T闭合式磁共振引导下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3.0 T闭合式磁共振(MR)引导下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复合手术室行小肝癌微波消融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85个病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医护技模式管理,试验组接受医护技一体化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抑郁、焦虑状态和闭气完成度、图像质量。结果两组MR引导下经皮肝穿MWA治疗均顺利完成,技术成功率100%。试验组患者术中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患者闭气完成度和图像质量提高(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临床护理模式在MR介入手术中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闭气完成度和图像质量。
张莹赵海运符洋聂云飞张增梅
关键词:磁共振引导肝癌微波消融
DNA错配修复缺陷与结直肠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3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黏液腺癌(MAC)患者癌组织错配修复(MMR)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MR状态对MA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切除术的MAC患者146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DNA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及Ki-67表达。根据癌组织MMR蛋白表达情况,将146例患者分为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组和错配修复完整(pMMR)组,比较2组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CA125水平,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比率等临床病理特征。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将146例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及MMR状态,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AC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146例患者dMMR发生率为25.3%(37/146),右半肠癌患者dMMR发生率[39.4%(26/66)]高于左半肠癌患者[13.8%(11/80)](χ^(2)=12.570,P<0.001)。(2)dMMR组左半肠癌(29.7%)、临床分期Ⅲ~Ⅳ期(39.1%)、淋巴结转移比率(29.7%)及术前血清CEA、CA125水平升高比率(24.3%、2.7%)低于pMMR组(63.3%、61.5%、48.6%、47.7%、15.6%)(P<0.05),男性、年龄≥65岁、肿瘤直径≥5cm,有神经侵犯、有脉管侵犯、根治性手术、溃疡型肿瘤、T分期T1-2期、Ki-67≥50%及术前血清CA19-9、CA72-4水平升高比率与pMM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146例患者中生存91例(62.3%),其中dMMR组生存29例(78.4%),pMMR组生存62例(56.9%),dMMR组生存率高于pMMR组(χ^(2)=8.702,P=0.003)。(4)生存组dMMR(31.9%)、年龄<65岁(76.9%)、临床分期Ⅰ~Ⅱ期(64.8%)比率均高于死亡组(14.5%、56.4%、12.7%)(P<0.05),有脉管侵犯(16.5%)及术前CA72-4(35.2%)、CA125(6.6%)水平增高比率均低于死亡组(30.9%、67.3%、21.8%)(P<0.05),男性、肿瘤直径≥5cm、左半肠癌、有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
周雅淑符洋马怡晖郭鹏梁曦月孟园园裴家鑫路太英
关键词: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器,包括小鼠固定装置和鼠尾固定装置;小鼠固定装置采用可以收缩放松的弹性固定笼结构对小鼠进行固定,可以根据小鼠体型自由改变固定笼的松紧度,方便适配各种不同体...
刘浩张楚晗符洋王丽萍
人胃腺癌组织中COX-2、iNOS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胃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OX-2、iNOS、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OX-2、iNOS及NF-κ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腺癌组织中COX-2、iNOS、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腺癌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浸润深肌层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浅肌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且COX-2蛋白在高、中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胃腺癌组织中COX-2、iNOS与NF-κBp65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 P=0.366、0.359、0.405,P<0.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COX-2、iNOS、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三者参与胃腺癌的形成且与其侵袭、转移有关。
李晓丽林锐李继昌符洋
关键词:胃腺癌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贝那普利抑制家兔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贝纳普利干预对家兔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家兔24只按灌注液(盐水,弹力蛋白酶,弹力蛋白酶+贝纳普利)随机分为3组,观察灌注后各组腹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行HE染色及VG弹力染色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RT-PCR检测MMP-9的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活性。结果术后7d,3组腹主动脉平均扩张率分别为7.50%(盐水灌注组,A组),120.62%(弹力蛋白酶灌注组,B组),39.20%(贝纳普利干预组,C组)。C组均未形成腹主动脉瘤,其中层弹力纤维含量及结构完整性优于B组(P<0.01),且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减少。B组MMP-9表达及活性增强,C组MMP-9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其活性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贝纳普利能显著抑制家兔AAA模型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浸润,多水平下调细胞外基质降解,保存弹力纤维有关。
符洋李孝成张祁刘光强汤恢焕黄建华
关键词:弹力纤维MMP-9
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重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目前普外科最棘手的疾病之一,总体死亡率达5%-10%。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0例,并与单用加贝酯治疗组、单用奥曲肽治疗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符洋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奥曲肽加贝酯疗效观察外科急腹症SAP
人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优化人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86例未经放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以18 G留置针穿刺后扩大针眼,埋种肿瘤后夹闭免缝的方式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后颈部皮下,定期监测移植瘤大小、成瘤时间,探索最佳传代时机,组织染色对比各代肿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代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每例初始肿瘤建模时间为(16.5±2.8) min,原代移植成功率为79%,传代移植成功率为100%。原代移植成功率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原代肿瘤与子代肿瘤的形态结构、肿瘤蛋白表达相似。结论本研究优化了人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有效简化建模流程,缩短建模时间,建模成功率高,在肿瘤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上保持稳定。
符洋郭鲁伟时洋洋杨鸽张红燕刘涛张谢夫
关键词:结直肠癌
胃癌中FKBP5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FKBP5在为胃癌中的表达、预后意义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FKBP5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胃癌数据集中比较FKBP5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及不同病理亚组中的表达差异;TCGA和KMplotter数据库分析FKBP5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基因富集分析(GSEA)分析FKBP5高表达组富集信号通路;应用TIMER数据库分析FKBP5与免疫浸润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免疫细胞浸润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FKBP5与经典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结果FKBP5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失调,在胃癌组织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下调;FKBP5表达水平随着T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升高;生存分析显示FKBP5 mRNA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生存率低于FKBP5低表达的胃癌患者(HR>1.50,P<0.05)。GSEA分析显示,FKBP5 mRNA高表达组胃癌样本在同种异体排斥、上皮间质转化、HEDGEHO信号、炎症反应、肌生成等信号通路富集(ES>1.50,P<0.05)。在胃癌组织中,FKBP5表达与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cor>0.35,P<0.05);巨噬细胞浸润水平较高的样本,患者的预后更差。FKBP5表达水平与大部分免疫相关基因明显正相关(cor>0.45,P<0.05)。结论在胃癌中,FKBP5基因高表达与肿瘤T分期、组织学分级、不良预后及CD4+T细胞、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显著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刘伟强符洋
关键词:胃癌生物信息学预后
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评价胃肠道间质瘤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评价胃肠道间质瘤根治性切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2020-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切除的32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LAR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Log-Rank检验绘制出LAR与RFS相关的生存曲线。结果 通过ROC曲线得出术前LAR的最佳截断值为5.37。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LAR的大小与肿瘤最大直径、NIH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LAR≥5.37与更差的RFS显著相关(P=0.03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AR、肿瘤部位、核分裂象和Ki-67指数为影响GIST预后的关键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AR(P=0.021)、肿瘤部位(P=0.001)和Ki-67指数(P=0.002)为GIST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高LAR水平是GIST根治性切除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张朕符洋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血清白蛋白血清乳酸脱氢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