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高春

作品数:48 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血管
  • 14篇内皮
  • 13篇皮素
  • 13篇脑血
  • 13篇内皮素
  • 12篇脑血管
  • 11篇脑底动脉
  • 10篇动脉
  • 10篇蛛网膜
  • 10篇蛛网膜下
  • 10篇蛛网膜下腔
  • 10篇蛛网膜下腔出...
  • 10篇网膜
  • 10篇下腔出血
  • 10篇膜下
  • 10篇脑动脉
  • 10篇出血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血管痉挛

机构

  • 40篇南昌大学
  • 9篇南昌大学第二...
  • 8篇江西医学院
  • 3篇江西护理职业...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宜春职业技术...

作者

  • 48篇祝高春
  • 29篇林雪群
  • 14篇万丽丹
  • 12篇薛国勇
  • 9篇戴育成
  • 8篇李桂林
  • 7篇范广勤
  • 6篇冯昶
  • 6篇邵立健
  • 4篇杜桂花
  • 4篇石嘉庆
  • 4篇刘曾旭
  • 4篇周繁坤
  • 3篇黎砚书
  • 3篇熊建忠
  • 3篇唐迅
  • 2篇官文芳
  • 2篇伍凤云
  • 2篇陈英
  • 2篇万卫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解剖...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江西医学院学...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解剖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暴露对N2a细胞SV2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铅暴露对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中突触囊泡蛋白C(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C,SV2C)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铅对神经递质作用有关机制。方法 N2a细胞分为正常组、染铅Ⅰ组(10-4 mol/L醋酸铅),染铅Ⅱ(10-3mol/L醋酸铅)。分别在24和48 h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不同组N2a细胞SV2C mRNA变化以及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染铅Ⅰ、Ⅱ组N2a细胞中SV2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剂量组之间无差异(P>0.05)。各组24和48 h比较,SV2C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但染铅Ⅱ组SV2C蛋白表达水平48 h均明显低于24 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铅下调囊泡运输蛋白SV2C基因,减低了其蛋白水平,从而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
祝高春伍凤云叶薇薇李桂林林芬李耀斌林雪群范广勤
关键词:铅中毒神经递质囊泡运输
孕哺期铅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及哺乳期铅暴露对雄性仔鼠海马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SPF级雌性SD孕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去离子水)、低剂量铅暴露组(0.5 g/L乙酸铅)和高剂量铅暴露组(2.0 g/L乙酸铅),每组4只。采取自由饮水的方式进行染毒,自妊娠第1天开始至仔鼠21 d断乳为止。在仔鼠断乳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6只雄性仔鼠全血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6只雄性仔鼠海马组织SIRT1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6只雄性仔鼠海马组织SIRT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孕哺期不同剂量铅暴露后,雄性仔鼠血铅和海马组织中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海马中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铅暴露组仔鼠海马中SIRT1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哺期铅暴露可下调仔鼠海马中SIRT1基因表达,从而可能影响海马神经元功能及仔鼠学习记忆能力。
胡蕾李平杨美媛罗丹祝高春
关键词:铅暴露海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鼠脑底动脉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蛛网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脑底动脉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能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及其诱发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H组(3d、14d)。SAH组大鼠取股动脉自体血注入蛛网膜下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正常组、SAH组大鼠脑底动脉ET-1能神经纤维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脑底动脉可见棕褐色,细线状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SAH后3d组大鼠脑底动脉与正常组大鼠脑底动脉比较ET-1能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增多,统计学检验(P<0.05);而SAH14d组大鼠脑底动脉ET-1能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脑底动脉ET-1能神经纤维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祝高春李桂林林雪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内皮素-1神经纤维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基底动脉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时,内皮素受体-A(ETA)基因在大鼠脑基底动脉的表达变化及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3、7、14d)、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分别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脑基底动脉ETA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3d组脑基底动脉ETA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7d组仍增高,14d组趋于正常。结论E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林雪群黄海鹰祝高春石嘉庆戴育成熊建忠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底动脉的分布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底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纤维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分布及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H组(5 d,14 d)。SAH组大鼠取股动脉自体血注入蛛网膜下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正常组、SAH组大鼠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正常组大鼠脑底动脉可见棕褐色、细线状CGRP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SAH 5 d组大鼠脑底动脉与正常组比较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少(P<0.05);SAH 14 d组大鼠脑底动脉与正常组比较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祝高春李桂林薛国勇林雪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纤维
半边莲生物碱对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半边莲生物碱对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50、100和150mg/L不同剂量半边莲生物碱孵育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以细胞计数试剂盒计数各组细胞个数、[3H]-TdR掺入检测各组DNA的合成量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结果:各组细胞数量下降;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量均下降,以100mg/L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半边莲生物碱可抑制高血压所诱导的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半边莲生物碱可用于高血压诱发的脑血管重构.
林雪群万丽丹唐迅涂桂林杨刚祝高春薛国勇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半边莲生物碱高血压
β-淀粉样蛋白所致模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 建立β 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模拟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凝 聚态Aβ1 40注射入大鼠左侧海马,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病理检测采用尼氏染色方法。结果  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 40后,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跨越原平台 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在注射点附近可见弥漫性胶质细胞浸润和局部神经元的大量丢失。结论 海马内注射凝聚 态Aβ1 40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吕诚胡小令祝高春万卫石嘉庆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老年性痴呆海马
P物质及P物质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2
2013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和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属于慢性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随着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相关学科迅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学先进技术的发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其详细机制仍不详。脊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动物的脊髓中NMDA受体、P2X受体和P物质受体等受体发生明显的变化。近年来P物质和P物质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综述P物质及P物质受体在介导神经病理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杨敏祝高春刘曾旭
关键词:P物质P物质受体神经病理性疼痛
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变异1例
2006年
祝高春李桂林林雪群万丽丹邵立健
关键词:病例尸体
染铅大鼠铁过载致神经元损伤特殊染色法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长期铅暴露大鼠铁过载对神经元的损伤。方法 SD大鼠母代与子代分别设对照、低、高剂量铅暴露组(母代:800、1 500 mg/L,子代:300、900 mg/L乙酸铅饮水方式染毒)连续70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血液和海马元素铅及铁,同部位海马石蜡切片分别行铁染色及硫堇染色并进行图片融合。结果染铅后,大鼠血和海马铅及海马铁含量均增加(P<0.01);低、高剂量铅暴露组子代大鼠海马CA3区铁沉积IOD值分别为(5 930.71±2 517.68)和(1 1382.43±2 551.14),均高于对照组的(3 786.78±1 25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高剂量铅暴露组子代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数量分别为(70.71±11.80)、(70.37±17.53)个/视野,均低于对照组的(83.71±12.60)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像融合显示,染铅大鼠神经元内铁沉积增加而神经元数量及层数减少,损伤加重。结论基于铁染色和硫堇染色图像融合可直观地观察铅暴露大鼠铁过载部位神经元损伤。
杜桂花陈英黎砚书焦欢周繁坤祝高春冯昶范广勤
关键词:铅暴露铁过载神经元损伤图像融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