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 作品数:50 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8例实验室指标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异型淋巴细胞、EB病毒⁃DNA(EBV⁃DNA)和EBV抗CA⁃IgM(VCA⁃IgM)阳性率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8例IM病儿和80例健康对照者。测试异型淋巴细胞、VCA⁃IgM和EBV⁃DNA的阳性率,并比较这3个指标在IM诊断中的价值。结果EB感染组异型淋巴细胞、VCA⁃IgM和EBV⁃DNA阳性率(61.72%、70.31%、95.3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BV⁃DNA诊断IM的灵敏度(95.31%)和阴性预测值(92.94%)高于异型淋巴细胞(61.72%、62.02%)和VCA⁃IgM(70.31%、6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诊断IM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IM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度为96.25%。结论EBV⁃DNA阳性率对IM的诊断效能高于其他两项检测指标,但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诊断IM的特异度达到100%。若三者联合检测,其对于IM的早期诊断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 张立营陈朴彭宇生王鹏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荧光免疫测定异型淋巴细胞
- 胃镜消毒效果监测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我院胃镜消毒灭菌效果,更好地控制由于胃镜操作所引起的院内感染。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对消毒灭菌后的胃镜内、外表面,操作部,活检钳以及消毒液,冲洗槽,注水瓶进行细菌学监测,同时对胃镜内外表面、活检钳进行HBsAg监测。结果胃镜内外表面、操作部、活检钳以及消毒液、冲洗槽、注水瓶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2.6%(38/46)、93.5%(43/46)、89.1%(41/46)、100.0%(12/12)、100.0%(20/20)、90.6%(29/32)、43.2%(16/37)。结论胃镜消毒管理工作不规范,致使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下降,需严格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 朱波华琼彭宇生王鹏谭同均
- 关键词:胃镜消毒细菌HBSAG
- 甲泼尼龙对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中Tol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与气道炎症的关系以及甲泼尼龙对TLR2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86例,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31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组14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组1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组25例.对照组为20名健康志愿者.各组均行痰液诱导检查,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测定TLR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1)CVA、UACS、EB和GERC各组患者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分别为(3.4±1.1)×106/L、(2.6±0.6)×106/L、(2.6±0.6)×106/L、(2.7±0.5)×106/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4±0.6)×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分类计数显示以上4组痰中巨噬细胞比例(分别为0.35±0.04、0.40±0.06、0.38±0.04、0.43±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63±0.08) 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0.52±0.06、0.58±0.06、0.52±0.04、0.54±0.0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VA和EB组患者嗜酸细胞比例(分别为0.115±0.054和0.099±0.03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2)CVA、UACS、EB和GERC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8浓度[分别为(7.0±1.2)μg/L、(10.2±3.1)μg/L、(6.3±1.9)μg/L、(7.7±2.5)μg/L]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分别为(30±11)ng/L、(46±16)ng/L、(2l±5)ng/L、(33±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0.8)μg/L和(1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CVA、UACS、EB和GERC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与痰中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8、0.816、0.769、0.733,均P<0.05) CVA、UACS、EB和GERC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
- 汤长文罗丽王鹏陈菊屏王孝芸李国平
- 关键词:咳嗽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甲泼尼龙
- 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定量检测;GP73采用ELISA法作定量检测,分别对PHC组105例,普通肝病组47例,其他肿瘤对照组43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两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GP73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病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AFP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PHC的灵敏度分别为79.05%、62.86%、94.29%,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71、0.95。结论 GP73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
- 朱波肖亚雄彭宇生王鹏张文礼樊建新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高尔基体蛋白73
-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半定量测定在诊断膀胱癌中意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诊断膀胱癌中的意义,寻求对人群进行膀胱癌筛查的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以乳胶凝集半定量测定法分别测定正常人、良性血尿患者、膀胱癌患者各50人尿中FDP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中42例尿FDP<2μg/ml、8例2μg/ml;良性血尿组尿FDP浓度35例<2μg/ml、12为2μg/ml、3例4μg/ml;膀胱癌组:6例2μg/ml、11例4μg/ml、26例8μg/ml、7例16μg/ml。膀胱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血尿组之间FD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比较,(P值分别为<0.01、<0.05)。结论:检测尿FDP浓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出膀胱癌的方法,可望用于健康人群普查以便于早期发现膀胱癌。
- 赖建平万旭辉陈善勤王鹏李光斌付招伦
-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癌FDP
- 急性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及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48 h、6~8 d、3周时及3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CD62p及PAC-1阳性百分率。结果脑梗死患者48 h内血浆CD62p(25.1%±7.4%)和PAC-1(65.2%±9.9%)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1.3%;8.2%±2.2%)(P<0.01)。此后至3周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监测血小板活化程度对病情轻重的预测及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价值。
- 彭宇生王鹏邓剑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
- HPV亚型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不同亚型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分型检测技术对238例女性HPV感染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仅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高危HPV病毒)的女性患者其宫颈癌、尖锐湿疣构成比与仅感染低危型HPV病毒(包括混合感染多种低危HPv病毒)组的相应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X^2=50.62,P〈0.01);感染多种高危(低危)HPV与感染单一高危(低危)HPv相比。不同宫颈疾病的构成比并无差别(X^2=0.64,P〉0.05;X^2=0.46,P〉0.05)。结论:感染多重高危型HPV引起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而多重低危型HPV则更易引起尖锐湿疣的发生;高危或低危多重感染并不会促进宫颈疾病的进展。
- 沈伟彭宇生王鹏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导流杂交
- 血清及尿中Kim-1及CysC联合监测对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中Kim-1及CysC联合监测在临床诊断急性肾衰竭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08例根据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两组:58例符合急性肾衰竭诊断标准为ARF组,50例非急性肾衰竭为非ARF组,另取正常体检的健康人5 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血清尿素氮、血清和尿KIM-1及Cys-C浓度,进而对血清和尿KIM-1及Cys-C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和非ARF组相比,ARF组血清肌酐浓度、血清尿素氮、血清和尿KIM-1及Cys-C水平较高(P<0.05)。与血清和尿KIM-1及Cys-C水平的单独检测相比,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P<0.05)。结论:血清及尿中Kim-1及CysC水平升高可作为急性肾衰竭的评估指标,两者联合监测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指导价值。
- 陈朴张立营高鹏彭宇生王鹏张鹤轩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急性肾衰竭
- 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半定量测定在诊断膀胱癌中意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诊断膀胱癌中的意义,寻求对人群进行膀胱癌筛查的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以乳胶凝集半定量测定法分别测定正常人、良性血尿患者、膀胱癌患者各50人尿中FDP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中42例尿FDP<2μg/ml、8例2μg/ml;良性血尿组尿FDP浓度35例<2μg/ml、12为2μg/ml、3例4μg/ml;膀胱癌组:6例2μg/ml、11例4μg/ml、26例8μg/ml、7例16μg/ml。膀胱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血尿组之间FD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比较,(P值分别为<0.01、<0.05)。结论:检测尿FDP浓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检出膀胱癌的方法,可望用于健康人群普查以便于早期发现膀胱癌。
- 赖建平万旭辉陈善勤王鹏李兴斌付招伦
- 关键词:膀胱肿瘤半定量FDP
- GPC3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PLC患者107例,普通肝病患者49例,其他肿瘤患者45例,健康对照60例,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定量检测;GPC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PLC组血清GPC3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肝病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GPC3、AFP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PLC的灵敏度分别为58.88%、62.62%、91.59%,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3、0.92。结论GPC3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PLC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价值。
- 朱波肖亚雄彭宇生王鹏张文礼樊建新王开正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