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171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会议论文
  • 66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7篇细胞
  • 30篇干细胞
  • 27篇脊柱
  • 23篇脊髓
  • 2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2篇充质干细胞
  • 21篇腰椎
  • 19篇手术
  • 18篇脊髓损伤
  • 17篇骨折
  • 16篇强直
  • 16篇强直性
  • 16篇强直性脊柱炎
  • 16篇脊柱炎
  • 12篇椎间孔
  • 12篇骨髓间充质
  • 12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腰椎间盘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19篇中山大学孙逸...
  • 44篇中山大学
  • 1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作者

  • 171篇王鹏
  • 110篇沈慧勇
  • 86篇黄霖
  • 63篇唐勇
  • 52篇陈铿
  • 49篇叶记超
  • 40篇蔡兆鹏
  • 37篇杨睿
  • 35篇高梁斌
  • 33篇李玉希
  • 31篇胡旭民
  • 24篇吴燕峰
  • 9篇梁新军
  • 8篇宋斌
  • 8篇张亮
  • 8篇黄子通
  • 7篇史玉朋
  • 7篇李卫平
  • 6篇贺晓玉
  • 5篇姚蓝

传媒

  • 8篇中国脊柱脊髓...
  • 8篇岭南急诊医学...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岭南现代临床...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2篇2016
  • 3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26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6
  • 6篇2005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SCs的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全身炎症反应和病理性成骨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向成骨、成软骨及脂肪三系分化的特点,是全身多种组织的来源。
李玉希高梁斌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沈慧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BMSCS分化
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剃刀背矫正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评估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椎体去旋转矫正效果与术后肋骨突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08 年 1 月~2012年12 月于我院...
王鹏沈慧勇胡旭民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脂多糖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是否可以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且研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沈慧勇王鹏李玉希
关键词:脂多糖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P38MAPK通路
DFU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DFU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对Ang-2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免疫荧光法检测Ang-2在MG-63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形态学检测研究不同浓度DFU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其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法分析DFU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Ang-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ng-2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呈阳性染色,MTT法和形态学检测提示DFU可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在DFU浓度为200μmol/L时,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DFU可降低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在DFU浓度为200μmol/L时,作用最显著。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显示经DFU作用后的骨肉瘤细胞株MG-63表达Ang-2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DFU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Ang-2的表达,降低其侵袭能力。
吴燕峰梁新军唐勇黄霖杨睿王鹏沈慧勇
关键词:骨肉瘤ANG-2
异体输血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疼痛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疼痛一直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目前治疗多以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为主,效果有限且毒副作用大,目前尚没有一种经济、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的方案。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关节疼痛缓解与异体输血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回顾分析了88例因强直性脊柱炎驼背行单节段后凸截骨矫形合并髋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中新鲜异体全血输注、自体与异体全血混合输注、自体全血回输3组患者髋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变化,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外周血中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的Th17及Treg细胞亚群的数量与比例变化。结果与结论:新鲜异体全血输注、自体与异体全血混合输注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其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但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的Th17/Treg比例明显升高。结果可见异体全血输注可能通过纠正Th17/Treg平衡进而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减轻其关节疼痛。
张鑫王鹏吴燕峰杨睿黄霖唐勇李玉希高梁斌沈慧勇
关键词:植入物强直性脊柱炎异体输血髋关节疼痛TH17TREG
颈椎骨折合并急性颈髓损伤的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合并急性颈髓损伤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治疗的颈髓损伤患者42例,其中急诊手术组(≤24h)18例,延期手术组(>24h)24例,对比分析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感觉和运动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延期手术组。结论颈椎骨折合并急性颈髓损伤的急诊手术减压是可行的,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并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陈铿唐勇唐勇王鹏黄霖沈慧勇
关键词:脊髓损伤颈椎骨折手术时机
LncRNAGAS5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长链非编码RNAGAS5在制备治疗骨骼系统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应用GAS5腺病毒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药理作用与特立帕肽类似,都是促进骨质形成类药物。所不同的是,GAS5在体内各类细胞中自然表达,无特定腺体分...
沈慧勇李明谢中瑜吴燕峰王鹏李进腾郑冠刘文杰
文献传递
全脊椎整块切除技术在胸椎及腰椎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基于Pubmed的系统性回顾
目的:通过Pubmed搜索全脊椎整块切除技术治疗胸椎及腰椎肿瘤病例,旨在分析TES在治疗胸椎及腰椎肿瘤中的应用,寻找与肿瘤的复发和总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Pubmed 搜索应用Total En Bloc技术切除...
凌龙蔡兆鹏陈铿王鹏唐勇叶记超李玉希黄霖沈慧勇
关键词:脊柱肿瘤
人BMSCs分化过程中免疫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人BMSCs在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的抑制能力。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分离培养BMSCs,分别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7、14、21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未分化及分化过程中BMSCs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及Ⅱ类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PBMC,按10∶1比例将PBMC与BMSCs共培养5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未分化及分化过程中BMSCs对PBMC增殖的抑制能力变化。结果未分化BMSCs表达HLA-Ⅰ类分子,基本不表达HLA-Ⅱ类分子。成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各时间点HLA-Ⅰ、Ⅱ类分子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且HLA-Ⅱ类分子表达水平均较低。成脂分化14、21 d HLA-Ⅰ类分子表达逐渐升高,与0、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脂分化7、14、21 d HLA-Ⅱ类分子表达也逐渐出现并升高,均显著高于0 d(P<0.05)。PBMC在无抗CD3、CD28微球刺激下无明显增殖,加入抗CD3、CD28微球后显著增殖,未分化BMSCs能显著抑制PBMC的增殖。成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BMSCs抑制PBMC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成脂分化7、14、21 d,BMSCs抑制PBMC增殖能力逐渐减弱,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BMSCs成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仍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较强的免疫抑制能力,可作为同种异体组织工程修复和生物治疗的细胞;而成脂分化后免疫原性升高、免疫抑制能力降低,不适合作为同种异体组织工程修复和生物治疗的细胞。
苏春燕苏鸿君王鹏冯佩吴燕峰
关键词:BMSCS成骨分化成软骨分化成脂分化
嗅鞘细胞移植后在脊髓中迁移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观察移植的嗅鞘细胞 (OECs) 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特性。方法: 将OECs用双苯亚甲胺染色, 植入 12只SD大鼠半横断脊髓的头端 (A组 ), 植入 12只大鼠半横断脊髓的尾端 (B组 ), 对照组(C组) 12只植入没有损伤的脊髓内。术后 1、2、4、6周观察脊髓中OECs的分布。结果: A组和B组OECs分别在白质中向头端和尾端迁移, 但越过断端的数量少, C组不迁移。结论: OECs的迁移主要沿着轴突进行, 向头端和尾端迁移的数量和速度都没有明显区别, 但 6周时只有少量OECs能越过损伤区。OECs在没有损伤的脊髓白质中不进行迁移。
马元琛沈慧勇唐勇杨志华吴燕峰王学文王鹏
关键词:嗅鞘细胞脊髓损伤迁移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