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M-CSF对抗原化抗体基因免疫T_H细胞应答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研究GM CSF(粒 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与抗原化抗体联合基因免疫时 ,GM CSF对TH 细胞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的质粒中分别克隆黏蛋白 1(MUC1 )中特异性PDTRP抗原表位和GM CSF编码基因 ,构建含PDTRP和GM CSF编码基因的抗原化抗体表达重组体。经脾免疫和肌肉加强的方式免疫BALB c小鼠。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及其亚类并动态观察 ;RT PCR方法检测TH 细胞分化中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抗原化抗体基因免疫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GM CSF增强抗原化抗体基因免疫诱生的抗PDTRP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且伴随IgG1 IgG2a显著性升高 ,同时可增强淋巴细胞TH2型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 (IL 4、GATA 3)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GM CSF在增强抗原化抗体基因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的同时使得免疫应答向TH2方向偏移。
- 夏明灿储以微林怡熊思东
- 关键词:GM-CSF细胞应答TH2型细胞因子IGG抗体水平TH细胞分化IGG2A
- 人黑色素肿瘤相关抗原gp100质粒诱导特异性抗小鼠黑色素瘤的免疫保护效应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以人黑色素肿瘤相关抗原hgp100基因免疫小鼠,诱导针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保护效应。方法分别构建含全长人gp100(hgp100)和小鼠印100(mgp100)编码基因的质粒pcDNA3-hgp100和pcDNA3-mgp100,以100μg DNA肌肉免疫C57BL/6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通过体外免疫功能及体内攻击实验评价hgp100诱导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及保护效应。结果与mgp100比较,hgp100能诱导特异性针对mgp100的抗体生成和T细胞增殖及杀伤,产生以 IFN-γ分泌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hgp100免疫小鼠在小鼠黑色素肿瘤细胞攻击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结论人黑色素瘤相关抗原gp100可诱导特异性抗小鼠黑色素瘤的免疫应答及保护效应。
- 李昂刘荣军林怡熊思东储以微
- 小鼠3LL肿瘤局部高表达GM-CSF增强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nulocyte/mon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具有促进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上调其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以及增强DC对肿瘤抗原的提呈等作用。本文研究GM-CSF在肿瘤局部的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局部DC成熟及亚群改变,从而诱导增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以GM-CSF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获得3LL-GM,分别以3LL、3LL-vec(空载体对照)和3LL-GM细胞接种C57BL/6小鼠,分离肿瘤局部免疫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成熟度、DC亚群比例、CD8+效应T细胞的活化及其功能。结果:3LL-GM肿瘤局部GM-CSF浓度高达441.22ng/g肿瘤组织,显著高于母本3LL组的0.53ng/g肿瘤组织(P<0.05)和空载体对照3LL-vec组的0.42ng/g肿瘤组织(P<0.05)。在3LL-GM、3LL和3LL-vec组小鼠肿瘤内浸润的CD11c+DC细胞中,I-Ab+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0.62%、19.98%和23.12%(P<0.05),CD80+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0.93%、37.43%和47.03%(P<0.05),表明肿瘤局部GM-CSF促进DC成熟;同时,三组小鼠肿瘤内浸润的CD11c+CD8α+CD4-DC亚群比例分别为60.82%、40.00%和29.27%(P<0.05),显示肿瘤局部GM-CSF促使DC分化为CD11c+CD8α+CD4-亚群。3LL-GM组小鼠肿瘤内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中,CD3+CD62Llow细胞比例高达20.84%,显著高于3LL组的6.34%(P<0.05)和3LL-vec组的15.18%(P<0.05);并且分泌IFN-γ的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2.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局部高表达GM-CSF,可通过提高DC成熟度及上调CD11c+CD8α+CD4-DC亚群在肿瘤局部的比例,诱导增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最终导致肿瘤消退。
- 林怡张镭张毅蔡玉婵熊思东储以微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移植瘤小鼠
- MUC1肿瘤抗原表位PDTRP基因免疫诱导的体内外抗瘤效应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构建MUC1肿瘤抗原表位γlneo-PDTRP质粒,基因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体内外抗瘤效应。方法:用 Insight Ⅱ将PDTRP抗原表位与MUC1分子模拟,构建含PDTRP的抗原化抗体表达质粒γlneo-PDTRP,体外转染检测表达。 用该质粒基因免疫小鼠,免疫后ELISA动态检测血清中抗PDTRP抗体的产生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以4T1-PDTRP肿瘤细 胞攻击经γlneo-PDTRP免疫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结果:三串联肿瘤抗原表位PDTRPDTRPDTRP模拟了MUC1核心序列 的空间结构;构建γlneo-PDTRP质粒并在体外转染表达,基因免疫小鼠诱导出特异性抗PDTRP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 鼠对4T1-PDTRP肿瘤细胞的攻击具有显著的体内保护效应。结论:MUC1肿瘤抗原表位PDTRP可模拟MUC1核心序列的天 然构象,γlneo-PDTRP基因免疫在体外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体内诱导对机体的免疫保护效应。
- 夏明灿林怡熊思东储以微
- 关键词:基因免疫抗瘤效应细胞免疫应答体外转染
- GM-CSF上调肿瘤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 研究背景:基因修饰肿瘤细胞是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热点。通过转染凋亡基因至肿瘤细胞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然而,目前对于细胞因子转染肿瘤细胞是否在增强抗肿瘤免
- 张毅林怡蔡玉婵储以微
- 文献传递
- Toll样受体在亚单位疫苗分子设计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近年来固有免疫系统激活与特异性免疫系统活化的关系研究为疫苗分子设计提供了诸多新思路,尤其是人们对Toll样受体了解的不断深化,对疫苗佐剂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Toll样受体除刺激产生针对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外,还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类型的能力,从而推动了亚单位疫苗的设计和应用。
- 林怡熊思东储以微
- 关键词:TOLL样受体亚单位疫苗分子设计佐剂
- 紫杉醇与肿瘤疫苗联合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应用肿瘤疫苗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编码有GM-CSF的腺病毒感染Lewis肺癌细胞3LL,制备肿瘤疫苗3LL/GM-CSF。以2×104个3LL瘤细胞皮下注射C57BL/6(H-2b)小鼠腹股沟部,制备小鼠皮下移植瘤。检测体内、外应用紫杉醇对Lewis肺癌细胞3LL的杀伤敏感性。在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体内首先以紫杉醇化疗,随后以肿瘤疫苗3LL/GM-CSF免疫;或反之,首先以肿瘤疫苗免疫,随后以紫杉醇化疗,观察肿瘤生长和小鼠生存状况,以及检测小鼠体内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效率和免疫应答记忆反应。结果紫杉醇体外作用于3LL肿瘤细胞,24h后在浓度为100nmol/L时可使32.10%的3LL肿瘤细胞发生死亡;但体内注射紫杉醇(5、10和25mg/kg)不能使所有3LL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体内使用紫杉醇后应用3LL/GM-CSF肿瘤疫苗,70%的荷瘤小鼠发生显著的肿瘤消退,与单纯化疗的小鼠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70.0vs27.5d);化疗后应用肿瘤疫苗诱导了体内对3LL的特异性杀伤,第3天体内杀伤率达41.35%;同时,存活小鼠能抵抗2×1043LL肿瘤细胞的再次攻击。接种3LL/GM-CSF肿瘤疫苗后应用紫杉醇化疗却不能使肿瘤消退。结论化疗后应用肿瘤疫苗免疫可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效应,使荷瘤小鼠肿瘤消退并延长生存时间,为临床开展化疗后的肿瘤疫苗主动免疫提供了实验依据。
- 郑秀娟张镭林怡张毅胡红明储以微
- 关键词:紫杉醇肿瘤疫苗肿瘤免疫治疗
- Toll样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
- 2006年
- 固有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固有免疫识别中的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关系,解释了针对外来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御以及内源性炎症分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 林怡储以微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应答
- 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自身抗体及其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与抗肿瘤效应的关联性。方法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或以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和生存。结果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孵育后接种小鼠可明显延缓小鼠的成瘤时间,延长生存期。结论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抗dsDNA自身抗体与体内抗肿瘤效应具有关联性。
- 周非非林怡熊思东吕顺杨阳储以微
- 关键词:肿瘤细胞抗肿瘤作用
- γ1neo-hgp100基因的体外转染表达及体内免疫保护效应
- 2005年
- 目的:构建含有黑色素肿瘤相关抗原hgp100的CTL表位编码基因质粒γ1neo-hgp100,观察此质粒的体外表达和表达产物的提呈,以及体内基因免疫对黑色素肿瘤攻击的保护效应。方法:将编码hgp100的CTL表位的DNA序列插入抗体化抗原的表达质粒γ1neo中,构建γ1neo-hgp100,体外转染J558L,ELISA检测免疫球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J558L与pmelTCR转基因T细胞共育,48h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以γ1neo-hgp100脾内基因免疫C57BL/6小鼠,以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攻击免疫后小鼠,定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大小。结果:所构建的γ1neo-hgp100可以在体外表达,表达产物可以被充分的提呈,被提呈的hgp100CTL表位能有效的活化pmelTCRT细胞分泌IFN-γ。经γ1neo-hgp100免疫的小鼠能显著抵抗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攻击,生存时间得以明显延长。结论:γ1neo—hgp100基因可有效的在体外表达并被提呈至T细胞,产生体内免疫保护效应。
- 李昂刘荣军林怡熊思东储以微
- 关键词:基因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