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

作品数:2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英语
  • 4篇叙事
  • 3篇大学英语
  • 3篇思辨
  • 3篇思辨能力
  • 3篇思辨能力培养
  • 3篇小说
  • 3篇描写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新历
  • 2篇新历史主义
  • 2篇英语教学
  • 2篇生人
  • 2篇写作
  • 2篇历史主义
  • 2篇莫里森
  • 2篇陌生
  • 2篇陌生人
  • 2篇教学
  • 2篇服饰描写

机构

  • 23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23篇杨艳
  • 2篇孙乐乐
  • 2篇尹静
  • 1篇蔡玉澄

传媒

  • 2篇宿州教育学院...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无锡职业技术...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解读莫里森新作《上帝拯救孩子》中的母女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上帝拯救孩子》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2015年的新作。小说主要围绕露娜·安(后改名为布赖德)这位黑人姑娘的成长经历展开。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沿着小说中母女关系这一主线,针对小说中的伦理环境、伦理事件、伦理选择和伦理身份等问题,分析小说母女关系的错位、修复、解构和重构。
杨艳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
沃特斯《小小陌生人》反侦探小说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萨拉·沃特斯《小小陌生人》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经典侦探小说《罗杰疑案》的比较,分析前者在不可靠叙述者、事件过程、开放式结局等三方面体现出的反侦探小说特征,探讨沃特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继承与颠覆。
杨艳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反侦探小说
英语议论文写作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以2015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决赛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围绕2015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的6篇特等奖议论文,基于文秋芳思辨能力认知技能标准与等级,分析作文中体现的思辨能力特点及存在问题,为赛前培训和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艳孙乐乐尹静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
游走在虚实之间——曼特尔“都铎王朝”系列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英国著名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的"都铎王朝"三部曲迄今已完成前两部:《狼厅》(2009)和《提堂》(2012),这两部作品给她带来多个文学奖项的同时,也让希拉里·曼特尔这个名字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本文将结合新历史主义关于文本和历史的关系的观点:"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以及"颠覆"和"遏制",来探讨作者在小说中体现出的历史观,以期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杨艳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洛丽塔》的图像叙事被引量:1
2016年
图像叙事强调语言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纳博科夫《洛丽塔》为研究文本,从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人物形象、场景等三方面探讨其中的图像叙事,把握纳博科夫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视觉书写特征。
杨艳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图像叙事
旅游凝视视角下外籍人士对常州的书写研究——以《初遇常州》为例
2017年
《初遇常州》是外文出版社"中国城记"系列丛书(英文版)中的一本,作者美国人阿丽娜·托马斯在中国工作、游历、生活多年。文章从旅游凝视视角入手,通过细读文本,从游客凝视、当地人凝视、游客间凝视、专家凝视和隐形凝视五个方面分析作者对常州的书写,以把握外籍人士眼中的常州城市形象,进而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城市。
杨艳
关键词:旅游凝视
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叙事视角研究
2016年
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以19世纪的伦敦为背景,生动描写中下层女性生活。围绕该系列三部小说,结合热奈特、申丹叙事视角类型,分析作者采用的叙事视角及其效果,有助于把握沃特斯早期小说的叙事特色。
杨艳
关键词:叙事视角
杜穆里埃研究综述
2014年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及其作品的研究,经过分析比较认为首先国内外的研究都以她的代表作《吕蓓卡》为重点研究文本,研究视角几乎囊括了文学文本分析的各个角度。其次,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者忽视了她的其他作品,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最后,对于杜穆里埃本人性别意识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没有出现,这是非常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论题。
杨艳
关键词:《吕蓓卡》
沃特斯小说中的服饰描写
2016年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萨拉·沃特斯每一部小说中对作为礼物的服饰都有精彩描写。围绕沃特斯小说中作为礼物的服饰,分析这些服饰描写在人物从属、压抑的境遇,试图传递情感、编织幻象、索取回报等的人物心理及对过去的象征意义三方面体现出的作用,探讨服饰在小说中重要的言说功能。
杨艳
关键词:礼物服饰描写
《守夜》中的哥特式城市空间
2016年
《守夜》采用哥特式写法,详细描写二战前后的伦敦。从充斥着死亡气息的都市物理景观、诡异情景及人与人之间日渐疏离异化的关系三方面把握小说中哥特式城市空间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作者对战争本质的反思。
杨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