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明
- 作品数:68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直线伸缩机构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伸缩机构,特别适用于高低温视场遮挡装置中的直线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组件、伸缩杆紧固件、遮挡盘连接件和传动轴连接件四部分;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杆件一、杆件二和杆件三,杆件一嵌入杆件二之中,杆件二嵌入杆件三之...
- 桑宏强刘玉兵杨世明刘芬于佩元游宇嵩
- 文献传递
- 一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和动平台以及连接它们的两条RRPS运动支链和一条SPS运动支链,RRPS运动支链包括第一旋转副、第二旋转副、第一移动副和第一球副,第一旋转副的轴线与定平台垂直,第一旋转副、...
- 杨世明马庆国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钻的钢丝绳传动万向机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科手术钻的钢丝绳传动万向机构,包括偏转机构、俯仰机构和钢丝绳传动系统三部分,所述偏转机构由偏转轴、驱动轮、导向轮、俯仰架和偏转筒等组成,俯仰机构主要由俯仰轴、驱动轮、俯仰架、腕关节架和转管等组成,钢...
- 桑宏强张鑫贵李灿杨世明李博张文刚周莹
- 内嵌电加热管的加热槽
- 一种内嵌电加热管的加热槽,可以用于加热浓硫酸至高温,属于一般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高温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若将电加热器放入加热槽内直接接触浓硫酸,电加热器的造价较高;若采用外置电加热器,则电加热器和加热槽间的热传...
- 杨世明焦晓宁程博闻
- 文献传递
- 补强圈与筒体间隙对开孔补强结构强度的影响
- 2016年
- 在评定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结构强度时,经典薄壳理论未考虑补强圈与筒体间隙,而间隙却在实际结构中存在。设筒体承受不同的内压值、接管上承受不同的轴向力,应用有限元软件的接触算法对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结构进行了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评定,考察了不同间隙值对强度的影响,同时也计算了未考虑接触时的结果作为对比。结果分析表明:在接管有正向轴向力存在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接触,而补强圈与筒体之间间隙大小在评定开孔补强结构静强度与由内压或者轴向变载引起的疲劳强度时的影响可以忽略。
- 李岩杨世明
- 关键词:静强度
- 一种非编织网络的形成方法被引量:1
- 2001年
- 针对碳纤维片材中骨架涤纶非编织布 ,提出一种网格设计方法 ;并研制开发出网格成型机 ,调试后 。
- 高殿斌杨世明蒋秀明杨公源
- 关键词:碳纤维片材涤纶
- 用面阵CCD检测工件平面运动参数
- 2008年
- 在一些焊接过程中,需要测量作平面运动工件上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工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对利用面阵CCD测量作平面运动工件运动参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用面阵CCD获得了带有2个标记的工件运动信息的时变序列图像.采用阈值为一个范围的改进二值化方法,对采集的图形进行二值化处理.确定了在比较复杂背景中提取标记的代数运算方法和离散干扰点的判别准则.对提取出的2个标记进行分割,确定标记形心的坐标和工件的角位移,并通过数值方法计算出标记形心的速度和工件的角速度.实验结果与用其他传感器获得的结果比较吻合.
- 杨世明秦威
- 关键词:面阵CCD二值化
- 描述变胞机构构态变换的邻接矩阵法被引量:23
- 2007年
- 根据变胞机构的变胞原理,提出变胞机构的三种变胞过程:杆件增加、杆件减少和杆件数不变仅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在研究变胞机构的三种变胞过程后,提出用邻接矩阵变换的方法来描述变胞机构的变胞过程,同时提出用于相应邻接矩阵变换的4种初等矩阵。矩阵变换法能清楚地描述机构在变胞过程中,各构件的邻接特性变化以及增加或减少的构件数。采用矩阵变换法来描述机构的变胞过程,将变胞机构的构态变换转化为一系列矩阵运算,普遍适用于各种变胞机构的构态变换分析。变换过程全部由矩阵实现,且不需对新机构重新编号,易于计算机编程运算。
- 吴艳荣金国光李东福杨世明戴建生
- 关键词:变胞机构构态变换邻接矩阵
- 基于工控机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文章介绍了非织造布生产线中基于工控机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和MicroMaster变频器的RS-485通信协议,利用VB6.0中的ActiveX控件MSCOMM通信控件实现了Windows下工控机与多台变频器的串行通信控制,并实时检测各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 姚远杨世明
- 关键词:工控机ACTIVEX控件变频调速控制
- 柔性变胞机构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基于柔性变胞机构由于特殊的结构和运动形式,其动力学方程是非线性的,基于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柔性变胞机构任意构态柔性体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及广义主动力矩阵,建立柔性变胞机构任意构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为实现对柔性变胞机构的精确控制打下基础;另外,根据杆件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下的构态变换矩阵推导出全构态柔性变胞机构的动力学模型.以4构态的柔性变胞机构为例,建立动力学方程并仿真验证所建立的全构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金国光贠今天杨世明李东福
- 关键词:柔性变胞机构动力学模型仿真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