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航天
  • 9篇航天器
  • 5篇载人
  • 5篇载人航天
  • 5篇载人航天器
  • 3篇压力控制
  • 3篇气液分离
  • 3篇空间站
  • 3篇分离器
  • 3篇舱门
  • 2篇压力控制方式
  • 2篇内压
  • 2篇内压力
  • 2篇气体
  • 2篇气液分离器
  • 2篇气闸舱
  • 2篇漏率
  • 2篇密封舱
  • 2篇航天器舱
  • 2篇航天器密封舱

机构

  • 15篇兰州空间技术...

作者

  • 15篇曹军
  • 11篇崔致和
  • 7篇张正军
  • 7篇卜珺珺
  • 7篇杨晓林
  • 3篇马动涛
  • 3篇董义鹏
  • 3篇陶院
  • 3篇崔晓杰
  • 3篇周震
  • 1篇权昕
  • 1篇李文新
  • 1篇张孝义

传媒

  • 3篇航天器环境工...
  • 2篇真空与低温
  • 2篇航天器工程
  • 1篇真空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航天制造技术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载人航天器热控技术发展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文章对国外载人航天器热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介绍了国外典型载人航天器的主动热控系统组成,特别是国际空间站美国实验舱的主动热控系统,并对热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旨在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参考。
卜珺珺曹军杨晓林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主动热控气液分离器
载人航天器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4年
气体复用技术是对载人航天器气闸舱泄复压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泄复压操作对气体资源的浪费,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气体复用技术,结合国际空间站该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气体复用系统的基本构成及设计,建立了气体复用技术不同阶段的数学模型。经飞行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正确描述气体复用技术,可应用于空间站气闸舱及月球基地气闸舱的气体复用。为了全面验证气体复用技术,应搭建地面试验平台,文章对气体复用技术的地面试验方法做了简要阐述,最后指出空间站气体复用技术工程化过程中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曹军卜珺珺杨晓林崔致和张正军
关键词:出舱活动月球基地
航天器密封舱内压力平衡时间的计算与验证被引量:3
2012年
为计算航天器上两个密封舱内存在压差时相互进行压力平衡所需的平衡时间,通过压力平衡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近似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容积缩比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不仅能达到节约成本和时间的目的,更具有普遍性。
崔致和曹军张正军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控制的余压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控制的余压阀,采用波纹管作为感压元件,并通过调节感压元件内部压力来控制舱内压力。本发明阀门尺寸小、重量轻、通过感应环境压力自动关闭,无需耗费电资源。
孙晋川曹军崔致和张正军周震周明崔晓杰陶院王振霖
文献传递
载人航天器气液分离技术综述被引量:5
2014年
介绍了载人航天器不同物质间的气液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吸湿性和皮托管气液分离技术、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及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的原理、设计形式、性能,以及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及"国际空间站"上的应用情况。结合中国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情况,对上述3种气液分离技术进行了比较。其中:材料吸湿性气液分离技术处理量小;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要多消耗电能,且产生振动及噪声;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不产生振动及噪声,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气液分离技术,即溶解式气液分离技术。
卜珺珺曹军杨晓林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舱内压力控制的单向泄压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舱内压力控制的单向泄压阀,包括阀体、密封垫、活塞、弹簧、过渡法兰、压紧螺母及调节螺母,单向泄压阀初始为关闭状态,在地面阶段可根据航天器返回舱舱内压力要求对阀门泄压点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感压元件...
孙晋川曹军崔致和张正军周震周明崔晓杰陶院王振霖
一种基于扭转弹簧的展开锁定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扭转弹簧的展开锁定机构,以扭转弹簧为动力源进行机构展开并完成锁定,通过调整扭转弹簧的安装位置,本发明能够既作为动力源,又起到阻尼作用,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崔致和周明曹军孙晋川马动涛李文新
文献传递
复杂阀体结构密封座表面质量的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对于复杂阀体密封阀口的表面加工质量,常规的检测方法,难以发现阀口加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借助高倍体视显微镜(45倍)观察阀口形貌的检测方法,通过显微图像观察阀口的微观形貌和发现局部微小缺陷,可以对阀口表面质量作出准确的判断。经实践检验和检漏试验验证,该方法对于控制密封阀口的表面加工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进而确保产品的密封质量和可靠性。
崔致和曹军张正军卜珺珺
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评述被引量:3
2011年
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是空间有效载荷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空间有效载荷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真空环境支持和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国际空间站包括美国"命运号"实验舱(USL)、欧空局哥伦布轨道舱(APM)及日本实验舱(JEM)内的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及使用情况;对美国实验舱内的一号微重力材料科学机柜及微重力燃烧科学机柜内部专用的真空支持系统作了主要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的初步方案设想,即合理安排有效载荷实验进行次序,将废气排放子系统及真空资源子系统合二为一,以节约资源,提高可靠性。
卜珺珺曹军杨晓林
关键词:空间站有效载荷废气排放
大型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气体复用技术回收利用了气闸舱出舱活动泄压的大部分气体,对空间站的长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研了"国际空间站"气体复用技术,包括美国联合气闸舱及日本实验舱气闸室。重点介绍联合气闸舱气体复用系统组成、硬件设计及性能,并阐述了泄压方式的冗余设计。初探了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经论证,我国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拟采用转移抽送的技术原理,与"国际空间站"气闸舱气体复用技术方案有不同特点。探讨了气体复用技术的地面试验方法,对试验条件的影响性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文章的技术方案简便可行,可应用于我国空间站的建设。
曹军卜珺珺杨晓林崔致和张正军
关键词:空间站气闸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