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彦
- 作品数:49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红花黄素腹腔注射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红花黄素腹腔注射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方法MSCs体外分离、培养并用GFP标记。把30只用改良Allen法造模的T7平面损伤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B组损伤局部直接移植标记后的MSCs(GFP—MSCs)6×10^6/60μl,C组注射同等体积PBS。A组术后按4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红花黄素,B组和C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用2周。术后1周、2周、3周和4周采用BBB评分法进行后肢功能评分;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的MSCs;免疫组化检测GFAP、NeuN和NGF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时的BBB评分得分A组(1.67±0.41),B组(1.21±0.28),C组(0.86±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组别的BBB评分得分均增高,术后4周时A组评分得分为(19.67±1.21),B组为(15.83±1.17),C组为(10.0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的脊髓节段可见GFP阳性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组别的GFAP、NeuN和NGF的表达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高,术后3周时A组、B组和C组GFAP的阳性面积分别为(46410±3128)、(32594±2335)和(2299±225),NeuN的阳性面积分别为(57494±3121)、(25338±2484)和(5204±262),NGF的阳性面积分别为(51614±3348)、(32586±1998)和(5240±180),A组和B组各项指标阳性面积达高峰;术后4周时A组、B组和C组GFAP的阳性面积分别为(45006±4606)、(31629±2065)和(2480±171),NeuN的阳性面积分别为(53546±3103)、(23280±1750)和(5263±384),NGF的阳性面积分别为(50755±3023)、(31869±1930)和(5835±453),C组各项指标阳性面积达高峰,但仍低于同期A组和B组的水平,相同时间点相同指标比较,A组和B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的表达水平又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 李安军卜志勇施永彦
- 关键词:脊髓损伤红花黄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经椎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体会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椎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10年3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35例,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31例得到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按照Nakai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属优190例,良3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6.5%。结论经椎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神经根减压彻底,疗效肯定。
- 赵宙施永彦张功礼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显微手术
- 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治疗二或三节段颈椎病的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和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术式更适用于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行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70例,其中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CDF)者38例,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ACCF)者32例。结果 ACDF组和ACCF组平均随访(15±5.2)、(13±6.2)个月,平均节段失血量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80±18.5 ml和193±67.2 ml,P=0.001);平均节段手术时间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61.7±16.9 min和83.4±28.2 min,P=0.02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5.8%和12.5%)和随访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5.3%和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如椎体中部后方无致压物,建议选择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 曾小军施永彦李安军
-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术植骨融合术颈椎间盘切除术椎体次全切除术
- 兔脱钙骨基质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 2010年
- 目的:制备兔脱钙骨基质材料,研究脱钙骨基质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参照Ursit方法制得兔脱钙骨基质材料,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的结构,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兔脱钙骨基质体外复合培养,第2、4、6、8、10、12天时行MTT法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兔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外观均呈乳白色,SEM观察脱钙骨基质呈天然的高密度孔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5.86±5.15)%;平均孔径大小为(124.82±42.79)μm;兔脱钙骨基质材料接种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随培养时间延长,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明显,MTT法检测显示复合培养8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稳定状态。结论:兔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具有天然孔隙网架结构,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王伟李彦林施永彦李锦华赵宙曾小军
-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软骨
- Ad-hNGFβ基因转染的MSCs治疗脊髓损伤
- 施永彦张功礼王家宁李安军卜志勇赵宙苗峰漆白文钱炜黄永章杨建业周萍刘阳
- ⑴GFP成功标记MSCs细胞;⑵NGF基因成功导入MSCs;⑶通过实验证实MSCs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样细胞;⑷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FP标记的MSCs分化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
- 关键词:
- 关键词:脊髓损伤治疗基因修饰免疫组化检测
- 骨盆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重建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骨盆恶性肿瘤的不同术式的选择和重建方法。[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骨盆恶性肿瘤患者54例,依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行I区髂骨翼切除重建18例;Ⅱ区髋臼周围切除与髋臼重建24例;HI区坐、耻骨局部切除7例;Ⅳ区切除范围涉及骶骨5例,随访时间1~5年。【结果】术后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可下地行走,8例局部复发,13例出现并发症,2例死亡。【结论】根据骨盆肿瘤部位选择相应术式,可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但重建方法的选择应权衡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 李锐施永彦吴华
- 骨质疏松症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瘦素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瘦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瘦素和TGF-β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计算血清瘦素、TGF-β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血清瘦素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TGF-β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瘦素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TGF-β水平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之一,而无直接证据表明瘦素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相关性。
- 张磊戴冀斌施永彦崔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瘦素转化生长因子Β
- 复合BMSCs的异种骨移植材料异位成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制备兔脱钙骨基质(DBM),研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DBM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制备DBM材料,将体外培养的ICR小鼠BMSCs与DBM复合培养后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植入ICR小鼠股部肌袋中,以单纯DBM植入组为对照,术后7d及28d行X线检测,并于术后7,14,28d取植入材料作组织学检测、钙含量测定。结果:DBM与BMSCs复合体植入后7d即有成骨细胞出现,随着时间增加成骨细胞增多,术后28d即有较成熟骨质形成,移植物钙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单纯植入DBM术后14d出现少量成骨细胞,术后28d出现少量类骨质,钙含量持续处于较低水平。结论:DBM与BMSCs复合后具有很好的异位成骨能力,DBM是组织工程骨研究较理想的支架材料。
- 李锦华王伟李安军赵宙施永彦
-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
- 钉板内固定系统及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失稳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钉板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上颈椎失稳6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枕颈融合组30例和寰枢椎融合组3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变化,评价颈部活动情况。结果枕颈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长于或多于寰枢椎融合组(P<0.05)。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下降,JOA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2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均骨性融合。枕颈融合组末次随访颈椎屈伸活动度、颈椎曲度均小于寰枢椎融合组(P<0.05)。结论应用钉板内固定系统行枕颈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满意,但对颈椎活动度影响大,临床建议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邓险峰施永彦
- 关键词:枕颈融合术
- 经Wiltse入路椎管减压Dynesys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 Wiltse 入路椎管减压 Dynesys 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经 Wiltse 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Wiltse入路组15例,男9例,女7例,年龄42-65岁,平均51岁;后正中入路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0-62岁,平均53岁。通过对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患者术前术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腰背下肢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比较,评价 Wiltse 入路椎管减压 Dynesys 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得到6-9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对比研究显示经 Wiltse 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3 d 及14 d 腰痛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1个月 ODI 优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个月 ODI 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Wiltse 入路植入Dynesys 系统,椎管减压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更快等特点,是符合微创理念的一种实用手术方式。
- 王伟李安军李锦华赵宙施永彦
- 关键词:椎管狭窄症WILTSE后正中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