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林
- 作品数:29 被引量:21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超细稀土氧化物粉体粒度测定
- 采用美国布鲁克海文仪器公司制造的90Plus粒度仪测定超细稀土氧化物粉体粒度.以氧化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散剂、悬浮介质、待测样品浓度、分散时间等因素对亚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能准确测定亚微米级氧...
- 张顺利彭新林黄小卫崔大立罗永
- 关键词:稀土氧化钇粒度
- 文献传递
- 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新技术研究进展
- 由于稀土元素性质相近,分离提纯难度大,因此,分离提纯过程消耗大量的液氨、液碱、盐酸、碳铵、草酸等化工原料,目前这些化工原料基本未回收利用,从而产生大量含氨氮、钠或钙/镁盐、草酸等废水,回收处理难度大,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
- 黄小卫冯宗玉王猛徐旸彭新林孙旭杨桂林
- 关键词:稀土分离提纯清洁工艺
- 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研究、应用与展望被引量:4
- 2007年
- 铈锆复合氧化物因具有独特的储放氧特性,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汽车领域铈锆产品需求量约6000t,国内需求量不足1000t,预测未来10年国内需求可突破3000t。文章论述了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指出共沉淀法及其改进方法最具成本优势。介绍了后处理方法和产品组分发展状况及国内铈锆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
- 龙志奇崔梅生朱兆武彭新林黄小卫
- 氢氧化镧湿法氟化法合成氟化镧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采用了氢氟酸直接氟化氢氧化镧浆液的制备工艺,考察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了氢氟酸浓度、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含氧量、氟化率和制备过程中过滤、洗涤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品的组成、形貌、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制备工艺为固液反应,工艺简单,产品分散性好,易过滤洗涤,质量稳定,工业可操作性强,流程短。
- 李明来龙志奇朱兆武崔大立彭新林赵娜崔梅生黄小卫
- 关键词:氢氧化镧氢氟酸氟化反应
- 共沉淀法合成铈锆复合氧化物及表征被引量:40
- 2002年
-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样品经BET法比表面积测定,XRD,SEM和粒度分布等表征,结果显示500℃时(Ce Zr)O2即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SBET可达到135m2·g-1,D50为7.17μm,经900℃老化6h后,仍保持相结构不变,SBET还大于40m2·g-1,显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
- 彭新林龙志奇崔梅生崔大立张顺利李红卫张国成
- 关键词:稀土共沉淀高表面积热稳定性
- 超细稀土氧化物粉体粒度测定被引量:8
- 2002年
- 采用美国布鲁克海文仪器公司制造的90Plus粒度仪测定超细稀土氧化物粉体粒度。以氧化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散剂、悬浮介质、待测样品浓度、分散时间等因素对亚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测量精度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能准确测定亚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的测量条件。
- 张顺利彭新林黄小卫崔大立罗永
- 关键词:稀土氧化钇粒度
- 一种萃取传质及外场改善传质过程的反应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萃取传质及外场改善传质过程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要由反应池体、重相搅拌室、轻相搅拌室及重相、轻相搅拌装置组成;所述重相搅拌室和轻相搅拌室位于所述反应池体两端时组成逆流反应器,或者所述重相搅...
- 彭新林李红卫朱兆武龙志奇黄小卫赵娜
- 文献传递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矿中微量稀土元素被引量:21
- 2010年
- 样品经碱熔,溶液提取,沉淀富集后得到只含稀土元素的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磷矿中15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主要考察了共存元素间的干扰情况,选择无干扰或干扰量对分析结果可以忽略不计的谱线为最佳分析线,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磷矿中稀土元素。本法测定结果与ICP-MS测定结果相符合,可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 李明来王良士彭新林杨桂林黄小卫龙志奇
- 关键词:磷矿稀土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磷酸体系中微量稀土元素萃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采用新型恒界面池法进行了磷酸体系中用P204萃取La(Ⅲ),Sm(Ⅲ)和Y(Ⅲ)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积、磷酸浓度及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体系中用P204萃取La(Ⅲ),Sm(Ⅲ)和Y(Ⅲ)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27.0,22.2和21.1 kJ.mol-1,在体相P204浓度大于在液-液界面饱和吸附时的最低浓度cm in时,其在界面已达到吸附饱和,反应的主通道由界面变为体相,在该体系下P204萃取La(Ⅲ),Sm(Ⅲ)和Y(Ⅲ)反应为体相化学反应和扩散反应混合控制。
- 王良士彭新林李明来黄小卫龙志奇崔大立
- 关键词:萃取动力学磷酸稀土
- 电场作用下稀土萃取动力学研究
- 溶剂萃取法具有处理容量大,反应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工业上稀土元素的分离与提纯95%采用溶剂萃取法。由于稀土元素性质非常相近,相邻元素之间分离因素非常低,为了提高稀土元素的分离效果,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外加电场来强...
- 彭新林
- 关键词:稀土元素溶剂萃取法电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