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2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中华鳖
  • 5篇精子
  • 4篇脾脏
  • 3篇冬眠
  • 3篇雄激素
  • 3篇雄激素受体
  • 3篇受体
  • 3篇输卵管
  • 3篇免疫
  • 3篇精子储存
  • 3篇激素
  • 3篇激素受体
  • 3篇姜黄素
  • 3篇附睾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蛋白溶液
  • 2篇稻田
  • 2篇饮料
  • 2篇饮料制备

机构

  • 27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7篇张莉
  • 17篇陈秋生
  • 9篇韩向琨
  • 8篇包慧君
  • 4篇黑乃楠
  • 4篇徐春生
  • 4篇李梅英
  • 3篇王鹏
  • 3篇柳金雄
  • 3篇刘海丽
  • 2篇张晖
  • 2篇周光宏
  • 2篇徐幸莲
  • 2篇冯亚梅
  • 1篇初晓红
  • 1篇郭嘉
  • 1篇杨平
  • 1篇李震
  • 1篇王旭远
  • 1篇刘仪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Curren...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crylAb/c基因水稻外源蛋白环境残留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
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于2009年获得了安全证书,但是,由于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问题,转基因水稻还未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本文以抗虫转cry1Ab/c基因水稻为...
张莉
关键词:外源蛋白水生生物生态安全性
中华鳖脾脏雄激素受体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mRNA在中华鳖(Pelodiseus Sinensis)脾脏的存在及细胞定位。取5只健康成年中华鳖的脾脏,进行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雄激素受体mRNA在脾脏免疫细胞内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雄激素受体mRNA阳性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少胞体大且呈不规则形。阳性细胞在脾脏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terial lymphatic sheath,PALS)和红髓(Red pulp,RP)内分布密集。椭球周围淋巴鞘(Periellipsoidal lymphatic sheath,PELS)内AR mRNA阳性细胞分布极少。杂交阳性信号物质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分布。在标记为阳性的中华鳖脾脏中,推测圆形的阳性细胞可能为B淋巴细胞,而另一部分胞体大且形状不规则的阳性细胞则可能为巨噬细胞。脾脏内AR mRNA的存在进一步证实雄激素可能是调节脾脏等免疫器官功能的因素之一。
李梅英张莉包慧君张晖柳金雄陈秋生
关键词:中华鳖脾脏原位杂交
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
2007年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详细研究了中华鳖精子头部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可分成5个连续时期:第Ⅰ期前顶体泡形成并移向细胞核一侧,同侧核膜凹陷成浅窝。前顶体泡底部中央出现小的顶体颗粒,纤维物质层位于核前端与前顶体泡底壁之间,其核膜一侧的中央形成更小的顶体下颗粒,将与核内小管的形成有关。细胞核开始端移和变形。第Ⅱ期核浅窝逐渐外推,前顶体泡变成扁囊状覆盖于隆突的核顶端,顶体颗粒弥散成中等电子致密物分布于顶体帽中,纤维物质层发育为顶体下锥。环形核套微管在顶体后端的核周围逐渐形成,核内染色质开始浓缩成圆形颗粒,核膜下出现明显间隙,细胞核体积变小。顶体下颗粒消失,但其下端的核质中可见2—4条核内小管开始发生。第Ⅲ期拉长的细胞核前端突出于精子细胞外,表面有顶体复合体覆盖,核后端最宽并出现植入窝。染色质进一步浓缩,颗粒间隙变小,细胞核更细长。第Ⅳ期染色质浓缩成致密均质物,核肩之前的细胞核变细,成为核前突。环形核套微管先后改建为斜行和纵行核套微管,支持细胞突起形成“袖领”包绕顶体。第Ⅴ期核套微管解聚而消失,顶体周围的“袖领”也消失,顶体下间隙出现。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即核质浓缩的形态变化过程、顶体的形成和核内小管的发育与变化方面,存在许多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同之处。
张莉韩向琨陈秋生
关键词:中华鳖超微结构
中华鳖脾脏雄激素受体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
研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mRNA在中华鳖(Pelodiseus Sinensis)脾脏的存在及细胞定位。取5只健康成年中华鳖的脾脏,进行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
李梅英张莉包慧君黑乃楠陈秋生
关键词:中华鳖脾脏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中华鳖繁殖周期中生精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采用电镜技术、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阐明中华鳖在生殖期和停滞期生精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9月份(繁殖期)、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
张莉韩向琨陈秋生
关键词:中华鳖生精细胞增殖凋亡
文献传递
姜黄素与肌球蛋白自组装纳米复合物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态坏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全球中迅速发展。功能因子的有效输送和稳定化是保证功能性食品促进健康、调节人体机能等功效发挥的关键。纳米技术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促溶增效提供一条有效地...
张莉
关键词:姜黄素肌球蛋白分子动力学纳米复合物功能性肉制品
雄性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繁殖是动物生活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正常、顺利地进行繁殖,关系到物种的延续及物种的多样性。由于爬行动物处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脊椎动物最先登陆的类群,能否在陆上繁殖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对此环节...
张莉
关键词:中华鳖精子形成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Α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型姜黄素肌原纤维蛋白固体饮料制备及复溶方法
本发明属于干组合物中的固体饮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姜黄素肌原纤维蛋白固体饮料制备方法,通过对鸡肉中肌原纤维蛋白提取时采用高压微射流处理,在肌原纤维蛋白与姜黄素反应时通过先升后降的方式调节pH值,促进姜黄素和肌原纤...
王鹏吴长玲张莉徐幸莲周光宏
中华鳖输卵管雄激素受体的分布
2012年
在观测了中华鳖输卵管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技术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中华鳖输卵管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鳖输卵管组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生殖季节输卵管上皮增厚,腺体肥大,分泌活动增强;而在非繁殖季节,上皮相对较薄,腺体处于收缩状态。AR免疫阳性细胞在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各段均有分布。阳性AR分布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腔面)、固有膜腺体以及储精小管上皮中。生殖季节AR反应强阳性,而在非繁殖季节AR反应较弱。中华鳖精子储存在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后部到子宫部,AR在这些区段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结果提示,雄激素受体可能参与输卵管精子储存部位特殊微环境的稳定,进而与精子储存有关。
王旭远王钟毓沈浩刘仪刘海丽张莉陈秋生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输卵管精子储存中华鳖
冬眠鳖附睾中生精细胞的异质性
脊椎动物精子的发生和变态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上进行的,附睾是精子储存和成熟的主要部位,附睾中都是具有鞭毛的成形的精子。关于精子在附睾中分化变态的研究未见资料报道。我们在观察中华鳖成熟精子超微结构的基础上,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
韩向琨张莉陈秋生
关键词:中华鳖附睾精子细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