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琴
- 作品数:81 被引量:17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独药师”的文学之道——论张炜的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从《古船》到《独药师》,张炜出版了20部长篇小说,期间又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构成一个庞大独特的文学世界。这个文学世界备受当代文学研究界瞩目,对张炜的研究也从多种视角生发开来。就张炜而言,其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文学之道的过程,他之所以能在创作中实现一次次自我超越,就是因为他一直试图寻找到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味"独药",以此来解开当代的精神困扰。道家文化的阴阳之道、自然之道、以及人类的革命和信仰之道,都是张炜文学世界中的重要构成。在这个意义上,张炜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位"独药师",这也是他的意义所在。
- 张晓琴
- 关键词:当代小说道家文化
- 从先锋批判到从容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 2014年
- 学术开端:孤军深入的出场
张晓琴: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杨文德先生委托,对您进行这次访谈,也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您有关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思考。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为数不多的兼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同时您有关德里达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前段时间做您的学术年谱时,发现您进入学术领域较早,著述也非常丰厚,学术著作二十余部,中英文学术论文则有四百余篇,您敏锐的学术视角和强大的理论思维构成了当代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孙绍振先生用“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来形容您的学术品格。今天的访谈可否先从您的学术道路开始呢?每一个学者的人生经验、学术积累、知识结构等都是影响学术品格的重要因素,您的学术兴趣的最早来源是什么?
- 陈晓明张晓琴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访谈录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学术影响
- 极端的命运之书——论东西的《篡改的命》被引量:3
- 2016年
- 东西的小说与桂地的南国植物很相似,茂密地、葳蕤地、兀自地生长着,各有不同。北方的人初见时总忍不住想知道它们的名字,也想知道它们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东西写小说每每以悬疑开篇,再如剥笋般层层向内,最终将真相一一呈现出来。这样的叙述实在是一种奇特的分析和倾诉,让小说成了一株株葳蕤奇异之树。很大程度上,它源于作家的童年经验。东西在少年时代体验过特殊的倾诉与聆听,在中国南方一个没有秘密的小山村,他过早体验到为人的艰难和人情的险恶。
- 张晓琴
- 关键词:篡改童年经验少年时代倾诉开篇
- 文化自信与中国经验
- 2012年
- 无论历史和当下,都要放在心海里澄一澄,放在想象中比对一下,再放在价值的天平上称一称,那时才可能会触及真实。而真实,恰恰也是文学意义上的中国经验最重要的内核。
- 张晓琴
-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学意义
- 一灯可否除去千年暗?——论贾平凹的《带灯》被引量:2
- 2013年
- 长篇小说《带灯》是贾平凹新作,这是一个复杂矛盾而又浑然一体的文本。带灯是作品中寓意丰厚的一位女性,她充满诗性却又面对现实,用自己的生命发出向上的微明。《带灯》是贾平凹的转身之作,直录现实却又处处隐喻,裹挟着尖锐之声,在暗夜里发出微明,在困境中寻找方向。
- 张晓琴
- 关键词:隐喻
- 中国先锋小说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的考辨
- 作为二十世纪后半期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引起重大反响的文学思潮,先锋派文学改变了三十年多年来人们心目中关于文学的概念,此功不可没。但相比于拉丁美洲及其他国家引入先锋文学概念后产生的巨大文学成就,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文学...
- 张晓琴
- 关键词:当代文学先锋小说
- 文献传递
- 隐者之像与时代之音——关于格非的《隐身衣》被引量:4
- 2014年
- 一、什么样的隐身衣
一个充满玄秘性的题目。格非在多年洗手于中短篇写作之后,忽然推出了一个奇怪的文本,在这个以音乐、以人物身份悬疑为推动力的小说中,格非究竟想要说什么,是什么样的隐身衣?它想隐去的又是什么?
- 张晓琴
- 关键词:隐身人物身份小说
- 接地气与原创力
- 2012年
- 当下中国文学最缺什么?毋庸讳言,是原创力。近年来,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一再给人惊喜。每年两三千部长篇小说问世,网络小说海量增长,名目繁多的文学类型更是夺人眼球,涌现出一大批堪称优秀的作品。
- 张晓琴
- 关键词:原创力文化产品网络小说文学类型名目
- 立德树人的雷达先生
- 2018年
- 雷达先生是我的恩师。2005年夏天,他受我的硕士生导师彭金山先生之邀来西北师范大学讲学,其时他在兰州大学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我读过他的著作,十分敬仰。一时见到先生本人,心中更是激动,便表达了想考取他的博士之愿,没有想到他表示欢迎。后来,我如愿成了雷门弟子,可谓人生之幸。先生在兰州大学做博导10年,前后指导博士10余人,这些同学现大都在高校工作,有不少成就突出。先生在学业上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我们每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他便会把高兴写在脸上。我们遇到点挫折,他也会宽慰我们并耐心指导。而我们做学生的心里就满怀愧疚。在生活上,先生是个可亲可爱的人。他生性率真,有时还有一点执着。他和我们一起驾车在西部大地野跑,一坐在驾驶座上就不让别人。有一次,先生非要在深秋去祁连草原,结果遭遇冰雹雷电,他出奇地冷静,冰雹之后,他一个人站在草原上看横跨天际的彩虹。事后说起来,他说,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先生在兰州大学时,不但关注我们这些学生,也极关注甘肃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一切都缘于他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 张晓琴
- 关键词:立德树人雷达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高校工作文学创作
- 平原美学及铁凝小说创作的自我突破——以《笨花》为例
- 2009年
- 雷达先生曾指出,《笨花》表现出一种平原美学。他认为,在华北平原缺少波澜变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中,用一种流水般的细腻与微波展示华北人民在特定年代的精神面貌,以微小的生活流展示大时代的大变化,他称之为“平原美学”。
- 张晓琴
- 关键词:小说创作美学自然风景生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