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丽

作品数:57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流感
  • 32篇病毒
  • 23篇流感病毒
  • 13篇血凝
  • 12篇血凝素
  • 9篇血凝素基因
  • 8篇禽流感
  • 8篇分子
  • 7篇分子特征
  • 6篇禽流感病
  • 6篇禽流感病毒
  • 5篇甲型
  • 4篇疫情
  • 4篇流感样病例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性
  • 4篇流行性感冒
  • 4篇基因
  • 4篇感冒

机构

  • 46篇贵州省疾病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黔南州疾病预...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46篇庄丽
  • 26篇任丽娟
  • 23篇万永虎
  • 22篇付琳
  • 22篇郑勤妮
  • 17篇蒋维佳
  • 15篇李世军
  • 15篇唐光鹏
  • 9篇雷明玉
  • 9篇胡静
  • 7篇黄艳
  • 7篇王定明
  • 6篇张德著
  • 5篇阎岩
  • 4篇庄妍
  • 4篇牟鸿江
  • 4篇王昭孝
  • 3篇孙洁
  • 3篇郭华
  • 3篇余春

传媒

  • 12篇贵州医药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保健文汇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4年度贵州省冠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对贵州省呼吸道症候群病例的冠状病毒HCOV-OC43型、HCOV-229E型、HCOV-HKU1型、HCOV-NL63型、SARS-COV冠状病毒和MERS-COV冠状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检测。方法提取病毒核酸RNA,...
庄丽万永虎付琳郑勤妮
关键词:冠状病毒
文献传递
贵州省2014-2017年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感染风险。方法 对2014-2017年贵州省获取的18例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和6份环境样本分离的H7N9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其变异和遗传进化。结果 2014-2015年贵州省2株毒株与WHO推荐的A/Shanghai/2/2013和A/Anhui/1/2013疫苗株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8%~99.2%和99.2%;2016年2株和2017年14株与A/Hunan/02650/2016疫苗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2%~99.3%和97.6%~98.8%;2017年其余6株与A/Guangdong/17SF003/2016疫苗株同源性最高,为99.1%~99.4%和98.9%~99.3%。所有毒株均属于长江三角洲分支,但主要聚集为3个次分支。2017年贵州省西部有6株毒株(含2例人感染病例毒株)裂解位点存在插入突变为PEVPKRKRTAR↓GLF,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关键位点存在A134V、G186V和Q226L突变,NA蛋白颈区“QISNT”均缺失,毒株A/Guizhou-Danzhai/18980/2017发生耐药突变R294K,9株毒株NA蛋白糖基化位点发生NCS42NCT突变。结论 2014-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存在遗传差异,关键位点的变异增强了病毒对人体的易感性和毒力,部分毒株发生耐药突变,其感染与致病风险增加。
万永虎庄丽郑勤妮任丽娟付琳蒋维佳唐光鹏张德著李世军
关键词:血凝素基因神经氨酸酶基因分子特征
贵州省2016年两起乙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2016年贵州省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毒株变异情况,比较其与WHO推荐的疫苗株和我国代表株的匹配情况。方法将2016年贵州省铜仁地区两起流感暴发疫情病例标本中分离得到的8株毒株血凝素(HA)1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产物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两起流感暴发疫情均由乙型Victoria系(BV)病毒引起。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8%~100.0%和99.5%~100.0%,仅部分毒株的247位点发生变异;与参考株B/Victoria/2/87相比,同源性分别是91.8%~92.0%和91.5%~92.0%,有17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I143V、V163I、V201I这3个位点分别涉及到了主要的抗原决定簇的B、C、D三个区域。与既往的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8.2%~98.3%和98.5%~99.0%,有3个位点发生变异。所有毒株I143V和N155D均发生变异,部分毒株T247I发生变异,其中I143V涉及到抗原决定簇B区。与我国代表株B/Chongqing-Yuzhong/1384/2010相比,同源性分别是96.7%~96.8%和97.0%~97.5%,有6个位点发生了变异,其中有5个位点分别发生了P84L、I143V、N155D、V172I和T223N的变异,部分毒株T247I发生变异,其中I143V也涉及到B区。与2015年贵州省流行的毒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9.8%~100.0%和99.5%~100.0%,只有部分毒株在位点247发生了变异,且未涉及到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区域。结论贵州省两起流感暴发疫情由BV系同一流行株引起,其HA基因在不断地发生变异,但未出现新的重要位点的变异,与WHO推荐的既往疫苗株B/Brisbane/60/2008匹配性相对较高,继续使用对BV系病毒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万永虎郑勤妮庄丽任丽娟付琳田飞肖艳芳唐光鹏李世军
关键词:流感病毒B型暴发疫情血凝素类基因特性
贵州省2010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2010年贵州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分型鉴定,随机选取8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RNA提取,逆转录扩增获得HA1基因产物,将其进行基因产物测序,测定的序列用相关的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各代表株在同一分支。该分支与2008-2009年疫苗推荐株A/Brisbane/10/2007(H3N2)接近,与WHO 2010年疫苗推荐株A/Perth/16/2009(H3N2)相距较远。结论2010年根据WHO疫苗推荐株生产的疫苗对该年我市H3N2亚型流感预防效果不好,以至于H3亚型在我省成为优势株,引起广泛流行。
任丽娟庄丽付琳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析
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A-1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并完善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分析检测技术平台,了解贵州省新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A1片断与WHO公布的流行株有否发生变异。方法收集16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核酸RNA,通过RT-PCR扩增HA1片断,用电泳观察PCR产物目的条带大小,经过纯化、测序,用Biodeit、MEGA4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及差异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贵州省(2009)代表株与中俄代表株A/Habarovak/01/2009(H1N1)和墨西哥第一株甲型H1N1流感A/Mexio City/001/2009(H1N1)同属一个谱系,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在93.2%~95.8%之间。结论贵州省(2009)代表株与WHO公布的流行株在核苷酸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庄丽付琳任丽娟
关键词:HA1基因
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手足口病的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临床手足口病标本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优缺。方法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PCR和实时RT-PCR(Real-time RT-PCR,RRT-PCR)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临床手足口病标本,分别计算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住院及重死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轻症病例以柯萨奇A组16型(CA16)感染为主;一步法RT-PCR检测EV71病原的阳性率与另外两种差异均有显著性,另外两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巢式PCR及实时RT-PCR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的敏感性,一步法RT-PCR可以用在病毒株的鉴定及分析中。
阎岩王定明胡静庄丽蒋维佳周敬祝田克诚
关键词:手足口病分子生物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和疾病风险,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14株病毒HA基因的同源性、遗传进化、受体结合关键位点、致病相关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明确了其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5.9%~100%,与WHO推荐的A/Shanghai/2/2013和A/Anhui/1/2013疫苗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7.8%和96.8%~97.9%;14株毒株均属于长三角分支,来源于5个不同的毒株;其中13株为低致病性禽流感毒株,而A/Guizhou-Weining/CSY01/2017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受体结合关键位点14株毒株均存在G186V的突变,13株存在Q226L的突变;潜在糖基化位点无变异。
万永虎庄丽任丽娟郑勤妮付琳单竹周裴峰锋蒋维佳唐光鹏李世军
关键词:禽流感基因
贵州省2013—2016年B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其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贵州省2013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B型流感病毒RT-PC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贵州省2013—2016年3个监测年度B型流感病毒RT-PCR检测阳性1 904份,其中By系1 215份、Bv系642份,2013年4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5年3月2个监测年度B型流感的优势流行株都是By系,而2015年4月—2016年3月是Bv和By系共同流行,流行季节主要在冬春季;B型流感病毒男性检出所占比率较高,占56.83%;15岁以下低年龄组人群B型流感病毒检出数最高(70.80%),而Bv系在0~岁年龄组最高(42.37%),By系在5~岁年龄组最高(35.56%);混合感染病原组合构成主要以By+Bv为主,占67.65%,与B型有关的混合感染数占95.59%。结论贵州省B型流感病毒存在By和Bv两种系别的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男性感染病例多于女性,发病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加强低年龄群体流感疫苗的接种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万永虎庄丽郑勤妮任丽娟付琳蒋维佳张德著唐光鹏李世军
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病原学病毒分离
贵州省1例人类冠状病毒HKU1感染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1例感染人类冠状病毒HKU1(HCoV-HKU1)死亡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感染HCoV-HKU1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月27日,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1例贵州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经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复核得贵州省盘州确诊1例HCoVHKU1感染病例。通过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病历资料,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血常规检测早期白细胞数减少(2.4×10^9/L)、淋巴细胞数正常(1.8×10^9/L),后期白细胞增多(14.66×10^9/L)、淋巴细胞数正常(5.86×10^9/L),胸部CT检测结果显示双肺感染呈渐进性加重至肺实质改变,经实验室核酸检测确诊为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经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来源不清,密切接触者未出现2代病例。结论这是贵州报告首例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感染死亡病例。
孙洁聂炜黄艳庄丽勾云徐靖超邹志霆
关键词:死亡病例流行病学
贵州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为AIV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8年10月—2019年3月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情况,对选取的H9N2亚型AIV进行基因组的提取、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的RT-PCR扩增与测序,并对获得的H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和关键位点变异分析。结果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为52.2%,H9N2占阳性的83.7%。H9N2亚型AIV H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6%~100.0%和91.0%~100.0%,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与致病性相关的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SRSSRGLF和L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与宿主特异性相关的受体结合关键位点存在H191N、E198T/A和Q234L三个位点的突变,具有人样受体结合特征;与毒力相关的糖基化位点均具有7个,其中因突变218位点均存在一个糖基化位点缺失,313位点均存在一个增加。与人感染毒株相比关键位点未发生重要突变。结论贵州省活禽市场外环境AIV检出率较高,污染较严重,且以H9N2为优势流行亚型;H9N2亚型AIV均属于Y280亚系,G57基因型,为低致病性AIV,毒株遗传差异在增大,关键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具有感染人的风险,故应加强监测该病毒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
万永虎郭华庄丽任丽娟郑勤妮蒋维佳牟鸿江李世军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