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耀平

作品数:83 被引量:819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6篇农业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遥感
  • 13篇城市
  • 12篇土地利用
  • 9篇气候
  • 8篇植被
  • 8篇生态
  • 6篇栅格
  • 6篇生态系统
  • 6篇物候
  • 6篇GEE
  • 5篇地表
  • 5篇遥感数据
  • 5篇水热
  • 5篇城市化
  • 4篇生态空间
  • 4篇土地利用数据
  • 4篇小麦
  • 4篇流域
  • 4篇黄河流域
  • 4篇河流域

机构

  • 77篇河南大学
  • 14篇教育部
  • 1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南省土地整...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洛阳师范学院
  • 3篇河北省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83篇崔耀平
  • 17篇秦耀辰
  • 16篇李楠
  • 15篇朱连奇
  • 7篇朱文博
  • 6篇李天奇
  • 6篇赵芳
  • 6篇张静静
  • 5篇张帅帅
  • 5篇蒋琳
  • 5篇董金玮
  • 4篇刘彤
  • 4篇刘纪远
  • 4篇张晓东
  • 3篇李江苏
  • 3篇胡云锋
  • 3篇肖登攀
  • 3篇樊雷
  • 3篇王军邦
  • 3篇李楠

传媒

  • 9篇地理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5篇河南大学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4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逐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逐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两套数据:一是利用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TM/ETM+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影像,经过人工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A‑LUCC)...
崔耀平秦耀辰朱连奇周志民石欣瑜刘素洁李楠
文献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主要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9
2007年
不同植被格局的对比研究对于认识植被在该地区的适应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代表性样地,对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等四种优势灌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灌木分布呈明显环境依赖性强,心叶驼绒藜的分布格局明显,变程较小,介于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之间,各向同性;梭梭呈自相关性很强的集群分布,变程较大;琵琶柴主要分布在丘间低地,为中等程度的集群分布,沙拐枣在该区分布频度较低,具有各向异性,属于随机分布。总结认为该地区灌木分布受沙漠与绿洲环境的共同作用,心叶驼绒藜和梭梭在该地区适应良好,空间自相关距离长短互补,搭配使用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贾亚敏刘彤骆郴崔运河谢江波魏鹏崔耀平
关键词:心叶驼绒藜各向异性
中国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估算与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中国区域的GIMMS NDVI数据集和相应时期气象站点实测的温度数据集,分别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地域上对比分析植被生长过程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由此提取区域植被生长关键阶段对应的温度,最后得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其变化区间。结果显示:①研究首次给出了不同生态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其中青藏高原的参考最适温度最低,在10℃左右,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较高,很多区域的值都超过了25℃,说明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异性;②根据论文结果,通过海拔高度和纬度两个地理因子,可快速拟合得到中国陆地植被生长的近似最适温度。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系统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和空间化提供参考。
崔耀平刘纪远胡云锋邴龙飞陶福禄王军邦
关键词:最适温度NDVI气候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
基于地形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解决了现有滑坡易发性评判方法可靠性差的问题,属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领域。本发明包括:确定滑坡点位置及相关的致灾因子数据;获取致灾因子数据的离散区间,每个离散区间对应一个分级类别,采用面积分...
崔耀平李梦迪邱林单燕祥朱连奇史志方张香
县域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在利用现有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开展了实物量和价值量清查,对清查技术流程进行了梳理,科学确定了每种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计量方式,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全民所有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农用地为主,占比达到69%.②研究区全民所有土地资源产生的生态价值最多,超过500亿元.③研究区全民所有土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中,农用地产生的经济价值最多,建设用地略低,都超过了100亿;而建设用地产生的社会价值是农用地社会价值的近8倍.基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资产清查实证研究,可以为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系统估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探索经验和提供实践指导.
张德州杨俊山刘素洁崔耀平
关键词:资产清查负债表实物量价值量
一种融合大尺度蒸散和植被指数的蒸散降尺度方法
本发明针对较大空间分辨率蒸散数据(ET)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空间降尺度方法。蒸散量本身为植被的蒸腾作用和裸土地等的直接蒸发作用,其中植被对应蒸散意义重大。本发明首先对较大空间分辨率的蒸散栅格数据分离出其中植被作用贡献的蒸散...
崔耀平秦耀辰刘鹏飞
文献传递
沙化和退化状态对甘南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第二大碳库,其碳收支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多数研究主要探讨温/湿度、CO_(2)浓度等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而针对草地的沙化、退化对植被整个固碳过程所产生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本研究以30 m×30 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做支撑,参考国家标准GB/T 24255—2009解译草地沙化和退化数据,并结合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模拟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甘南地区植被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讨论草地沙化和退化对植被固碳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的草地主要呈现无沙化和轻度沙化状态,并伴随着较少区域面积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现象,其中玛曲县的草地沙化和退化情况相对严重,草地沙化和退化面积分别占甘南地区总面积的0.03%和2.50%;研究区草地GPP、NPP和NEP均具有上半年呈递增、下半年呈递减的月变化特征,而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玛曲县是草地年固碳量最大的县,其草地固碳量为691.28 t C·a^(-1),唯舟曲县为碳源,其NEP值为-88.64 t C·a^(-1);GPP、NPP和NEP随草地极重度沙化、重度沙化、中度沙化、轻度沙化和无沙化呈显著递减趋势显著,而草地退化对甘南地区GPP、NPP和NEP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为完善甘南地区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唐希颖武红董金玮刘小燕李伟崔耀平
关键词:草地沙化草地退化LANDSAT
2000~2015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强度及其辐射反馈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当前很多研究关注城市扩展及其热岛效应,但不同土地利用强度对辐射能量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按照人为活动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将北京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划分为5类:即老城区、城市扩展区、混合变化区、耕地及自然纯像元区。在此基础上,在反照率和太阳辐射遥感反演数据的支持下,分析2000~2015年由地表反照率引起的辐射强迫(RF,Radiative Forcing),并探讨了RF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自然纯像元区域,老城区、城市扩展区、混合变化区及耕地的RF在研究时段内均明显增加,后三年的RF均值比前三年增加了0.78 W/m^2以上,远大于自然纯像元区的RF增量(0.19 W/m^2)。本研究同时发现,植被绿度随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逐年下降,但植被生长期长度却有所延长,两者综合作用于地表反照率,促使了RF的增加,说明单纯从辐射平衡来讲,北京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RF。
唐希颖崔耀平崔耀平李楠刘小燕闰亚迪
关键词:植被指数物候反照率
黄河滩区耕地和作物遥感提取研究——以兰考段为例
2022年
黄河滩区耕地资源是黄河流域国土资源管控的重要领域,滩区可利用耕地资源及其对应的作物呈现出小斑块和破碎化特征,采用中高分影像和前沿算法来提炼这种特征以了解其分布和对应的农作物耕种类型,这对黄河滩区的行洪安全和国土综合整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水体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识别地表水体,通过UNet深度学习网络,结合地物多种特征规则,对黄河滩区大宗农作物提取.结果表明:(1)经过实地采样、原始影像和三调数据对比,水体的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1%,冬小麦提取精度达88%,夏玉米的精度达85%;(2)耕地面积在黄河滩区兰考段面积中占比较大,占滩区总面积的66.62%,冬小麦占耕地总面积的58.31%,夏玉米占耕地总面积的46.03%;(3)利用U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提取农作物的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提取.本研究同时探讨了持续滩涂地和耕地之间的转化,可为滩区土地利用及发展规划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闰亚迪秦耀辰樊雷刘小燕史志方李梦迪李乾崔耀平
关键词:GEE水土资源
转换M天遥感数据到月时间分辨率的平滑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获得更加平滑的月时间分辨率的转换M天遥感数据到月时间分辨率的平滑方法,属于遥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原始的求取月时间分辨率的方法基础上,不仅考虑到分布于所求月的样本对本月的影响,还考虑到分布在本月月初、月末的...
崔耀平都义娟朱连奇蒋琳刘素洁李楠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